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天风MorningCall·0620 | 总量- -二季度GDP增速/军工-航天装备

机构研报精选   / 06月20日 08:15 发布

总量|天风总量每周论势2024年第20期——天风总量联席解读(2024-06-19)


1、宏观:二季度GDP增速有多少?

在年初经济开门红后,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回落至5%左右,这意味要想实现全年目标,下半年增速需要达到4.9%左右。在GDP平减指数回升时,这对现价增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口景气度或成为观察政策是否发力重要指标。

2、策略:中观及金融数据反应当前经济状态如何?

继续看好“耐心资产”等高股息方向,6月新质生产力或有表现机会。1)看好后续高股息风格继续演绎,红利板块内部新一轮扩散。截至2024年6月3日,A股总体PE(TTM)为16.77倍,2012年以来48%分位,并未过于低估;新“国九条”中“市值管理”、“提高二级市场投资回报率”,政策逻辑和市场逻辑共振之下,具备垄断性、稀缺性的高股息资产有望获得价值重估,我们认为其中又以央国企分红提升逻辑最顺;短期看红利板块超额收益处于历史中低位,并不拥挤。2)从日历效应看,5-6月成长、小盘略占优,新质生产力方向或有表现机会。

3、固收:久期归来?——债券市场中期策略展望

我们预计30年国债上限2.6%,10年国债上限2.4%,1年CD上限2.2%,资金利率预计仍然维持在不低于OMO利率的水平附近。我们建议中长期纯债组合保持一定久期,可以考虑2年以内期限债券加10年国开或者30年国债。信用建议基于自身机构禀赋和账户属性要求参与,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提高静态的同时不可忽视组合流动性。

4、金工:风险偏好或将抬升,反弹有望延续

整体来看,综合宏观数据和技术指标,风险偏好有望在宏观事件落地后迎来修复,同时出现明显缩量和震荡下沿信号,指数有望延续反弹。我们的行业配置模型显示,进入6月份,我们的行业配置模型转向分析师盈利上调板块,推荐有色金属/家电/新能源车/以及养殖;此外TWOBETA模型6月继续推荐科技板块。当前行业工业金属/家电/新能源车/以及养殖和Al。当前以wind全A为股票配置主体的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80%。

风险提示:使用高频数据的估算工增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存在偏差,使用工增等估算第二、三产业或有偏差,估算固定资产投资分项占比或有偏差;地缘冲突超预期,海外通胀持续性超预期,流动性收紧超预期;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宏观政策不确定性,货币金融条件不确定性,市场走势超预期;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模型基于历史数据。


固收|久期归来?——债券市场中期策略展望


未来市场关注点在于整体宏观政策的后续展开。7月份三中全会和会议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增量信息。1、综合宏观面考虑,总体利率可能还是震荡或者有所下行的格局。央行的关注和提示需要留意,或许会影响机构进一步做多行为,特别是做多超长期限国债,但最终还是服从于总体宏观方向。2、波动因素存在,毕竟内外均衡和央行关注是客观约束。我们预计30年国债上限2.6%,10年国债上限2.4%,1年CD上限2.2%,资金利率预计仍然维持在不低于OMO利率的水平附近。我们建议中长期纯债组合保持一定久期,可以考虑2年以内期限债券加10年国开或者30年国债。信用建议基于自身机构禀赋和账户属性要求参与,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提高静态的同时不可忽视组合流动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宏观政策不确定性,货币金融条件不确定性,市场走势超预期。



图片


宏观|二季度GDP增速有多少?


1、在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之后,二季度经济产需有所走弱。生产端,服务业生产指数从一季度的5.5%回落至4、5月的3.5%和4.8%;4-5月工增企稳在6.1%左右。需求端,出口在低基数下从一季度的1.4%回升至4-5月的4.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受地产下行和基建高开低走的影响,从一季度的4.5%回落至4-5月的3.4%;社零增速从一季度的4.7%回落至4-5月的3%。2、当前经济的主要支撑来自出口、制造业和服务消费。消费是压舱石,但是对经济的支持有所走弱。在服务消费的带动下,一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8.3%,最终消费拉动GDP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3、总的来看,在年初经济开门红后,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或回落至5%左右,这意味要想实现全年目标,下半年增速需要达到4.9%左右。在GDP平减指数回升时,这对现价增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口景气度或成为观察政策是否发力重要指标。

风险提示:使用高频数据的估算工增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存在偏差,使用工增等估算第二、三产业或有偏差,估算固定资产投资分项占比或有偏差。



图片

军工|航天装备——低轨卫星互联网首次出海,航天发射进程再提速


事件一:6月14日,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技术首次走出国门,在泰国成功实现通信网络试验验证,并进行了实地演示应用。我们认为,该次验证工作实现了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出海”,证实了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技术建设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为我国卫星互联网的技术落地提供宝贵经验。事件二:6月6日,我国首个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竣工。按照年度发射计划,该工位目前已启动首发箭全系统合练,为下半年首发任务奠定基础。我们认为,我国商业航天建设有望在现在基础上进一步加速,更进一步实现低成本、高集成的商业航天进程。:数据链与通信:七一二(通信组覆盖)、海格通信(通信组覆盖)、上海瀚讯;:盟升电子、四川九州、新劲刚;上游元器件:火炬电子(与电子组联合覆盖)、国博电子、天奥电子、复旦微电、成都华微、振华科技、振华风光;卫星互联网:铖昌科技、臻镭科技、智明达、佳缘科技、邦彦技术。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变化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订单取得不连续可能导致的行业波动的风险、供应商集中的风险、技术迭代及创新风险。


图片

图片图片

数据|车企D单周订单创新高,新车型合计订单超9w


1.2024年6月新能源汽车数据跟踪与预测。订单方面,6月第2周6家车企新增订单12-13万辆,较23年同期+44%至+49%;6月前2周6家车企新增订单25-26万辆,较23年同期+43%至+48%。根据政策目标,25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3年增长50%,乘联会预计可带来百万量级的增量。因此我们预计24M68家车企新增订单50-51万辆,较23M6+20%至+25%。2.核心看点:1)车企D周度订单创新高,周度订单逼近十万,旗下两款车型上市后合计订单已超9万。2)车企I前两周订单较23年同期增长超800%,环比5月同期增长超70%。推荐国内自主品牌【比亚迪】、【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以上标的均由天风汽车组覆盖,比亚迪由汽车组和电新组联合覆盖,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由汽车组和海外组联合覆盖);【蔚来汽车】。

风险提示:调研样本有限不代表行业全貌;调查问卷获取订单及销量预测数据仅供参考;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零部件供应不稳定;新产品推出不及预期。



图片


军工&电子|中航机载(600372):主营产品营收稳步增长,吸收合并圆满完成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4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43亿元,同比-10.03%;归母净利润4.54亿元,同比+35.19%。1、我们认为:公司防务航空产业发展成绩显著,各子公司保质保量完成防务产品生产任务,持续保障产品订货供给,且科研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不断提升产品交付质量和进度;民用航空产业战略布局稳步推进,多型产品完成CTSOA取证、STC适航取证,乘客电源、机轮刹车等加速设计更改,消防吊桶、光电吊舱等应急救援产品实现批量交付,有望为公司业绩保持稳定增长提供支撑。2、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预计24年利润额保持增长。公司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坚持打造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基于公司预期2024年防务业务收入受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及订货合同调整预期不足等因素影响,其他业务收入保持增长态势,我们合理下调预期:预计公司在2024-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从22.57/27.33亿元调整为20.84/23.48亿元,预计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26.02亿元,调整后对应PE分别为28.59/25.37/22.8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科技创新风险,安全、环保、质量风险,改革与业务转型风险等。



图片


能源开采|石油石化——涤纶长丝价格持续上行,行业开启新周期


1、涤纶长丝涨价,行业盈利预期改善。5月下旬以来,涤纶长丝价格持续上涨,POY/FDY/DTY涨幅达+8%/+5%/+5%,价差得到快速修复,根据我们模拟测算,截至6月14日,长丝综合利润在272元/吨左右。2、芳烃调油需求减弱,原料PX端压力同比或有缓解。过去两年美国高辛烷值的芳烃组分稀缺,造成亚美甲苯、二甲苯贸易大幅增加,而当前来看,一方面2024年海外有较多新炼厂投放,成品油的供给有明显增量,得到一定缓解;另一方面,为避免芳烃短缺,贸易商提前进行出口操作,后续芳烃出口或将收缩。二季度是国内炼厂的集中检修期,PX负荷经历大幅下滑,但其价差仍不及2022/2023年同期,而接下来随着炼厂检修高峰期的结束,PX供给有望回归,2024年原料端带给涤纶长丝的压力同比或有缓解。建议重点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与化工团队联合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