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笑了之
柴孝伟
/ 2023-09-08 06:32 发布
但是,当股价在1999年达到85美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上涨了17倍)时,谁会继续持有呢?
2001年,当价格下跌93%至6美元时,坚持持有的人中谁又不会恐慌呢?
到2015年底,当它达到600美元比2001年的低点高出100倍时,谁又不会卖出呢?然而,任何以600美元卖掉的人都只获得了从低点到现在,亚马逊股价上涨带来的所有收益的前18%。
———霍华德.马克斯
这是霍大师以持股者的眼光在审视亚马逊股票走势。
5元涨到85元,17倍,一年时间;
85元跌到6元,跌了93%,两年时间;
6元涨到600元,100倍,14年时间;
600元到3300元,5.5倍,7年时间。
这是一个股市事实,不同投资思维体系的人会得出不同结论,不同投资体系的人也都会有自己的困惑无奈,即使能得到自己满意自洽结论者,如果股票换成乐视网、换成恒大,自己的那个自洽结论逻辑就可能显得有些问题了。
这时再思考“耐心”、“低买高卖”、“基本面投资”、“平常心情绪”这些东西,就可能会有些不那么自信了。
格雷厄姆大宗师若在,会怎么看待这个股市股票案例呢?会有几种可能吧。
1,这不是我的菜。格雷厄姆主要要的是资产低估,不是追求公司未来会如何如何,涨跌与我无关,我有我自己的长期稳赚股票嘛。
2,2001年股价6美元时,也许是符合格派系统方法买点的,段永平就是那个时点买入同类网络股网易的,用的就是格雷厄姆的买价按资产折扣方法。至于买入后,是施洛斯式的股价翻倍就卖出,还是段永平式的持有几年赚一百多倍卖出,这个要看各自对不同股票未来的理解能力了,但总是卖不到最高价的,段永平也卖低了。
3,再想想格雷厄姆自己买的盖可保险,同样买价按资产折扣系统原则买入,一路持有20多年,涨了200倍,够耐心吧,心态很好吧,两三年时间竟又跌去了96%,比亚马逊下跌幅度还惨些。说着容易,经历一次你试试,七八十岁时经历一次这种下跌你试试,这是和青壮年完全不可比的经历,身心真受不了的,人都魔怔了,我记得小戴维斯刚入行,他父亲要他去拜会老年的格雷厄姆,那时正是盖可保险大跌过程中,格雷厄姆怕你小戴维斯买已经大跌了的盖可保险,小戴维斯说“幸亏没买,不然后来又下跌很多”,那种百分之九十几的下跌,格雷厄姆是承受过的,还是近八十岁时承受的,身心打击可想而知。
可见,即使是一代大宗师格雷厄姆,在同一只股票的不同走势阶段、在自己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
所以呢,纵观格雷厄姆一生的长篇大论,你会发现,基本就是专注重点谈论“买入”,而很少谈论“卖出”,买价按资产折扣,五守正买入。卖价千差万别,根据公司不同、股票阶段不同、国家不同、持有人能力不同、年龄承受力不同而各自不同,这个卖价完全是不能轻易下总结结论的,也是99%会出错的,格雷厄姆很聪明,谈买不谈卖,因为谈卖就出错。
可以让人“买价按资产折扣”买股,可以让人“五守正买股”,不要多给别人建议何价卖股,不要给人总结卖股的理论,因为大概率是错的,你能容忍这种大概率错误,别人可能没想清楚容忍不了。
这也符合宇宙规律,地是实在的,我们要提倡脚踏实地,天是无限高没有尽头的,每个人的视野和飞行高度都不同,我们能基本确定正确有共识的只是地,虽然地也是有些高低不同的,但还是可以把握的。
只管买不管卖似乎也不行,那么对于必定大概率错误的卖价,只能是跳出思维陷阱,拐头选择“低预期者”,管他股价卖高卖低,年复利20%就已经是股市第一人巴菲特的水平了,这才是职业目标,卖高卖低都不是事,赚了就行,知足者股市常乐。
所以,面对亚马逊这种走势,没有哪种投资系统对照可以不被人诟病,唯有“五守正+知足常乐者”可以一笑了之。
投资四系统:
守正出奇投资思维行为系统
平常心情绪控制调节系统
健康长寿身体生命系统
时运趋吉避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