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静环境
柴孝伟
/ 2023-02-28 06:40 发布
———约翰.邓普顿
邓普顿为什么能逆向调节情绪,除了思维行为系统本身因素,也是因为他常年呆在小岛上吧,他是55岁时移居到巴哈马小岛上,本来是想退休却没退成,就在小岛上操作基金,这一呆就呆了40年,活到95岁,这在岛上的几十年基金业绩年复利18%,比以前强很多。
放弃美国国籍、移居交通信息不方便的岛上,这个本身在投资中就属于少数派逆向行为,真的甘愿成为少数派后,却反而把自己投资中的逆向思维行为、逆向情绪调节做得更好,这个看来是“有形”(地理环境)、“无形”(思维行为和情绪调节)合二为一互相促进。也就是说,当你和大众在一起时,可能要顾忌许多因素,逆向并不那么容易做到做好,或者难以做到逆向反应果断,当你自身和大众不在一起时,考虑的其他因素就少了,逆向更容易做到做好。可见,邓普顿的逆向实际来之不易,这是以现实中的逆向独居为代价的。
那么这是不是个例呢,巴菲特也是如此,巴老离开纽约金融中心的时间更早,二十多岁时就回到奥马哈小镇了,一呆就是这七十年,不见分析师,没有研究员,找个助手芒格却物理距离2500公里,一个人呆在小办公室里读书思考,基本的电脑都几十年不配置,还一直不用智能手机,这和邓普顿的孤岛也区别不大吧。巴菲特的名言“大众恐惧我贪婪,大众贪婪我恐惧”,这种逆向思维行为、情绪调节,都是有长期物理有形环境支撑的。
这个不是光我看到的,那个2007年巴菲特晚餐竞赛获得者盖伊斯皮尔,和巴菲特共进晚餐后的六个月,也离开纽约华尔街,移居瑞士,开始了学习巴菲特营造大小独居环境的生活。邓普顿的侄孙女,也学他爷爷那样,选择偏僻的地方做股票场所。
独处的地理大小环境和逆大众思维行为情绪调节,二者互为促进。
施洛斯一直在纽约做股票,但他是让自己呆在壁橱大小房间里谁也不见,这算是注意物理小环境独处建设。我说过,格雷厄姆和施洛斯,实际上并不认为自己是在逆向,他们是在“四毛买一元”,这是很正向的逻辑呀,只是被外人理解为逆向而已。施洛斯是守正榜样,只是太守正了,所以和大众不一样被认为看作是逆向,比如劣币良币也是这种关系。大环境和小环境的远离大众,二者至少需要一个吧,这样更有利于“守正+”思维行为系统执行和“平常心”情绪控制系统调节。
就邓普顿而言,他本身并不是个喜欢离群索居的人吧,年轻时就喜欢去世界各地旅游,晚年一直做慈善事业,还因此成了英国爵士。在他而言,安静的环境更有利于他“守正”+“逆大众”的运用发挥。
格雷厄姆、施洛斯是守正,邓普顿也是守正,股市中做到守正也许很难,需要物理软硬大小环境的营造,这就形成了逆向的表象,这种逆向的表象又会辅助影响人本身,从而可以借此调节日常平常心情绪。但是,要记住其核心原点一定是正向的,只为学逆向,那是会走火入魔的。
四毛买一元为核心的五守正基础强大扎实后,自然会带有逆向的表象,从而可以借此调节日常平常心情绪。太极思想里也是阳中含阴的,守正越强大,越外在显示逆向大众,这是一种为合道而带有的反常(大众)。
或者做到邓普顿、巴菲特、盖伊斯皮尔他们那样的职业全环境与大众保持距离,或者做到施洛斯那样的小环境软环境与大众保持距离,股市守正基础职业投资者,这是必由之路,也是必然要付出的股市人生代价,想通后坦然面对。
总之,想要逆股市环境日常调节好平常心情绪,也是必须重视物理大小软硬环境建设,所谓清静环境,否则很难在跌宕股市中保持日常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