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强 ,人类未来该何去何从 ?
神通广大 / 2023-03-13 20:08 发布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强人类未来该何去何从孙珺 配图:@视觉中国 ChatGPT这么火,不由让人忧思:人工智能的边界是否会继续延伸,直至产生类似人的创造力和共情力?美国马里兰大学卓越服务中心创始人和执行董事罗伯特·H.史密斯在新作《情感经济:人工智能、颠覆性变革与人类未来》里提出:人类原本苦苦追寻的思维能力正在被机器逐渐取代,当前“情感经济”正在萌芽,人类似乎正在进入一个人工智能优势衰减的“情感经济时代”。
何为“情感经济”?如果机器产生情感,人类未来该何去何从?人与机器协作共生的潜力何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珺
人工智能发展三阶段
“情感经济”特征已显露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已经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随着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开发的继续,伴随而来的担忧和争议也将一直存在:如果人工智能进一步产生情感,打破人类在创造力、共情力领域的“垄断优势”;如果机器全面压制人类智能的“奇点”真的到来……人类未来要去向何方?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专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进化虽然让算法拥有日益复杂的思维能力,但人的判断力、创造力、同理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八面玲珑,是机器暂时无法学会的东西。罗伯特·H.史密斯认为,随着人工智能(AI)的思考能力越来越强,人类智能(HI)反而不再强调思考的能力,而是倾向于强调感受和人际关系,这将推动“情感经济”的出现。在这种新型经济中,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将紧密合作,前者将负责更多的思考任务,后者将更注重情感。
要理解这种新趋势出现的原因,就需要考虑人工智能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顺序。概括地说,人工智能的智能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机械的、思维的和情感的人工智能阶段。
机械人工智能,指的是可以机械化、标准化做重复性工作。比如,汽车工厂里的造车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承担了机械性的工作,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就会大批被淘汰。机械人工智能促使“思维经济”出现,在这种经济形式中,消费者和劳动者都更加重视思考性任务,且从事的体力劳动变得更少。
人工智能“思维经济”的行业特点是:以思维任务为主,且能教会人们如何有效地进行思考。就比如现在大火的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它们试图通过执行思考性任务来增强人类的能力。反过来说,人类需要表现出更高的智能水平,即人工智能难以模仿的智能水平,才有可能不被淘汰。这也迫使人类不断地走上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领域:更多地关注情感和人际关系。“情感经济时代”由此开始萌芽。
简而言之,人类社会走过了体力经济时代,正在经历思维经济时代,目前,已经显露出情感经济的特征。关于“情感经济”将在何时变得比“思维经济”更重要,罗伯特预估的时间是2036年。
情感经济的本质:
强调“情商”和“同理心”
听起来似乎离自己有点远,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深陷其中。想一想,你发时是不是时刻表情符号在手?而表情符号诞生和普及绝非巧合,可以说是随着情感经济的兴起而兴起的。你是不是觉得表情符号比文字更能丰富地传递出情绪和情感呢?当你用表情符号表达思维时,其实,就是在追求以更快速且有效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再来看具体的工作。一位资深金融分析师说,他现在已经把技术性的工作任务交给了人工智能,自己则更专注于客户关系、客户渠道的维护以及服务后的担保。也就是说,这份原本需要高强度的思维分析工作,现在正在变得更加注重情感的维护。
我们经常遇到的客服也是一样,常见的问题已经转由聊天机器人回答了,人工客服则负责处理那些特殊的、超出常规范围的问题。为何要如此分类,就是因为专注于涉及判断力、创造力、直觉、情感、同理心和人际关系技巧的任务,是当前的人工智能难以完成的。
也就是说,在情感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可能成为思考的主力军,而人类智能将成为情感的主力军。随着机器被训练着开始“思考”,过去许多工作现在都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了自动化,然而,注重情感或情绪体验的工作却仍难以实现自动化,所以情感经济的本质就是强调“情商”和“同理心”。这一时期,人类工作中技术性的部分慢慢淡化,情感向的技能将进一步升级。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
未来的三种相处模式
那么,问题来了:情感经济时代之后呢?如果机器产生情感,人类未来该何去何从?
相信你在跟在ChatGPT聊天时已经感受到了:这家伙情绪稳定,知错就会努力去改,虽然答案有可能越改越错,但起码让人在聊天的过程感受到了愉快。据业内人士称,目前,很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机器人从语音中识别情绪的能力。
这样发展下去,往更深层次看,一旦情感型人工智能进入成熟阶段,人工智能可能打败人类智能。这就是雷·库兹维尔提出的“奇点”。罗伯特认为,届时,人类要么把人工智能变成人类的仆人(人工智能负责工作,人类负责休闲),要么与人工智能合并(例如,人类变成赛博格,即半机械人),或人类的存在变得无关紧要(例如,人工智能赢得了与人类的战争)。“超越情感经济之后,人类可能需要面对比情感经济更大的社会颠覆,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距离那个节点仍有几十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