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计德、日二国的GDP,很快将被印度超越
黑郁金香 / 02月14日 17:40 发布
本博评论:现代任何一个大国,经济想发展,首要的条件是与美国交好。因为毕竟美国主导着当今世界的经济、科技、市场、资本、管理,几乎全世界一半的财富在美国。至少现在还没看到,与美国为敌的国家,经济能走好的成功案例。上世纪八十年纪,某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果断的与美交好,才开启了一个大国发展的崭新历程。现在美国又描上了印度,连为苹果加工的富士康也要搬到印度去了,印度想不发展都难。以下摘自网络
比德国更弱?日本GDP将跌至世界第四,很快两国都将被印度超越
一、日本将滑落至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据媒体报道,分析师目前预计,日本经济在去年夏季遭受严重收缩后,第四季度GDP预计将恢复至1.2%的年化增长率。尽管如此,明天公布的第四季度及2023年GDP数据会显示,日本的产出价值将落后于德国(以美元计算),日本在全球的经济排名将从第三降至第四,而印度经济则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超过日本和德国。
日本经济为何下滑?有分析师认为,日本的货币贬值和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其经济增长放缓的关键因素。弱势货币虽然可以提升出口的竞争力,但也会增加进口成本,影响国内消费者和企业。同时,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市场收缩,减少消费需求,增加社会保障负担。
二、汇率变动和人口老龄化是主因
第一生命研究所的执行经济学家Hideo Kumano认为,日本GDP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汇率变动。他指出:“日元贬值使得日本经济总量(以美元计算)缩小”。汇率的变化可以显著影响以美元计算的国家GDP,从而影响各国经济规模的直接比较。
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将从2012年的6.3万亿美元缩减至2023年的4.2万亿美元左右(以美元计算),这种缩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USD/JPY从80下跌到2023年的141左右。然而,如果用名义日元计算,这段时间内日本经济实际上可能增长了超过12%。尽管从美元视角看日本经济似乎在缩小,但从本国货币的角度看,经济实际上是在增长的。
与此同时,德国经济萎靡不振。Kumano指出,尽管德国经济在名义上超过了日本,德国萎靡不振的经济表现并不是日本应该效仿的模式。德国自身也面临经济挑战,包括通胀、能源价格飙升和增长停滞,德国公众对经济政策的不满情绪不断升温,所以德国经济超越日本的消息在当地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关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日本和德国在许多方面存在共同点,尤其是在面临的挑战方面:
1)人口老龄化:日本和德国都有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日本在这方面更为严重,日本人口自2010年开始持续下降,日本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应减少。随着日本生育率低于维持人口稳定所需的更替水平,加之居民平均寿命延长,劳动力市场的慢性短缺问题将会加剧。同时老年人往往消费较少,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消费模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私人消费增长乏力。
分析师预计日本第四季度的GDP数据将反映出这一点,消费增长的停滞使日本经济更加依赖外需(出口)。
2)自然资源稀缺:日本和德国都面临自然资源稀缺的问题,这迫使它们依赖进口来满足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
3)依赖出口和汽车产业:两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尤其是汽车产业),这使得它们对全球市场的波动和国际贸易政策变化非常敏感。
据媒体报道,尽管这次日本在全球经济排名中可能失去地位,日本国内对排名变化的担忧并没有2010年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时的那么强烈,因为日本的人口缩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本币计价的人均GDP保持稳定。尽管总体经济规模可能缩小,但平均而言,国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三、印度具有人口优势
相比之下,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与日本和德国有所不同。媒体分析认为,印度拥有年轻的人口、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和巨大的劳动力潜力,这些因素都支撑了经济的增长。
1)人口增长:印度的人口在去年超过了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在全球经济和人口结构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2)年轻的劳动力:印度拥有年轻的人口结构,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口处于劳动年龄(15至64岁)。这与许多亚洲国家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缩减形成鲜明对比。年轻的劳动力意味着印度有潜力产出更多商品和推动技术创新。
3)经济增长前景:由于有利的人口结构,预计印度将在未来几十年维持增长。高盛的印度经济学家Santanu Sengupta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印度的人口结构将促进经济增长。
尽管印度人口结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基础,但实现这一增长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参与度,以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印度政府的目标是将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在2025年提高到25%。印度政府通过放宽管制、降低关税和提供财政激励(如补贴,税收优惠等)等一系列政策,来努力吸引外国投资,提升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以期将印度打造成为一个全球出口中心。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吸引了包括苹果和三星等在内的全球知名公司在印度建厂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