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出奇谋的李左车
黑郁金香 / 04月07日 13:10 发布
秦汉时期,李左车作为赵国名将李牧之孙,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辅佐赵王歇,后成为韩信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西汉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因支持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集权政策相悖,李左车在刘邦稳固政权后选择归隐,避免杀身之祸。尽管史书记载稀少,但李左车对西汉初期的政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摘自网络
善出奇谋的李左车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战乱频繁的时代,也是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中,涌现了不少杰出的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谈到这个时代,很多人比较熟悉的是项羽和刘邦,或者是汉初三杰等名垂青史的历史名人们。本文要讲的李左车虽然没有上述这些历史名人的名气大,但是在那个时代也是响当当的一号豪杰。就连被汉初三杰的韩信都非常看重他,甚至称其为师。他也尽力的辅佐韩信夺取了燕国和齐国的土地,使其为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李左车是韩信采用大迂回大包抄的战略突袭项羽大后方时遇到对手,他是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之孙,赵王歇的重要谋士之一。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李左车辅佐赵王歇加入反秦义军之中,顺应大势恢复了赵国旧有的土地。刘邦和项羽入关灭秦后,赵国土地被一分为二,张耳被封为常山王,赵王歇被改为代王。后来赵国大将陈馀与张耳反目,起兵驱逐了张耳,重新在赵国恢复了赵王歇的王位。在此过程中李左车立下大功,被封为广武君。张耳败逃后率领残余军队投靠了刘邦,加入到了楚汉之争的连场大战之中。
刘邦率军出汉中后先胜后败,迅速击败了关中三王,大量诸侯王投降,一度打到了项羽的都城彭城。项羽当时正在与齐国打仗,得到消息后回师彭城,击败刘邦数十万大军,一直追到了荥阳成皋一线。此时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形成对峙,战争陷入了僵局之中。韩信向刘邦提出了建议,采取迂回包抄的策略,出兵侧翼攻击投降项羽的各个诸侯国,以达到突袭项羽大后方的目的。这个策略被刘邦采纳,他派给韩信和张耳三万军队,从魏国出发开始了大迂回的战略。这个战略非常顺利,韩信第一战就灭了魏国,俘虏了魏王豹。
灭魏之后韩信兵势大增,率军攻破代国,然后又打算从井陉口出兵攻打赵国。看着汉军一路势如破竹,赵国举国震动,赵国大将成安君陈馀打算集中二十万兵力与韩信决战。李左车此时陈馀策略提出异议,认为此时与士气正盛的韩信军决战并不利,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建议赵军利用井陉口狭窄的地理优势,建造高大的营垒,用坚壁清野的方式将口子堵住。然后他率领小股走小路截断韩信军的后勤通道,这样韩信的军队就会被堵在井陉口进退两难,等到粮食耗尽,他们就会不战而溃。
这本是惠而不费的好办法,但陈馀并没有采纳李左车的建议,刚愎自用的要以二十万军队与韩信正面作战。结果韩信以主力军队与陈馀对峙,反派两千轻骑抄近道偷袭赵军的粮草大营。结果赵军腹背受敌,又得知粮草被劫,于是大败亏输。此战后韩信顺势攻破了赵国,俘虏了赵王歇和李左车,斩杀了陈馀。韩信抓到李左车后以师礼相待,向李左车请教攻打燕国和赵国的办法。李左车认为此战后韩信军队已经非常疲惫了,硬打会得不偿失。他建议韩信一边休整军队,一边摆出全面进攻的样子,然后派人去劝降燕王臧荼。
在李左车的辅佐下,韩信的军队势如破竹。先是顺利的收降了燕王臧荼,兼并了燕国的地盘,然后又攻破了齐国,成为刘邦手下军力和权势最大的将军。韩信还凭借着自己的军力和功绩向刘邦要称王,刘邦虽然不愿意,但因为荥阳危急迫使他不得不答应。可以说攻下赵国、燕国和齐国后,韩信在刘邦阵营的权势达到了顶峰,甚至到了与刘邦、项羽分庭抗礼的程度。韩信如此大的军威,除了他自己领兵作战的能力意外,李左车帮助他快速平定燕齐两国,吞并两国的地盘和军队,都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立下如此多的贡献后,李左车却从楚汉之争的战场上消失了。不论是后来刘项鸿沟对峙,还是对项羽的垓下决战,他都没有出现在史料中。在西汉建立后的论功行赏的榜单上,也没有看到李左车的任何消息,似乎这个人已经凭空消失一般。从韩信对李左车的推崇来看,他的功绩和能力是非常出众,甚至是能够和张良、陈平这样的顶级谋士一较长短的。这样杰出的人才,在史料中平白无故的消失了,实在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虽然有的史料中有只言片语,但却不能很好的说明李左车到底是什么原因没有继续出现在西汉历史之中。
有的史料上说因为刘邦猜忌韩信,所以将李左车调离了韩信的军队。他把李左车安排在太子刘盈身边,辅佐刘盈在荥阳城外的山上训练军队。因为李左车在赵国的时候封广武君,所以这座山后来叫广武山。也有的史料说李左车在韩信被杀后退出了朝廷,归隐下来著书立说,写了一本叫做《广武君》的兵书。这是史料上的记载其实都是孤证,很难验证到底是不是真的。但从李左车的人生历程看,他退出西汉阵营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因为刘邦在建国后采取的一些列措施并不符合李左车对于当时历史发展的认知和期望。
李左车是典型的战国谋士的一类人物,对于本国的利益看得很重,这是他的政治信仰。当项羽将赵国一分为二,让张耳当常山王来架空赵王歇时,李左车站在了赵王歇的一边。他自始自终把自己当成了赵国贵族的后人,秉承这祖先李牧护卫赵国的理念。从国家观念看,李左车是典型的分封制的支持者,是支持恢复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分治的政治态势。因此在这方面他支持韩信称王,也希望西汉建立后能恢复诸侯王国与朝廷并存局面,这个局面也是刘邦出汉中时答应各个诸侯王的。但在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后,这个局面却发生了巨变。
刘邦在建国之初还设立了很多异姓诸侯王,也分封了很多刘氏诸侯王,和开国元勋的侯国。这个姿态似乎表明他对分封制的支持,也得到了很多跟随他建立国家的功勋家族的支持。然而等西汉政权稳定后,刘邦却背弃了之前对诸侯国封底的承诺,开始了一系列收权的操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异姓诸侯王被迫交出权力和封地如韩信,还有一些诸侯王如彭越、英布等反抗被杀,还有一些被打败后逃到了匈奴。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支持分封制的功勋和诸侯王们纷纷退缩自保,最为典型的就是留侯张良主动交出权力,退出了西汉朝廷。
李左车与张良其实非常相似,张良力保的是韩国,而李左车力保的是赵国。当刘邦武力驱逐异姓诸侯王,想要以刘氏诸侯王代替之时,这对于李左车这样的人来说是很可悲的。他们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恢复旧国,但到头来却成为了旧国的掘墓人。他们当时能做的要么起兵反抗刘邦被杀,要么交权归隐明哲保身。从各方面的资料推测,李左车很可能选择了后一种做法。因为李左车的身份太特殊了,不可能长期留在刘盈身边。如果他想要活下去,退出西汉初年的朝廷是最佳的选择,否则极有可能面临杀身之祸。
首先,李左车是旧赵国少有的残余贵族,从声望上看仅次于当过诸侯王的张耳。张耳家族主动交出了在赵国的权力,李左车就成为恢复旧赵国最后的抓手。如果他还继续坚持这旧赵国的理念,绝对会受到刘邦的猜忌。其次,李左车和韩信走得太近了,甚至可以说是韩信手下第一谋士。韩信先是被以谋反的罪名剥夺了王位,降为淮阴侯。然后他又参与到了代王陈豨谋反的事情中,还打算乘着刘邦带兵攻打陈豨时里应外合拿下吕雉和刘盈。如果李左车真是刘盈身边的人,那可就给韩信创造了很好的机会,这对刘邦来说更是莫大的危机。
在韩信被吕雉和萧何拿下的情况下,李左车继续待在西汉朝廷只有死路一条。就算他与韩信谋反的事没有任何关联,但他们之间密切的关系也是很令人猜忌的。当时包括张良在内的很多支持分封制的战国旧贵族都纷纷归隐,李左车此时选择归隐并不是意外的事情。对于他这样比较敏感的旧贵族之后,西汉的史书上都是记录极少的。而且为了明哲保身,他们很可能在西汉朝廷中极少发言,比如张良在西汉建立后基本上就不参与政治了。因此这样的旧贵族是很难在史书上留下痕迹,最多在民间和地方文人的书籍中留下些影子。
综上所述,李左车虽然是秦末杰出的军事家,在个人能力上不下于韩信,功绩方面也足够卓著,但在西汉政治上却是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他崇尚分封制,毕生为了力保赵国。在赵王歇兵败被杀后,他又选择了韩信,希望通过韩信能够维护住原有赵国的诸侯国地位。可这一切都失败了,而且还与有着谋反罪名的韩信来往密切。他这样的人物,如果不能顺利的归隐,那么接下来的肯定是杀身之祸。所以此时对于李左车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历史上消失,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自身和家族的安全,这也是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