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先指数
柴孝伟
/ 2024-01-25 06:42 发布
———巴菲特1960年
那年巴菲特30岁,正是年轻人股市雄心勃勃的时候,但是巴菲特年利目标却定得不高:“长期跑赢股市指数”。后来,他执掌伯克希尔公司后,目标定得是年复利15%,这也是低于大多数股市中人的盈利目标。
巴菲特20岁就学习了格雷厄姆“不赌而获”的理念,他很清楚复利的奇迹(比如赚72个20%就能是50万倍),也很清楚他在股市要赚什么钱,巴菲特年轻时赚得是不赌而获的钱,中后期赚得是“不赌而获的钱+部分传统公司经营利润的钱”,赚这两部分钱速度都必然比较慢,但长期看相对会更稳定一些,所以也更容易形成复利增长,复利是需要长时间的,青年巴菲特正好有这个年龄资本,类似72个20%五十万倍这种复利他早就算过多次,因为有这套思维逻辑在,青年巴菲特对每年盈利自然定的不高,他不怕落后于别人。
巴菲特在1960年给合伙人的信中写到:“(我们的目标是)在熊市中取得优秀的业绩,在牛市中取得平均业绩”。
巴菲特在1986年股东信里写到:“其实还有什么比参与一场牛市更令人振奋的呢?”。
可见,巴菲特知道牛市的魅力似乎无可阻挡,但依然不把自己的盈利重心放在市场牛市上,熊市表现要优秀,牛市表现却可以平均或落后。因为他深知自己赚钱模式的速度必然会慢,但可以形成稳定复利,复利能出奇迹。
震荡市和熊市要跑赢股市指数,牛市可以跟上或落后股市指数,这是青年巴菲特的股市目标。我们的目标呢,因为我们基本模式是“格雷厄姆五守正+市场三种可能判断”,所以大体上赚的是“不赌而获的钱+配合时机”,所以震荡市和熊市也要跑赢股市指数,上涨牛市行情中也应该要超越指数。当然,应该超越不代表随时都要超越,每年底能超越指数就行了,期间可以某一时间段落后于指数。
毕竟在股市快30年了,青年巴菲特的那套格雷厄姆理念模式我们也在做,我们的共同基本基础都是“不赌而获”,还我们多了巴菲特不懂的市场方向,所以理当要比30岁巴菲特更有经验,我们的职业目标是年复利20%,动态年复利20%等于“13%+指数当年涨跌幅”,这个动态年复利20%,就是指向了不管牛熊市,都要超越指数的。
这个动态20%年复利目标,和施洛斯、巴菲特、霍华德马克斯、塞思卡拉曼的实践职业业绩是一样高的,但却比股市大众的年盈利目标要低,大众日常是基本看不上动态年复利20%的,他们在牛市中更是看不上我这目标。
投资四系统:
守正出奇投资思维行为系统
平常心情绪控制调节系统
健康长寿身体生命系统
时运趋吉避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