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中国的“红薯之父”

黑郁金香   / 2023-12-05 15:02 发布

  以下由本博摘自网络

  我国引进红薯第一人是广东东莞人陈益。万历十年(1582年),陈益将红薯从安南带回东莞种植。

  第二人是福建长乐人陈振龙。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陈振龙将红薯从吕宋带回福建种植。陈振龙五世孙陈川桂、六世孙陈世元对红薯在我国北方的推广种植贡献很大。

  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吴川人林怀兰、福州长乐人陈振龙和虎门人陈益均可享此美誉,他们各自引种,互不关联,他们都为缓解当时国人的温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红薯是16世纪末(大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传入我国,首先传入的是广东和福建。红薯原产于南美的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随着各国早期探险和经商先人的洲际往来,红薯走出其故乡,到欧洲非洲亚洲等有人类的居住地拓展。据清《金薯传习录》记载,万历21年(1593)我国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现为菲律宾的吕宋岛经商,发现了红薯不仅产量高,而且美味可口,便要引种回国。但当地有严厉的禁止带出法令。于是陈振龙便和儿子陈经纶向当地百姓学习栽种方法,终于在1593年巧妙地将“薯芽”绞于缆绳之内秘密带回国内。这就是郭沫若“满江红”词中的“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

  “红薯之父”陈振龙,冒死引进红薯

  陈振龙是明朝人,出生于福建的一个书香之家,二十岁时便考取秀才,后因厌恶科举制度,弃文从商,往来于福建和吕宋之间,吕宋也就是后来的菲律宾。

  在菲律宾时,陈振龙发现当地的土著在广泛种植一种叫甘薯的食物,就是后来的红薯。并且他了解到甘薯不仅耐旱高产,而且是味甜可口,饱腹感强。陈振龙觉得如果把甘薯引入国内,一定能极大地解决国内粮食短缺的问题。只可惜当时的菲律宾将甘薯视为国宝,严禁出口。

  甘薯种植方便,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并且生熟可食,是解决粮食紧缺的好办法,但这个要怎么弄回国内呢。

  陈振龙呢,先是跟当地的土著学习了这个甘薯的种植方法,试种成功后,便琢磨着如何将甘薯藤偷偷带回国内。

  第一次,陈振龙直接把甘薯藤放在自己的货物箱里,当场就被发现,直接给没收了。第二次,陈振龙把甘薯藤编到一个藤栏中,结果又被查出来,当地人还骂他是小偷,惨遭毒打,差点被关进大牢里。此时早已年近半百的他仍然不甘心,他决定再试一次,即便是失去性命,也要把甘薯带回家乡。第三次,陈振龙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再次花巨资购得一根甘薯藤,偷偷地编入了靠在岸边的中国商船上的缆绳中,抹上了淤泥,以便掩人耳目。

  陈振龙随着这艘船终于成功避开了海关检查。船一出港,他马上将甘薯藤取出来,放在船舱的阴凉处保存,不时给它洒点水。经过七天七夜的航行,陈振龙顺利抵达家乡福州。船一靠岸,他立马带着偷偷带回来的藤条直奔家中。

  按照学来的甘薯种植方法,陈振龙的儿子将甘薯藤种在老屋院子里。经过一小心翼翼的呵护,甘树藤终于生根发芽,并结出甘薯。

  就在这一年,福建遭遇大旱,农民颗粒无收,很多人食不果腹,四处是逃荒的难民。于是,陈振龙让儿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建议试种甘薯,以解饥荒。

  陈经纶将巡抚带到家中参观自家后院种植的甘薯,并告知容易种植、产量高、生熟可吃的好处。金学曾一听,百姓饥荒终于有救了,高兴的合不拢腿。立刻通知推广种植甘薯,不到半年,福建的饥荒便得到了缓解。就这样,在不断的推广之下,当地百姓很快家家户户都种植了甘薯。

  老百姓发现,长出来的甘薯颜色红油油的,便改名为红薯。红薯种植方便,产量又高,从此便成了中国老百姓的重要口粮。

  有古籍记载,从1593年红薯传入我国,到1786年政府下令全国推广种植,这200年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的峰期。

  著名历史学家夏鼐指出,我国的人口在明朝极盛时只有六千万,明末清初因为战乱人口有所减少,但是到1741年人口便超过了1亿,至1835年,不到100年间,中国人口,便从1亿一下暴增到4亿,这样的人口激增,与明朝晚年甘薯的引进有密切关系。

  福州人民为了纪念陈振龙和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番薯的功绩,在巫山建了一座仙署厅。

  新中国成立后,红薯种植和食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再到1978年改革开放时,据农科专家测算,今日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83%,而当时中国的人口,即将突破10亿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