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金基研   / 2023-04-06 11:16 发布

光大同创:先发布局碳纤维实现国产替代 拓展新材料加速产品高端化转型

《金基研》流木/作者 杨起超 时风/编审
纵观近几年消费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汽车电子、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和数码产品、智能穿戴产品、VR/AR 设备等新型产品不断涌现,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2021年,国内消费电子市场行业规模达18,113亿元。
值此浪潮下,深圳光大同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同创”)3月28日正式启动IPO招股,并于3月30日进行询价。光大同创是一家专注于消费电子防护性和功能性产品的研发、生产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光大同创的产品和服务获得业内多个知名消费电子行业客户的认可,其中包括全球消费电子企业的联想集团,并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光大同创在国内多个地区以及墨西哥、越南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形成完善的区域化布局,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值得一提的是,基于联想集团等客户对碳纤维背板有着较大的需求,光大同创率先切入碳纤维领域,打破东丽垄断实现国产替代,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业务快速发展,未来前景广阔。

一、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叠加政策推动,驱动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上行
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下游行业为智能手机、个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的生产企业。
其中,消费电子防护性和功能性产品是消费电子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消费电子产品制造水平提高和居民收入水平增加等因素的驱动下,消费电子行业呈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2016-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规模分别为9,470亿美元、9,716亿美元、9,975亿美元、10,237亿美元、9,827亿美元、10,369亿美元、10,763亿美元、11,081亿美元。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世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已逐步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国内凭借着良好的制造业产业配套资源以及较强的制造成本优势,吸引了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内的大批国际企业和知名品牌在国内布局生产,国内已成为世界电子产品的制造中心,消费电子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
据Statista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2022年国内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分别为16,120亿元、16,587亿元、17,780亿元、17,347亿元、18,113亿元、18,649亿元。
与此同时,电子信息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享受多项政策支持。近年来,等各主管部门出台了如《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以及《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进了电子产业链的发展,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机遇,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消费电子下游领域拓宽,行业市场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化、高端化成果显著,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形成新的产业发展热点。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影响消费电子产品的性能、质量、用户体验,是消费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消费电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细分来看,据 IDC 数据,自 2017 年以来,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呈现增长态势。2021年居家办公及远程学习等需求进一步延续,推动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持续上升,达到 3.49 亿台,同比上升 15.18%。
需要指出的是,笔记本电脑市场创新加速,生命周期缩短、潜在换机需求较大。
从智能手机市场来看,2011 年至 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由 4.95 亿台增长至 13.55 亿台,年复合增长率约 11%。国内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市场,2021 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 3.29 亿台,占全球手机出货量的比例约为 25%。
可见,2013年以前,智能手机出货量快速增长,现如今市场需求主要以更新换代为主。
随着运算能力的进一步增长、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未来智能手机将在重量、厚度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折叠屏、柔性屏的发展,将使得手机变得更加便携,手机也将与个人电脑、可穿戴设备、汽车等产生更多的互动,逐步实现“万物互联”的效果,进一步丰富手机功能。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除此之外,随着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智能穿戴设备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亦保持增长趋势。
据IDC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17-2022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分别为1.15亿台、1.72亿台、3.37亿台、4.45亿台、5.34亿台、6.12亿台。同期,国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分别为0.57亿台、0.73亿台、0.99亿台、1.07亿台、1.4亿台、1.57亿台。
由此可见,受市场规模不断提高、下游应用有待进一步深化的影响,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综合上述情形来看,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影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逐渐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主力,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与发展标志着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化达到了新的高度,有力推动了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的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电子信息行业的产业转移,国内已成为世界电子产品的制造中心,消费电子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
而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行业为消费电子产品的上游产业,其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影响消费电子产品的性能、质量、用户体验,是消费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消费电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更加丰富。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应用,实现功能的不断增加,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的品种、规格型号将更加丰富,并有效促进消费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
简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而这持续推动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为消费电子相关的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相关行业的发展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上游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厂商同样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二、产品质量优异获客青睐,主营业务盈利稳步增长
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市场的扩大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光大同创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发展机遇。
目前,光大同创的产品主要为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
其中,防护性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安全及形态防护,在生产及储运过程中起到缓冲、减震、抗压、防尘、防潮等防护作用;功能性产品是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实现特定功能所需的元器件,在消费电子产品狭小内部空间实现粘接、固定、防震、密封、电磁屏蔽、导电、绝缘等功能或在消费电子产品表面实现防刮、防尘、防水、标识等功能。
据签署日期为2023 年3月28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招股书”),光大同创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构成主要为防护性产品、功能性产品和其他。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光大同创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53亿元、8.19亿元、9.78亿元、4.9亿元。
可见,2019-2021年,光大同创主营业务收入呈上升趋势。
具体来看,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光大同创来自防护性产品的收入分别为4.28亿元、4.68亿元、5.39亿元、2.72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5%、57.16%、55.15%、55.48%。
同期,光大同创来自功能性产品的收入分别为2.1亿元、3.32亿元、4.02亿元、2.04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1%、40.59%、41.09%、41.68%。
综合可看,光大同创防护性产品与功能性产品为其核心主营业务收入,并在2019-2021年均保持稳增长。
另一方面,光大同创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稳步推进战略布局,先后在武汉、惠州、昆山、合肥、都江堰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并在墨西哥、越南等区域设立子公司,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区域基地布局,实现对全国主要消费电子生产聚集区域市场和客户的覆盖并提供属地化服务。
除此之外,光大同创客户主要为消费电子产品终端品牌商、制造服务商、组件生产商。上述大型厂商通常在产品质量、产品规格、供应商生产能力等方面具有严格要求。凭借着多年的实践,光大同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并已经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
伴随着对区域基地的深度布局,光大同创实现对全国主要消费电子生产聚集区域的覆盖,其主营产品的销售范围也更为广泛和精准化,同时也将牵动更多客户群体,核心竞争力凸显。

三、切入“碳纤维”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新材料接力第二成长曲线
基于区域战略化的布局和优质的产品质量,光大同创与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想集团”)、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尔股份”)、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宝电脑”)、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纬创资通”)等知名消费电子行业公司在内的优质客户资源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据招股书,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光大同创前五大客户的合计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4%、64.49%、67.54%和 68.59%。
其中,联想集团为全球消费电子企业,长期作为光大同创的第一大客户。光大同创于2012 年与联想集团建立合作关系进入其供应商体系并与其重要子公司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合作时间较早、合作情况良好、合作时间较长、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程度持续深化。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光大同创向联想集团实现收入金额分别为2.61亿元、3.3亿元、4.58亿元、2.36亿元,整体收入情况良好。
此外,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光大同创向联想集团供货实现收入金额占营业收入金额的比例分别为39.35%、39.7%、46.04%、47.3%,毛利金额占比分别为 33.49%、34.33%、44.35%、48.31%,占比较高但均未超过50%,未构成重大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9月末,针对联想集团之期末在手订单金额为2.02亿元,整体保持稳定。
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先后获得联想集团、合肥联宝颁发的“质量奖”、“完美品质奖”、“卓越供应奖”、“卓越支持奖”等奖项。
凭借着自身优势,光大同创在与国内外企业的竞争中不断拓展联想集团业务并深入合作。
另一方面,光大同创持续拓展与联想集团的其他合作领域,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粘性不断增强。
联想集团在个人电脑生产过程中,出于产品轻薄性、坚固性、下游消费者需求、采购成本等多因素考虑,对国内碳纤维背板产品有较大的需求。
碳纤维是一种集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于一身、具有多种优异性能并拥有广泛用途的基础性新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比重特点的碳纤维以及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此外,其导电性能可以使碳纤维广泛用于通讯、电子、能源电力等领域。
消费电子领域客户在消费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出于产品轻薄性、坚固性、下游市场特点、采购成本等多因素考虑,也对国内碳纤维背板产品有较大的需求,下游市场空间规模巨大。
目前,国际市场中碳纤维产品主要集中于日本东丽、日本东邦、日本三菱丽阳、美国赫克塞尔等企业,上述企业市场份额较高且在专利及技术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根据上述需求,光大同创决定切入碳纤维领域市场并以碳纤维为笔记本电脑产品的背板材料,扩大在碳纤维背板领域的研发、生产投入规模,以便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于新产品的需求。
目前,光大同创已成功推出碳纤维背板产品并通过联想集团认证,帮助其进一步实现笔记本电脑轻量化、个性化、定制化并推动实现进口替代,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及服务方案、进一步增强双方合作粘性。
由此可看,光大同创服务于优质客户资源,与联想集团长期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产品结构优化不断升级,积极切入碳纤维领域,突破东丽垄断实现国产替代,未来前景广阔。

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掌握制高点,深入践行ESG发展理念助推电子行业健康发展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光大同创历来重视研发投入,在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还根据客户及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功能开发。
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6月30日,光大同创通过自主研发方式形成了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有八项,分别为“折叠拼合式结构缓冲技术、内包装反压成型技术、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技术、网罩切割技术、手机听筒喇叭装饰技术、复合材料板材的结合牢固技术、电子设备的加框板材技术、用于制造电子设备壳体的复合板材技术”,均为自主研发。
伴随业务规模的扩大,光大同创新产品、工艺开发及产品迭代升级需求增加,光大同创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规模不断扩大。
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光大同创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2,798.27万元、2,968.31万元、3,453.24万元、2,302.4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1%、3.57%、3.47%、4.61%。
可见,光大同创十分注重科技创新,研发投入金额逐年增长。
在研发团队建设上面,光大同创通过提供优良的研发条件、体系化的研发项目、搭建员工持股平台、约定技术保密和竞业禁止条款等多种方式,对核心技术人员进行激励和约束。光大同创核心技术人员均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
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光大同创研发及技术人员共计 103 人,占员工总人数的8.31%。其中核心技术人员有 2 名,在此期间光大同创的核心技术人员没有发生变更。
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和行业应用实践,截至2022年6月30日,光大同创已获授权的专利共 123 项,包括发明专利 16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6 项、外观专利 1 项。
此外,光大同创还通过知识产权认证、两化融合认证、FSC 森林体系认证、SCS RC 再生料循环利用认证以及QC080000、ISO9001、ISO14001、TS16949等认证,并荣获并获中知(北京)“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奖”、深圳市光明区“企业提速发展项目奖励”及“企业研发项目奖励”等奖项,全资子公司荣获湖北经信委科技厅“客创国内创新大赛三等奖(最具创新力奖)”、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绿色工厂”等荣誉称号。
据深企高质会数据,马增龙表示,在国产替代的产业趋势下,企业应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转化能力,国家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转型,在企业发展中,光大同创关注着全球与世界的未来,将“生态平衡”“碳中和”和“绿色环保”积极融入发展中,努力减少“生态创伤”。
同时,光大同创将环保理念及社会责任融入于产品研发及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ESG工作方面,光大同创于2022年加入SBTi,披露企业科学碳目标承诺,积极践行气候行动,现已通过第三方温室气体核查。
并且光大同创对主流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水足迹盘查认证;对于产品环保方面,已通过回收料认证、海洋塑料认证、森林体系认证等 。
可见,光大同创不断创新已有业务模式,将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理念融入服务过程中,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光大同创的经营发展之中,创造多方共赢的同时助推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

五、营收净利稳步增长,募资逾8亿元扩产增效加速产业化布局
得益于高质量的产品交付、持续创新的研发能力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团队,光大同创已经成为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企业之一,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逐年提升。
据招股书和2022年年报,2019-2022年,光大同创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64亿元、8.31亿元、9.95亿元、9.96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02亿元、0.88亿元、1.31亿元、1.15亿元,整体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情况良好,驶入成长快车道。
随着行业生产经验和技术成果的积累,光大同创在消费电子防护性及功能性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光大同创产品线不断完善、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
此番上市,光大同创拟募集资金约8.51亿元,其中4亿元用于光大同创安徽消费电子防护及功能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01亿元用于光大同创研发技术中心建设项目;0.5亿元用于企业管理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具体来看,“光大同创安徽消费电子防护及功能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主要是用于厂房及配套设施的工程建设并购置生产和辅助设备。建成达产后,将有效提升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扩大光大同创的生产规模、进一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订单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光大同创研发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主要计划购置2,300㎡研发中心并进行改造,引进一系列国内外先进研发与测试设备,配备相应的技术研发团队,实现光大同创技术研发及试验检测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新品类、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提供研发平台,进一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企业管理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则进一步通过优化业务支撑系统、构建ERP升级系统、研发PLM系统、制造MES系统、数据中心建设、文件加密保护系统、桌面云系统、HR管理系统等方式,实现多系统平台对接,以提升日常运营效率并增强光大同创生产链条的周转效率。
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对光大同创持续的业务创新与规模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募投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大光大同创规模化优势,推动智能化生产,改善研发环境,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实现系统互联互通,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切实增强自身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营业绩进一步提升,巩固核心竞争力。
今后,光大同创继续以“坚守绿色环保理念”,凭借技术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深耕专业特长领域,挖掘并满足客户需求,持续开拓行业布局,拓宽增长空间,提升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