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孙传庭10万精兵,为何被李自成打得全军覆没?

黑郁金香   / 2023-11-19 20:26 发布

  本博评论:明史上说: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被迫出战,在潼关战死,输光了明军的最后精锐。大明从来不缺人材,明朝其灭亡本质在于专制王朝腐朽透顶。以下编摘自网络

  史家对孙传庭的评论:

  樊树志:孙传庭败得如此之惨,自然应当负指挥不当的责任,但是说他“轻进寡谋”,却有点强词夺理。明明是思宗自己再三催促孙传庭出关作战的,这种战略决策本身就带有极大的“轻进寡谋”成分,注定了必然失败的结局。真正“轻进寡谋”的不是孙传庭,而是思宗本人。正是思宗的“轻进寡谋”铸成了孙传庭的悲剧……孙传庭的死是令人叹息的。

  晁中辰:在明朝末年,孙传庭可称得上是一个有勇有谋的能臣。但是,他却不能救大厦于既倒,甚至连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无法保全。孙传庭的悲剧实际上是明王朝的悲剧,是崇祯帝的悲剧。崇祯帝生性多疑,用人不专,孙传庭未尝一败却被投入监狱。待天下糜烂不堪时,又将他从狱中放出,但又不能对他推诚任用。他的计划得不到认真推行,只是不愿再入监狱而勉强出关,终致大败……明清之际的许多史书大都为孙传庭感到惋惜。

  孙传庭10万精兵,为何被李自成打得全军覆没?

  明朝直到灭亡那一天,一直都不缺少人才,比如袁崇焕、卢象升、曹文诏、杨嗣昌、洪承畴、孙承宗、左良玉,也包括孙传庭,他们都曾经无限接近于挽狂澜于既倒,可结局都是风吹雨打去。

  孙传庭的履历不复杂,早年由于不满魏忠贤的专权,他辞职还乡当了十年的逍遥客。

  崇祯八年(1635年),后金攻入代州,42岁的孙传庭派家丁击退了金兵,并于同年回到京城任吏部验封司郎中、顺天府府丞。

  孙传庭得到重用的理由有点奇葩。

  其一,纸上谈兵:他平日里总是喜欢谈“边事”,如何治军、如何御敌、如何守边,满嘴泡沫星子乱飞。

  就是靠“纸上谈兵”的本事,孙传庭得到赏识,被认为是“边才”,进入了督抚地方的候选资格。

  其二,得罪上级:跟当时的吏部尚书不和,尚书大人故意给他小鞋穿:陕西那边高迎祥闹得凶,你去送死吧。

  就这样,孙传庭连蹦带跳,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当上了督抚一方的大员。

  孙传庭的奇葩经历看似幸运,背后其实是大明帝国派系倾轧、内忧外患之下的没落之像。

  果然,孙传庭的路不好走,他面临的是无兵无饷的局面,崇祯帝给了他一个“特权”:自筹。

  可孙传庭居然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用新招募的3000人,干掉了商洛一代的“张胖子”。又用了四个月时间,活捉高迎祥,连续击败拓养坤、张文耀、张天琳、马进忠、高见,关中一时大定。

  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孙传庭一举奠定了明末名将的地位,其风头甚至盖过了顶头上司洪承畴。

  可见“纸上谈兵”也不是坏事,理论是实践的导师。

  接下来的两年,孙传庭配合洪承畴,几乎全歼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仅率18骑突围。

  然后,倒霉催的大明又被诅咒了,清军绕道张家口,兵锋直指北京。孙传庭和洪承畴只好舍弃李自成,回京勤王。

  再接着,大明的毒瘤再次发作,内部开始相互捅刀子,孙传庭遭到崇祯的猜忌,被扔进监狱改造了三年。

  三年啊,李自成乐疯了,他从18骑发展到号称百万大军,河南、四川、湖北等省相继落入义军手中。

  崇祯这才想起正在接受改造的孙传庭。

  估计孙传庭被袁崇焕附体,他当即发出豪言: “我只要5000精锐就能肃清贼寇!”崇祯一激动,任命孙传庭为陕西三边总督。

  等仗打起来孙传庭才发现: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此时的明军在清军和农民军的连番打击下,早就成了惊弓之鸟,根本不堪一击。

  于是他忘记了跟崇祯拍胸脯的豪言,转而换了种语气:我要练2万精兵,请拿一百万两饷银来。

  崇祯很生气,但也没办法,钱给了,转头带来个附加条件:一个月内必须率军出击,增援河南。

  孙传庭没办法,硬着头皮出潼关救援开封。这一战,他先胜后败,折了数千人,撤回关中修整。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孙传庭以兵部尚书衔统帅六省10万大军,持尚方宝剑出潼关,再次迎战李自成。

  出征前,孙传庭再次口吐芬芳: “不出一月,贼可尽歼。”

  岂料,五个月后明军大败,孙传庭在潼关之战中牺牲,关中沦陷。从那以后,大明王朝进入了灭亡的快车道。

  孙传庭的军事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崇祯帝也给了他最大的权力,怎么就输光了大明帝国的家底了呢?

  一、战略失误:补给线太长,被义军断了后勤供应

  打仗打的是后勤补给,孙传庭从关中出发,一路打到洛阳、开封,又向南到汝州,进入南阳宝丰、唐县,准备将李自成合围在襄阳。

  如果你在地图上量一下就知道,这个行程长达两千里。一个多月时间,十万大军狂飙这么远的路程,估计您都忍不住心里发紧。

  太顺了吧?旅游团呐?要知道之前的开封之战,李自成大获全胜,转眼间就如此不堪一击了呢?

  没错,这是李自成的圈套,他的计划是:攻克关中、山西,从太行山进入河北攻打北京。但孙传庭像一头猛虎,把潼关守得死死的。

  正好你不是想河南来打我嘛?太好了,来吧!李自成佯装败退,将孙传庭一路引到襄阳。然后,在孙传庭的背后打伏击,断了明军的补给。

  孙传庭无奈,只好回师接应粮草。这个操作就显得很奇葩了,主帅亲自回军为后勤,翻遍历史几乎旷古未闻。

  结果大军这一退,立刻被李自成打了个反击,一下子兵败如山倒。

  二、内部不和:各自为战,互不救援,没形成合力

  明军的失败绝不是粮草断绝那么简单,其实这就是一场必输的战役,因为所谓的六省合围就是个笑话。

  战前的形势是,李自成在洛阳、开封、汝南一带,基本上处在一个包围圈中,但守在襄阳的左良玉居然做出了一个惊掉下巴的决定,由于被李自成打怕了,他居然弃收襄阳逃了。

  襄阳的重要性人所共知,它是中国南北通道的咽喉,得到这个地方,李自成不再腹背受敌,孙传庭的包围战,变成了对垒。

  奇葩的是,崇祯这时候还不敢处理左良玉,而是下旨,同意他们家世袭镇守武昌。

  孙传庭回师接应粮草时,令河南总兵陈永福留在前线守住大本营。但陈永福的做法却是,弃了营寨,尾随孙传庭跑了。

  显然,他认为孙传庭是让他当替死鬼,自己先开溜了。陈永福的逃跑,是明军一溃千里的导火索。

  再说孙传庭“亲军”,他们也不团结。孙传庭手下有两员重要的将领,一个叫白广恩,一个叫高杰(就是拐跑了李自成的老婆邢夫人的那位)。这两人都是从李自成那里投降过来的,却相互不服,相互给对方埋雷。

  总之,孙传庭率领的其实是一支人心涣散的散兵游勇,这仗没法打,不出事才怪。

  三、时机不当:君臣猜忌,孙传庭被迫出战

  其实孙传庭豪言“一个月贼可尽歼”,是苦笑着喊出来的,他根本不同意出关应战。但如果再不出战,他将面临着养寇自重的罪名,轻则入狱,重则杀头。

  用脚趾头算都知道,一个月时间招募训练出来的士兵,其战斗力会是什么样。可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已经是大明的最精锐的武装了。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孙传庭督抚三边,他的责任就是守住关中,掐断李自成从关中、山西入京的线路。但崇祯是皇帝,担心李自成渡过黄河北上,所以急于将李自成消灭在河南。

  关中也不消停,孙传庭需要自筹粮草军饷,那就只能杀大户,由此得罪了那些豪族。这就造成孙传庭腹背受敌,既要对付关中的政治势力,还要应付崇祯皇帝的猜忌。

  所以,他才被迫出关,所谓一个月歼敌,无非是振奋人心的口号而已,败局早已注定。

  汝南之战惨败后,崇祯醒悟过来,期望值也下降了,他下旨孙传庭死守潼关。可是精锐大部分丧失的情况下,这话跟放屁差不多。

  果然,李自成一天攻克潼关,五天拿下西安,大明败亡在即。

  就在潼关被围之时,有人劝孙传庭弃守潼关,撤回关中守住西安。但孙传庭没有接受,因为他知道,潼关不保,西安肯定守不住。

  最终,孙传庭战死在潼关,尸骨无存,他的妻女也全都遇害。

  《明史》说“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的死,映射了大明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