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格雷厄姆理念是一种三观

柴孝伟   / 2023-06-12 06:34 发布

#拾麦种田# 我的声誉--无论是一直以来的,还是最近被赋予的,似乎全都与“价值”这个概念有关。但是,我事实上真正感兴趣的仅仅是其中用直观而且确凿的方式呈现的那一部分,从盈利能力开始,到资产负债为止。至于每个季度的销售额增长率变动,或者所谓的“主营业务收入”包含还是不包含某些具体副业,类似模棱两可的事情,我从来不放在心上。最重要的是,我面向过去,背对未来,从来不做预测。

———格雷厄姆

这是格雷厄姆对自己价值投资宗师的解读。

格雷厄姆眼中的价值是什么,这段话说得比较明白。“直观而且确凿的方式呈现的那部分”,一目了然的东西,直接就可以看到,数字是确凿肯定的,不是模棱两可的,不容易引发歧义争论。

从“盈利能力开始,到资产负债为止”,这两个都是企业最直观的东西,企业能赚多少钱,企业的资产多少负债多少,一般人看得就是这个,那么什么是不直观的东西呢,比如“生意模式”、“企业文化”,这可是在企业里工作多年的人也未必能看懂说清的,很不直观。既然格雷厄姆关注的是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情况,那么他是怎么关注研究的呢,格雷厄姆用了“确凿”一词来回应,这个确凿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那些明显肯定的数字,比如盈利利润,比如流动资产,而不是深入细究“主营业务收入里是不是包含副业”,第二是“最重要的,面向过去,背对未来,从来不做预测”。企业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上面的数字,都是过去已经存在发生的数字,我们预测的市场、供求、前景都是没有发生的东西。格雷厄姆、施洛斯为什么只关在屋里看简单的报表数字,而不是去公司调研,因为他们关心的只是过去和现在的直观数字,历年财务报表上都有呀,看企业盈利也是历年报表数字的平均,他们关注的就是这些纸面报表数字。明白施洛斯为什么不去公司调研了吧,因为他就不深入研究公司生意模式和企业文化这些复杂的东西,也不研究企业市场前景和宏伟蓝图,只看历年财务报表上几个简单数字就行。

所以说格雷厄姆理念极其简单,没有财务基础者都可以很容易掌握,没有生意模式企业文化鉴别经验者也毫无问题,他的投资理念就是为“无能者”、“无能时刻”准备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股市直接上手稳赚善终。

记住明白了了这句话,就搞懂了格雷厄姆 :“最重要的是,我面对过去,背对未来,从来不做预测”。这是一种思维行为方式,这里面蕴含着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的,股市中的大众都是一门心思向未来,格雷厄姆反向而行“背对未来”,他的价值观里不包含预测未来的部分,他的人生没有豪言壮语,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没有不确定的东西。

明白了吧,为什么格雷厄姆理念已经存世近百年,弟子门人也都股市稳赚善终,可就是流行不起来,即使连讲几年很多人也依然不感兴趣用不起来,因为格雷厄姆理念方式看似简单,但实际蕴藏的是一种小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想改变扭转成年人的三观是很不可能的事情,巴菲特、塞斯卡拉曼都说过,格雷厄姆价值投资方式,或者是一看就懂直接引为瑰宝,或者是可能永远都不会感兴趣,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低估了股市动心忍性的作用),但如果站在三观高度上理解格雷厄姆理念不流行,就会释然:改变三观太难了。

理解都难,更甭提扎实深厚格雷厄姆三观了,格雷厄姆理念就类似“和尚”“隐士”的理念,现实中又有几人愿意出家为僧归隐呢,即使我们这种改良版“守正+出奇”类似居士派,那也是需要日常拜佛上香诵经的。

结论:格雷厄姆理念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格雷厄姆理念类似和尚居士隐世修行,与快赚大赚这些功业名利理念对立相反;
格雷厄姆理念和功业名利可以对立辩证统一,但守正必须大于出奇。

为什么要坚持格雷厄姆理念的大旗主导地位,因为我知道他是唯一明确对的,因为人只要知道了这种理念,那么总有一天股市会让人明白它是对的,即使可能几十年都嗤之以鼻,股市的凶险无常,总会某一天让人顿悟皈依格雷厄姆,不过大部分人或者是一生都不知道格雷厄姆理念的存在,或者是即使知道也是晚年才理解但已经做不到了,这是不能强求但必须自我坚持的事情,格雷厄姆理念,是股市正确起点也会是终点。

几百年读股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股道,终皈格雷厄姆。

投资四系统:
守正出奇投资思维行为系统
平常心情绪控制调节系统
健康长寿身体生命系统
时运趋吉避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