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大师愿意孤独的三种目的
柴孝伟
/ 2023-11-17 06:44 发布
———威廉.格林
威廉格林这人虽然并不咋地,却采访过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约翰·邓普顿、霍华德·马克斯、乔尔·格林布拉特、比尔·米勒、莫尼什·帕伯莱、保罗·郎齐斯、欧文·卡恩、凯伊斯扎克、扎卡里亚、劳拉·格里茨、弗朗西斯·周、托马斯·鲁索、让-马利·埃维拉德、马修·麦克伦南等40多位世界级投资大师。所以他还是有见识眼光和发言权的。
他研究总结的一些东西,值得思考。比如,这个词“愿意孤独”,很值得揣摩一下,他见过许多投资家,却总结出来很多人的共性是“愿意孤独”,这个总结是对是错呢,其中道理何在呢,内涵是什么呢。这个可以用多篇见识分析一下。
先说巴菲特吧,巴菲特的“愿意孤独”,二十多岁就呆在小城奥马哈,先是呆在自己家书房里办公,后是呆在一间小办公室里六十多年,找个公司助手芒格却几十年都放在2500公里之外,这是巴菲特一生工作状态的基本描述。巴菲特喜欢价值投资,他说“价值投资的奥秘就是独立思考和内心的平静”,什么叫“独立思考”,他那种孤独的工作状态确实很有利于独立思考的。什么是内心平静呢,1987年股市一天时间跌去22%的突发超级日,巴菲特就一直呆在他那间没有股票报价机只有电视的小办公室里,期间只出过了一次几分钟,当天没买也没卖,他真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的实际经历。
威廉格林怎么描述巴菲特的“愿意孤独”呢:“他的描述让我想起了巴菲特对莫尼什·帕伯莱的礼貌回复,当后者表示愿意免费为其工作时,他回复说:我自己能做出最好的操作”。事实上,很多时候巴菲特会独自坐在奥马哈的办公室里阅读年报,连窗帘都是拉着的,他很享受独处的静谧时光”。帕伯莱也是著名投资名家,曾经长期专注模仿巴菲特,2007年他与另一个巴菲特模仿者一道花75万美元竞拍成功巴菲特午餐,他表示愿意免费给巴菲特工作,巴菲特这么回复实际意思就是“我自己能做得很好,不需要助手”,有助手不是很好吗,至少不是能有所帮助吗,巴菲特宁愿一个人去做,也不要别人日常在自己身边,这就是巴菲特一生的“愿意孤独”,有强烈的环境隔离意识。
“愿意孤独”,是五守正之一的环境守正需要吗?
股市,是一个99%的人都有在赌的地方,赌的终极就是输 ,久赌共赌的终极是仇人 ,环境守正目的就是戒赌或把赌性控制在守正笼子里,不孤独,常常是难以控制周围股市中人的赌性侵扰吧,周围人的赌性是会诱发每个人心中潜存的赌性,赌性,就是预测押注的心性,与争强好胜相连,当孤独一个人精神内守时,和谁争强好胜起赌性呢。
当然,许多赌徒中的高人也是愿意孤独的,因为赌的高境界高胜率就是“甜蜜区击球”,每个人的甜蜜区(最擅长最有把握)是不同的,只能向内求,内求需要愿意孤独。
“愿意孤独”,同时也是赌者甜蜜区击球提高胜率的内在要求?李佛摩尔这个赌中高手一生独往独来,他自己曾经的击球甜蜜区,99%的人是看不上和不能理解的,50元价看好却不买,非眼睁睁看着涨到100元那一刻才买,没办法,这是他最拿手的击球甜蜜区,不需要别人认同。
愿意孤独,是身处股市这个氛围中压制减弱自身赌性的守正要求?
愿意孤独,也是赌术高人更好完成自身擅长特有甜蜜区击球的必然要求?
目前看,这些投资大师的“愿意孤独”都是有目的的,也是要有分为不赌者、赌术高人、不赌融合赌术者三种类型,一个为了戒除赌性侵扰(施洛斯),一个为了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提高赌赢胜率(李佛摩尔),第三个应该是“不赌+赌中高手”融合者的愿意孤独,巴菲特就是这种类型的,这需要内在更细微拿捏好分寸,这是更难的内求,需要把许多精力用在自身内部平衡把控上。
投资四系统:
守正出奇投资思维行为系统
平常心情绪控制调节系统
健康长寿身体生命系统
时运趋吉避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