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德明利001309——国内三家模组厂商中盈利能力最强的

股市侦探   / 06月19日 14:04 发布

1.移动存储产品结构调整比较大,从原来的小容量存储盘存储卡变成了大容量高品质存储,应该是以128GB为主了,所以移动存储销售出现了单价激增的情况,基本跟嵌入式存储的单价差不多了,同时客户结构也有变化,增加了几个新的海外优质分销商,这部分客户需求的就是大容量高品质存储,占营收的比例较高,三家客户一季度4.73亿营收,占58%了。这部分客户毛利很高,应该在40%差不多,非常的优质,并且都是先款后货,德明利具有话语权,客户质量完全没有问题

2.固态高增,新产品PCIE SSD增长也很快,固态一季度2.68亿,其中pcie 0.55亿,差不多20%,嵌入式3463万,去年下半年4500W。新品pcie 跟嵌入式存储,这两快的增长都非常迅速,预期。特别好的一点是,嵌入式作为快速增长的业务,毛利率很好,一季度嵌入式毛利率到了36%


威刚的库存从2022年第四季62.2亿元,一路增加到2023年第四季的150.4亿元,24年一季度是197亿元。一路持续的累库中,你觉得存储下半年就会拐头么?

最大的问题就是台模组厂,之前库存就太多了,船大难掉头,不灵活,一路累库成本没有大幅度摊平,只能上行周期挺价慢慢出,而德明利这些新选手就低位囤满库存,用价格优势抢你客户,你挺住价格,我抢你客户,而且我的毛利率还比你高多了,并且抢来的分销客户,销售费用都花不了几个钱,德明利新增5个分销客户,一季度对应销售5.5亿,销售费用才增长500万不到。

而且大企业居然也都没有规模效益,威刚一季度毛利26%,净利率也才只有14%,费率差不多12%,德明利费率也才13%而且大头还是研发费用。


1、存储芯片进入新一轮景气上升周期。23年9月起,存储卡开始涨价,至今已涨了不少。业内各公司23年四季度起业绩改善,24一季度起业绩大幅增长。

2、德明利是国内三家模组厂商中盈利能力最强的。22、23年行业低谷依旧盈利,24年一季度赚了过去三年的净利润。


【德明利: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预盈1.86亿元—2.26亿元 同比扭亏】

德明利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盈1.86亿元—2.2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378.44万元,同比扭亏。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存储主业,不断完善产品矩阵,积极拓展下游终端客户和销售渠道,前期大量产品验证及导入成果显著。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新兴领域推动存储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存储行业价格自2023年三季度起至今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公司销售收入规模、毛利率增长延续良好态势,净利润水平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Q:公司在企业级存储市场的竞争策略和优势是什么?

A:公司虽然是市场后来者,但在企业级存储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理解。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主控技术的研发,拥有专门研究存储介质核心特性的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公司在消费类存储市场的经验使其对存储颗粒价格波动有更高的敏感度,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市场趋势。这些优势使得德明利在企业级存储市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竞争优势。

Q:国内企业在企业级市场相较于海外原厂的竞争力如何?未来三年市场空间和商机如何?

A:国内企业相较于海外原厂具有先天性优势。主要得益于国家信息安全的政策导向。海外原厂如海力士、三星、WD等已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并寻求与国内模组厂合作,这是他们经营模式的转变,也为国内公司带来机会。未来三年的市场空间广阔,公司计划深耕企业级市场,布局产品线,包括企业级上马盘、方法盘和学习P31建设等。尽管难以给出准确预估值,但公司有信心能够抓住机遇,实现规模成长。

Q: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模组的价格是怎样的?当前价格趋势如何?

A:具体的季度均价数据没有提供。但可以推测均价与原材料价格和加工成本有关。当前价格相对较低,但预计未来4到6个季度价格将缓慢上升。公司将利用当前的低价位趋势进行存储。为未来产品做好铺垫。在营收增长和利润较高的背景下,公司对价格上涨持积极态度。

Q:涨价后的市场接受度和库存情况如何?

A:涨价后的市场接受度取决于客户的库存情况。如果客户没有大量库存,他们可能会立即接受涨价后的产品。然而,如果客户有库存,他们可能会等待。在传播过程中,下游客户也意识到供应商通常不会操作零库存。因此可能会期待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产品。尽管如此,大多数供应商在成本控制上仍持保守态度,不会激进地降低成本以出货。需求方面。客户仍希望以较低成本获得产品,这是一个供需博弈的过程。核心控制权在flash原厂手中,他们对整个模组价格有重大影响。尽管下游客户可能一时无法接受涨价,但随着市场补充更低成本的产品。他们最终可能会逐渐接受。模具厂手上的原材料库存也不可能维持很长时间,市场供需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尽管短期内可能无法接受涨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开始接受新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