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每年吃掉160亿个西瓜,为什么外国人不爱吃?
郭施亮 / 2023-07-08 21:46 发布
中国人过夏天,一半靠空调,一半靠西瓜!
炎炎夏日,西瓜作为“解暑神器”备受国人喜爱。在很多80、90后记忆里,小时候都吃过五毛甚至两三毛一斤的西瓜,家里人经常“一买一麻袋”。
然而,中国人习惯的抱着半个西瓜用勺子大快朵颐、每年吃掉160亿个西瓜,这在国人眼里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老外看来,却极其不可思议。
数据显示,外国人每年西瓜消耗量远不及我国的10%,网络上也一直流传着“外国人讨厌吃西瓜”。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01.不爱吃西瓜,还是另有隐情?
其实,老外对西瓜的爱慕程度,一点儿都不亚于中国人。
只不过,在我国十分便宜的西瓜,在其他国家却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特别是在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西瓜更是出了名的贵。
在韩国门户网站Naver检索发现,一个5公斤重的西瓜标价3.4万韩元(约人民币188元)。有的韩国超市为了照顾买不起整个西瓜的人,甚至会把西瓜切成小块,装成一小杯一小杯地卖。“一小杯最便宜也要三四十块”,而在我国,40块完全可以买到一个完整的大西瓜。
再看日本,一个普通品种的西瓜均价在150元。最近,他们又研发出了一种“方形西瓜”,边长18cm,售价在750元左右。
虽然这种方形西瓜非常昂贵,但甜度不高且没有丰富的汁水,味道极其寡淡。
西瓜贵且不好吃,日本不是个例。瑞士的西瓜,瓜瓤非常硬,毫无清脆沙甜的口感;德国的西瓜,切开竟然是清一色的粉红;韩国前“管家”也曾晒过西瓜的照片,看起来像是没熟……
究其根本,首先是国外的耕地面积小,能用来种西瓜的地就更少了。像日本,国土面积还不如我国的云南省大,而且3/4以上都是森林密布的山区,并不适合农业开发。
其次是西瓜培育技术受限,且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度不够,远不及在军事、生物等高端科技领域的投入。就好比在生物领域,日本在2016年投入数十亿,抢先其他国家研发出“派洛维”类前沿抑衰科技。不过,这项原想解决本国老龄化问题的技术,落地成品高达23000元一瓶,使当地能享用的人少之又少。
同西瓜一样,日本能研发出来,但是高昂的价格却让普通人可望不可及。
反观我国,仅2020年西瓜的产量就突破6000万吨,如今在超市、街边随处可见西瓜商贩,而且西瓜还很可口、便宜,这一点也得到了日本某知名女演员的认可。
02.从“吃瓜贫困户”到“吃瓜自由”,多亏了她
然而,在60年前,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吃瓜困难户”——彼时西瓜的年产量不到60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只能吃到一个西瓜。相传80年代,在上海凭借发烧38.5℃以上的病历卡才能买到西瓜。
如今,国人早已实现了“吃瓜自由”,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远销国外。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西瓜之母”吴明珠。
1953年,西南农学院走出了两位伟大的学生,一位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另一位就是吴明珠。当年吴明珠远赴新疆,走遍当地300多个瓜种基地,一块地一块地调查,穷尽心血选育瓜种。
这条育瓜之路,吴明珠一走就是几十年。现如今,市面上8424、麒麟瓜、绿宝石瓜等30多个瓜种应有尽有,可以说中国80%的西瓜都出自她手。
由于我国西瓜品质极高、产量极大,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据全球数据库统计,2020年中国西瓜年产6024.69万吨,即便产瓜国第2到第10的总量加起来,也不及我国的1/3。
领先世界的西瓜培育技术,使得中国西瓜先后出口到美、日等国。数据显示,美对西瓜的进口量巨大,达到了创纪录的17亿磅。从我国进口后,美市面上的瓜价也呈断崖式下跌,从原来的每斤近30元降至十几元。
类似这样经我国进口,实现价格下跌的例子并不少见。如上述日本的止衰科技“派洛维”,正是在我国分子原料的帮助下,才使得该物质普惠当地80%的需求人群。
这类宣称能够“抵抗时光摧残”的逆衰科技,在被哈佛证实可泵活细胞“能量工厂”线粒体、拉长哺乳动物30%生存期后,我国多家生科企都尝试自主研发,终在2018年率先突破了其分子原料的萃取技术,并实现百万吨量产,反攻海外市场。
分子原料出口到日本后,成品“派洛维”从原来的一瓶2万降至仅三位数。据悉,在日本三越百货、东京银座等商超,其已成为断货单品。如今该物质已通过京JD东等渠道流入国内,在刚刚过去的618中,派洛维悄然爬到健康榜第一,成为40岁以上中年男的钟爱。
可以说,国产的突破,不仅惠及到了国人,还恩惠到了老外。
03.均衡发展,科技不分高低
技术,向来不分高低贵贱;技术的出现,初衷是普惠民间。
吴明珠院士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建构起我国先进的西瓜培育技术平台,使国人实现“西瓜自由”。而一些国家却忽视了最基本的民生,专注于研发高端科技,然后又喊出天价,似乎“以民为本”早已被忘却脑后。
对此,你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