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力斯浅析!
大红牛 / 2023-06-23 23:11 发布
一、赛力斯的前世今生。
2016年成立的金康赛力斯,背后的金主爸爸就是在国内A股上市的小康股份,也就是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就在去年11月,赛力斯的CEO悄然从原来的许林变成了余海坤。余海坤何许人也?原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副总裁、汽车行业分析师。余海坤的加入,对赛力斯的产品研发、市场销量起不了太大的助益,但却可以为将来的上市或者再融资铺路。这一点让市场多有猜测。
低端车企造高端电动汽车,成功率几乎为零,至少目前没有这样转型成功的先例,赛力斯也是一样。这样一家在车企当中非主流的民营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拿到生产和销售的双资质,和华为绑在一起。二、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
与华为的合作,让赛力斯的知名度直线上升。华为的知名品牌“光环”,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赛力斯品牌力的缺失。华为在技术层面上的口碑和底蕴,甚至也补足了赛力斯在技术亮点上的不足。
这一场合作,是赛力斯依靠华为咸鱼翻身,还是华为借助赛力斯试水造车和卖车?
AITO问界品牌是2021年12月由赛力斯的前身—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共同推出的品牌。华为只是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开发和渠道销售。而整车产品研发、制造等均由赛力斯负责。
确切来说,不与华为合作,问界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可能会很低。另外不与华为合作,赛力斯面对的不是销量高低的问题,而是能否盈利并生存下去的问题。华为对赛力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赛力斯却不是华为的唯一合作伙伴,随着奇瑞、江淮纷纷加入华为的智选模式,原本就几乎无话语权的赛力斯显得更加被动。赛里斯、北汽、长安、奇瑞等等跟华为合作的车企,都能用统一的问界品牌,进入华为渠道了。
值得注意的是,3月8日,在余承东主导下,华为合作品牌“AITO问界”被改为“HUAWEI问界”,所有华为线下门店的AITO车身都被贴上了“HUAWEI问界”的标签。随后火速被纠正回来,同时,华为也再次发布公告重申不造车,并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
对此,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华为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会对旗舰店等内部宣传物料进行整顿,回归到战略上来。”
对于华为不造车,也有了全新的解释。原来说“华为不造车”的意思是,华为不追随蔚小理、小米等整车制造模式,而是以全套技术方案供应商的角色,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这种模式下的代表车型有北汽极狐,但市场反馈很差。不仅极狐汽车卖得不如人意,还被依靠埃安起飞的广汽给抛弃了。对比之下,余承东主导的赛力斯问界销量暴走,成为中国最快破十万销量的新势力品牌。
三、华为旗下的智能驾驶汽车品牌——问界
问界模式出现的问题:华为主要提供技术,设计、销售和营销服务,却并不拥有问界品牌。这让问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BUG:买车的时候,问界是华为主导的,售后服务的时候,问界是赛力斯的。这种偏差直接损害的就是问界的品牌力。这时,华为内部就出现了一种声音:
禁止问界挂靠华为品牌,以避免华为品牌被问界所拖累。华为是一个成熟的国际品牌,而问界是初生牛犊,任正非花一辈子心血打造的华为品牌,绝不愿意与问界一起捆绑。只是一夜之间,已经制作好的“华为问界”标识,全部被下架,剔除。
可是,真正在前面顶着炮火指挥战争的将军是余承东,华为的司令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认知,远不如余承东。真正的将军是在炮火里打出来的,余承东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看法,是非常精准的。
华为要做的不是普通的供应商,而是把控车企灵魂的核心供应商。上汽、广汽、长安、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等比较有实力的大厂,都不愿意把灵魂交给华为。哪怕华为与长安一起合作的阿维塔汽车,华为也是没有一丝股权的。在阿维塔的体系内,华为的话语权并不比宁德时代更强。
华为的三电系统、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智能座舱系统等,都是一体化的,拆开来卖,华为没有竞争力,打包一起卖,又会过于强势,推高车企的采购成本。车企既不想给电池厂打工,也不想给锂矿公司打工,自己去收购矿山,自己去组建电池厂,又怎么可能把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以及三电系统交给华为呢?这不就变成车厂给华为打工了吗?
所以,愿意跟华为合作的只有小车厂,如改名为赛力斯的东风小康。在这种形势下,华为想要成功,就必须加强自己的主导地位,打造独立生态品牌。在这一点上,余承东想的非常透彻。从结局来看,余承东的想法正在被华为集团所落实。
他的主要计划是,把问界品牌独立出来,划归华为旗下,不再由赛力斯控股问界品牌。以问界为核心,链接车企,联合车企共同打造不同车型,统一到问界这一个品牌矩阵下面。
具体的操作就是,问界与赛力斯合作,打造出问界M5、M7、M9等车型。未来,问界还可能与奇瑞合作,打造出奇瑞系问界车型,与江淮合作,打造江淮系问界车型。不管与哪个车厂合作,最后都挂问界的车标。
也就是说,问界品牌将全面脱离车厂,变成华为公司旗下的一个新能源—智能驾驶汽车品牌,统一按照华为制定的生产标准出货。在品控管理这块,华为经历过全球化的洗礼,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标准上,比传统生产更加严格。
6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了包括科学仪器和运输工具类在内的21个“问界”商标转让申请,华为接手了全部“问界”商标。
余承东对问界品牌的规划都在走进现实。问界的商标权已经转让到了华为公司,从此以后,问界不再属于赛力斯,而100%属于华为。也就是说,真正的华为问界要出来了。
对于华为不造车也有了最新的解释:“华为不造车,是指华为不单独造车,而是联合车企一起造车。”简单地说就是,华为要造车了,只是不以华为的名义造,而是以问界的名义去造车。
背靠华为这棵大树,问界品牌要自立门户,摆脱赛力斯的束缚,开启新一轮闯荡了。没错,凭借华为极其强大的品牌力、技术力、整合力、营销力,未来的智能汽车品牌将是特斯拉、比亚迪、华为和其他的局面。
四、赛力斯会不会成为华为的子公司?
不是没有可能,凡事无绝对,目前华为数百名员工驻扎在赛力斯,但不能就此肯定。汽车产业链远比手机产业链更重资产,更加复杂,投入更大,所以,我认为华为收购赛力斯的可能性存疑。
华为有可能是要走苹果的轻资产路线,研发技术是自己的,生产制造交由鸿海等一众企业,而至少赛力斯,仅是华为问界的合作伙伴、代工厂。虽然是代工厂,也远胜于之前生存艰难的状况。如果说,苹果造就了富联,那么华为会不会也造就赛力斯?
赛力斯会借助华为的影响一跃而上,跻身知名车企,这,也就够了,期望什么万亿,不现实,但是千亿以上依然可期。尤其是有了徐海坤的加盟,赛力斯更加有故事可说。
当然,如果华为收购赛力斯,那么,就半夜都笑醒吧。
以上资料大量转载的,特此说明。( 财豹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