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九一八”袭击北大营

黑郁金香   / 05月10日 07:18 发布

  本博评论:九一八日军袭击北大营,一开始是少数关东军下级军官个人行为,张学良放弃抵抗,整个东北沦陷。华族艰苦卓绝的抗战开始,还是依靠盟军力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以下摘自网络

  九一八张学良放弃东三省

  一、前言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而张学良却向东北军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

  这一命令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以东北军当时的军事实力,如果选择抵抗迎战,胜算又有多大呢?

  二、东北沦陷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的柳条湖地区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并嫁祸于。

  关东军随即对北大营发起了猛烈的炮击,并展开了对沈阳的全面进攻。

  在那个动荡的夜晚,张学良向东北军传达了关键命令:

  “不准抵抗,不准动,将武器存入库房,宁死不屈,集体成仁,为国家奉献牺牲。”

  第二天,张学良在协和医院接受天津《大公报》记者采访时,重申了他的立场:

  “我早已命令我的部队,面对日本军队的挑衅,不得进行抵抗。因此,在北大营的我军,已经提前被命令将武器收回,存放于库房中。”

  正是由于这一不抵抗的命令,北大营的8000名守军竟被仅有300余人的日军击溃。

  然而九一八之后,东北地区其实也并未完全沦陷。

  黑龙江省依然在马占山的控制之下,尽管吉林的熙洽投降了日本,但李杜、丁超等人的抗日武装力量依旧强大。

  特别是在辽西的锦州和辽东一带,反日情绪高涨,民众和军队的抗日行动此起彼伏。

  尽管日本关东军在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实际上东北的局势是错综复杂的,双方势力犬牙交错,相互渗透。

  在这一关键时刻,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锦州。

  南京国民政府要求张学良指挥东北军进行抵抗,不得再放弃锦州这一战略要地。

  然而日军最终还是占领了锦州,张学良的部队被迫撤入关内。

  锦州的失守对张学良及东北军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使得他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大幅缩减,只剩下了长城以北的热河地区。

  而此时,日本的满洲国已经宣告成立,并在其建国宣言中将长城以北的东北四省,包括热河在内,都划归其所谓的“法理领土”。

  1933年2月11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抵达北平,与张学良等二十多名将领共同发表了“保卫热河”的通电。

  可惜在这次保卫战中,张学良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军事调动和人事安排上的各种失误,导致了防御力量的薄弱和指挥系统的混乱。

  热河的战斗并未持续多久,不到10天的时间,就由于准备不足和组织混乱,被日军突破了防线。

  最终热河抗战彻底失败,东北全境沦陷。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华全面侵略的开端。

  当时,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主张在对抗外敌之前先解决内部问题。

  这一政策,导致了对日本侵略的消极态度和“不抵抗”的立场。

  国民党政府寄希望于国际联盟能够伸张正义,不仅未能有效阻止日本的侵略步伐,反而使得东北三省迅速落入敌手。

  二、兵力差距

  在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时,人们通常会认为,在武器装备和火力上远不如日军,这才使得战争变得艰难。

  然而对于1931年中国东北的局势,这个说法就不再适用了。

  那一时期的东北,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张作霖时期,东北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已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了。

  当时,东北的大豆产量占据了全国产量的70%,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的37%,出口贸易的比例也达到了37%。

  此外,东北地区的石油储量占全国的50%,铁矿储量更是高达79%,煤产量也占到了全国的36%。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东北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其资源的丰富和经济的繁荣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东北的工业基础也十分雄厚,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发展,为东北军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

  军阀割据的局面中,东北军的影响力和实力在全国范围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军无论兵力规模还是武器装备都优于日本关东军。

  当时的关东军主要由一个师团和六个铁道守备大队组成,总人数大约为一万多人。

  再加上其他可以动员的军事力量,总体兵力在三四万人左右。

  而东北军依托于雄厚的家底,总兵力大约在40万人左右,共编有25个步兵旅、6个骑兵旅、10个炮兵团。

  当时,张学良为了支援蒋介石,将东北军精锐和大部炮兵都分布在了平津及河北、察哈尔一带。

  尽管如此,驻守在东北的正规军也有十六万,非正规军四万多名。

  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不仅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且在装备和训练上也相对更精良。

  具体来看,东北军当时拥有大中型火炮600多门,迫击炮2000多门,还装备了2000多挺机枪,步枪更是有几十万支。

  除了这些之外,东北军还拥有15辆坦克。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关东军只有200挺机关枪和150个掷弹筒,火炮也仅有40门,且没有装备飞机和坦克。

  在九一八事变中,沈阳北大营的战斗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九一八当晚,日本关东军的独立守备第2大队约500人,对东北军驻守的北大营发起了进攻。

  当时驻守在北大营的是东北军的独立第7旅,正式编制超过7000人,加上3个特种连,总兵力超过1万人。

  第7旅也是东北军中的精锐部队,其装备和训练水平都相当高。

  该旅不仅拥有旅属战车队和迫击炮连、重机枪连,还配备了12辆轻型坦克、6门84毫米迫击炮和12挺马克沁重机枪。

  而且第7旅的军官队伍素质较高,基本都是军官学校毕业的,甚至还有海外留学的经历。

  士兵的文化水平也比较高,几乎没有文盲,都具有高小以上的文化程度。

  除了第7旅外,沈阳还有由原第20师改编的公安总队黄显声部,以及东北空军、和宪兵司令部直属部队。

  这些部队构成了沈阳的坚固防线,形成了强大的防御力量。

  如果这些力量能够得到有效的动员和统一指挥,进行顽强抵抗,历史很可能会被改写。

  不说一定能击退关东军,至少不会有如此溃败,也不会让日本这样迅速地取得了胜利。

  三、资源保障

  换个角度,从东北沦陷后日本掠夺的资源、我方的损失来看,亦能看出东北当时绝对是有能与关东军对抗的“硬实力”的。

  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后,对当地的工业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

  据伪满统计数据显示,1931年以后,日本从东北掠夺的生铁、煤炭的数量急剧增加,逐年上升。

  东北煤炭在日本进口煤炭中的比例保持在70~85%之间,1934年时日本从东北掠夺的生铁达到了5266万余吨,占进口的77%。

  这些资源被运回日本后,直接投入到军工生产中,为日本的军事扩张提供了物质保障。

  军工方面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在东北的15.5万正规军和非正规军中,除了辽宁的4万多和吉林的数千军队成功撤回关内之外,大部分军队要么投降了敌人,要么被日军歼灭,导致了大量武器装备的丢失。

  据不完全统计,仅沈阳一地的损失就相当惊人。

  步枪10万余支,机枪2800余挺,各种火炮600余门,迫击炮2500余门,子弹1.8亿余发。

  此外,还有飞机265架和坦克12辆落入敌手。

  除了武器装备,影响更大的是沈阳兵工厂的沦陷。

  奉天造兵所,也就是后来的东三省兵工厂,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之一。

  自张作霖在1921年建立奉天军械厂开始,这里就成为了东北军事工业的核心。

  然而随着东北的沦陷,这座兵工厂落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手中,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军事扩张和侵略行为的重要支撑。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东三省兵工厂已经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拥有各式复杂的大型机械,生产工序高效有序。

  以东北军标配的七九步枪子弹生产为例,1924年从德国引进的子弹生产机器使得兵工厂的日产量能够达到十万发,比1920年的日产量提高了整整9倍。

  此外,兵工厂还引进了日式火炮的生产线,到九一八事变前已经生产了566门各式日式火炮。

  然而由于东北军在事变后的仓促撤离,没有对兵工厂采取必要的转移或破坏措施,使得日本关东军得以迅速接管并利用这些生产线进行军工生产。

  原本为提供武器装备的生产基地,转而成为了日本侵略者的军火库。

  四、“不抵抗”政策

  那么,既然东北地区与东北军有着不俗的硬实力,张学良又为什么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呢?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面对沈阳日益紧张的局势,国民政府认为对于当前的局势无需过度担忧,有九国公约和国际联盟的约束,日本不敢强占我们的领土。

  可见其对日本扩张野心的误判,以及对国际形势的过于乐观估计。

  至于内在原因,则是由于张学良本人薄弱的大局意识,以及对东北军力量的不自信,或者说是“恐日情绪”。

  在1990年的一次采访中,张学良曾直言:

  “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

  当时他认为日本只是通过军事行动进行挑衅,并未预料到日本会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因此,为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升级,他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期望这一事件能够和平解决。

  张学良作为当时的主事人,未能准确评估日军的真实意图和战略目标,未能全面把握形势的严峻性,导致了战略决策的重大失误。

  实际上,九一八事变并非日本首次对中国进行挑衅。

  之前的“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等已多次发生,但每次都以和平手段化解,使得东北军对此类事件逐渐麻木。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由于的不足和对过去“和稀泥”式处理方式的依赖,张学良做出了不当的决策,结果使得东北地区轻易地落入了日本之手。

  除此之外,张学良也未能摆脱对日本的恐惧心态,影响了他对东北军军事力量的信心。

  1929年7月,张学良在处理中东路问题时对苏联采取了强硬立场,导致中苏之间爆发了武装冲突。

  这场战争持续了不到五个月,最终以东北军的惨败告终。

  张学良在回忆中东路事件时提到:

  “那仗打得惨了,我们有一个旅全灭,是姓韩的,韩光弟的旅,全灭。旅长,团长,自杀的自杀,阵亡的阵亡,全旅覆灭。”

  中东铁路战争的失败给张学良带来了很大的震撼,这是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与列强之间的实力差距。

  曾经自认勇猛善战的东北军,在苏联的强大火力面前几乎无力抵抗。

  而日本关东军又在日俄战争中战胜过,张学良自然由“恐苏”转变为“恐日”。

  原本充满斗志的他也认为“开战必败”,因此面对日本时处处忍让,不敢轻举妄动。

  即使在热河抗战期间,张学良依旧畏战惧敌,寄希望于与日本有勾结的汤玉麟能在平津地区扮演缓冲的角色。

  在战争面前,他首先感到的是恐惧,而不是战斗的决心。

  这种未战先怯的心态,自然也影响了东北军的士气和战斗意志。

  “九一八事变”因“不抵抗”而导致的溃败与东北沦陷,实在令人痛惜。

  如果当时国民党政府能够在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下,采取坚决的抵抗措施,历史的走向可能会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