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模型风险

柴孝伟   / 01月31日 06:33 发布

#拾麦种田# 说一个风险与波动相关联的例子,价格偏离其可能的内在价值的例子,即基差风险。套利者通常习惯于将某种资产作为长期(对象)而将一个相关的资产作为短期(对象)。这两个资产通常大致同步变化,除了那个较为便宜的资产在长期内为投资者赚的钱比另一个(短期的)亏损的多,而这时候可以在几乎0风险的前提下获得小额无风险净收益。因为这种套利操作风险几乎为零,所以屡试不爽。但有些时候两种资产的价格变动偏离出了预计的范围,导致投资入的资产打了水漂。这种始料不及的偏离就是基差风险,这也正是1998年发生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上的故事,这是史上最有名的破产灾难之一。正如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主席John Meriwether当时所说:“我们预计价格会收敛才投入了资金,但…..却是戏剧性的反向变化了。”这种听上去貌似合理的解释引发了某些人认为可以造成世界金融体系瘫痪的灾难。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失败的原因还可以归咎于模型风险。金融工程师的决策有可能(a)错误地认为一个非系统性过程可模型化,或者(b)应用了错误模型。金融危机时,由于模型通常假定事件的发生遵循“正态分布”规律,但是极端的“尾部事件”发生的概率比正态分布模型中发生的频率高很多。极端事件不仅仅能超出模型的假设(条件),而且过于相信模型的有效性将会导致人们冒那些定性分析时不会去冒的风险。他们总会失望地发现他们过于相信统计学意义上的确定事件了。
模型风险可能由黑天鹅风险引发。人们易于混淆“从未见过”和“不可能”这两个概念,于是当某些事情首次发生的时候,可怕的后果出现了。这也是人们在高杠杆的次贷证券上损失惨重的一部分原因。由于全国性的大量房贷违约从未发生过,这让投资者确信这不会发生,他们的过分确信引发他们采取了一些轻率的行动,于是(全国性的房贷违约)发生了。

———霍华德.马克斯

昨天是巴菲特评论美国长期资本公司———聪明人做蠢事。这里是霍大师评论美国长期资本公司事件,提到了“基差风险”和“模型风险” 。

霍大师是风险理论大师,他把风险具体分为24种以上各种类型风险,基差风险和模型风险是其中的两种。霍大师利用美国长期资本公司破产事件,来讲述理解基差风险和模型风险,有助于更深刻理解这两种风险。

基差风险,是指在保值工具(如期货合约)与被保值商品(如现货)之间价格波动不同步的情况下,套期保值者所面临的价格风险。基差风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风险暴露基差、期限基差和收敛基差。长期资本公司败在“收敛基差”上,以为要收敛,“戏剧性的反向变化了”。

模型风险,这个虽然是量化模型风险,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风险模型,这个风险模型就是我们的经验和认知,也就是我们所经历的和多知道的风险 ,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甚至每个人的不同年龄段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呢,我们要尽可能对股市见多识广,否则很容易陷入“从未见过”和“不可能”的模型中,“从未见过”和“不可能”不代表不会发生。

有人说“我学巴菲特”,就不用看这些听这些学这些不舒服的风险模型,错,只要是在出奇或守正融合出奇,都要拓宽全面自己的风险模型,巴菲特虽然不谈模型风险,但他的助手芒格却是模型风险大师,记得芒格一辈子都在做的一件事吗———往脑子里装进各种失败的例子,这就是让他自己脑子里的风险模型更全面,让“从未见过”和“不可能”越少越好,这是个脏活累活,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积累。巴菲特芒格一体,没有芒格未必就有现在的巴菲特,大多数人只想学巴菲特,却没有芒格这样的人辅助,也不愿和没精力干芒格的活,想成巴菲特可能吗。

投资太麻烦了吧,有简单的,格雷厄姆五守正标准化,又简单又长期有效,关键是“标准化”极少人能做到和长期做到。

不能既没有做到五守正标准化,又不愿去学习做到24种风险控制。

投资四系统:
守正出奇投资思维行为系统
平常心情绪控制调节系统
健康长寿身体生命系统
时运趋吉避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