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长寿基本公式

柴孝伟   / 2023-06-11 06:32 发布

#拾麦种田# 我曾想过缩短寿命,而不是延长,因为我害怕当我老了,会花很多时间在养老院里流口水。我想人为减少那样的时间,所以总是吃很多植物奶油、动物脂肪和糖,但那一点也没用。

———芒格

职业投资是一场长期马拉松,需要健康长寿身体生命系统的支持,而且投资本身需要耗费三力(脑力体力心力),这必然损耗身体生命,要考虑身体生命的保养补充,要考虑三力付出方面的节省,在身体生命上要做到补充大于损耗,才是长久支持投资之道。

这样看来,职业投资者要考虑两方面:身体保养的增进项,身体三力付出的减少项。单纯考虑保养身体或节省三力损耗,都是不够全面的。

我们评价这些股市大师,也是不能只看其身体保养的,是要看其增进与付出的对比,这样才更能理性找出他们长寿的原因,不能简单把他们的某项习惯就当做长寿原因,那就有可能错了。

比如巴菲特和芒格喜欢吃的“花生糖”,巴菲特说“自己活到92岁,芒格活到99岁,常吃花生糖是不二法门”,芒格说:“我活到99岁,几乎没有任何运动,花生糖就是我的长寿秘诀”。这些话当然是在挑战常识了,花生糖固然有些方面对人体有益,但高糖高脂高热量,怎么看都不像很有益的样子。

再看看芒格上面说的话,他确实是常吃花生糖,而且也知道花生糖对人不太好,吃的目的是“想缩短寿命,怕被人嫌弃,想人为减少寿命,所以总是吃花生糖这类食物,但没有用(依然长寿)”,也就是说,芒格知道花生糖对身体不太好,但就是还吃,可依然长寿,这就是芒格常吃花生糖的真实原因和结果。

要探讨巴菲特芒格长寿,应该把目光放在二人日常的“保养与付出差额”上,探究怎么才能日常身心更得益,怎么才能日常损耗更少,而不是用在每天吃花生糖这种教条主义上。

芒格呢,更像一只乌龟,虽没什么运动,但他的日常思维行为方式就是这种慢吞吞,比如五十年只买了几只股(基金),买入股票常常是持有几年几十年,每天就是看书一动不动,身体的得到大于付出,我觉得这是他长寿的一大原因,在他家族历史上他是最长寿的那个人。巴菲特呢,也是类似,日常有些运动,一生远离日常波动的股市股价,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让他保持无能也稳赚,常持护城河公司让他多年可以不动,日常所得大于付出,这符合基本差额公式,有益于健康长寿。

投资界常有个观点“价值投资者更容易长寿”,虽然这个价值投资者名称本身就存在分歧,但他们或多或少或明或暗认为市场搏杀方式对人身体是损耗很大对长寿无益,这实际也是可以从“长寿≈日常保养—日常付出”基本公式中得到理解的。所李佛摩尔那种整日在市场涨跌中拼杀,彼得林奇那种整日在公司调研中损耗,都是不符合长寿公式的,李佛摩尔身心俱疲早逝,彼得林奇四十多岁白发满头,赶紧改掉模式才避免其父的早夭命运得到长寿。

若要股市长寿,除了基因因素,应该考虑这个长寿基本公式,应该在自己的投资思维行为模式上早做考究,格雷厄姆门人的“双无能”、巴菲特的“单无能+护城河”模式,实际都是有益于“日常保养>日常损耗”的投资方式,我们也要注意早日规划养成良性的投资思维行为模式习惯,不止为了股市稳赚善终,也关乎身体健康长寿,不然等习惯路径养成,想改正是很难的。

长寿≈日常养护补益—日常损耗付出。


投资四系统:
守正出奇投资思维行为系统
平常心情绪控制调节系统
健康长寿身体生命系统
时运趋吉避害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