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原生性题材 与 加工性题材

小韭菜淘金   / 05月27日 22:10 发布

我们经常会发现,市场有的题材光芒万丈,而有的题材昙花一现,甚至只是一日游。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以前,我们曾从题材级别和题材公平性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换个角度来分析。

这个角度就是:把题材分为原生性题材和加工性题材。

什么叫原生性题材呢?

就是自然发生的一件事实或者国策,无论媒体解读不解读、无论哪个媒体来解读,它都在那里,不增不减。不因你重视它它就有,也不因你忽略它它就没有。它是事实,它是客观存在,而且,它自带传播 效应,无论趋利性媒体是否报道它,都不会影响它的事实存在和爆炸性。这种题材我称之为原生性题材。

比如,ChatGPT诞生就是原生性的,Sora也是原生性的,mate60也是原生性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因你不重视就不存在,不因你不报道就没有。

那么这种题材具有客观原生性,这种题材我也称之为硬题材。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加工性题材。那么什么是加工性题材呢?

就是这种题材如果你不扑风捉影,它可能不存在。或者说它早就存在,但到某个时候才被媒体加工一下,以热点的形式出现。加工性题材在两个地方存在加工性:

一是时间上:它不是当下发生的,而是被捏合成当下的。

二是级别和影响力上:它不具备震天撼地性,如果媒体不去加工,或者某个产业链、某个研究所不去解读和渲染,它根本无人问津。

一句话:只有被媒体和利益相关者反复去加工,它才称之为题材,这就叫加工性题材。

通过这种划分,我们就可以看出,原生性题材具有自然性和本生性,而加工性题材具有任人打扮性。前者真实,后者功利。

当我们面对一个题材,不知道它是否持续、是否具有可炒作性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上述题材划分去判断。

一般而言,原生性题材值得反复、持续去做,而加工性题材,因为是在某些利益集团反复加工之后才成为的题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这种题材要抱有足够的警惕态度。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一般而言”。

事实上,任何题材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可加工”性。但,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定性和基本分析。原生性题材虽然也能加工,但是它是基于一种事实本身,而且这种事实带有时间性,必须是当下的,而不是把过往很久的东西捏合而成。而加工性题材不但内容可以渲染和加工,就是连发生的时间都可以撮合。同时,加工性题材的来源往往是小作文,当然也可能是大作文,比如某研究所、某路边社。


image.png


而原生性题材的来源,往往是新闻性媒体多,甚至很多是非财经“专业”类的媒体最先报道的。

当我们区分不去清楚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一种方法判断,那就是:原生性题材最先以事实和新闻的形式出现的,而加工性题材往往以“研究性成果和导向性投资机会”的形式出现的。

或者这样说,前者多新闻,后者多喂投。

正是如此,前者有待挖掘的投资机会,而后者往往是别人挖掘好的机会送给你。

所以,后者陷阱更多。

我们在市场再遇到一个新的名词或者热点,首先要看这个热点是客观的事实,还是被制造出来的。如果是事实,我们要睁大眼睛去研究,如果是被制造的,那么就要小心中计。

因为制造这个题材的人,它们很可能是编制一个陷阱,正等着你进去呢。

再说了,凡是人能制造的,都不够稀缺。而稀缺的,往往需要“天”去制造。

当然了,题材最终还要结合级别和周期阶段去看。但,多一个维度看题材,总会多一种火眼金睛。从原生性和加工性这个角度看题材,就是为大家多提供一个维度。

当大家运用之妙之后,会知道它的好处。

好,综述一下:市场题材林林总总,有的是机会,有的是陷阱。

机会,多是原生性的题材带来的;

而陷阱,多是别加工的题带来的。(股市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