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加息靴子落地 预期仍将收紧货币 美联储誓与通胀斗争到底

余丰慧   / 2022-12-15 13:26 发布

50f03937859b711ce4137a9f49d0c704.jpeg

加息靴子落地,预期继续收紧货币,美联储誓与通胀斗争到底,华尔街依然战战兢兢,美股以收跌做出反应,后市仍如履薄冰,全球市场风险没有消融,投资者防风险意识不能松。


美东时间周三(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加息后,联邦基金利率升至4.25%-4.50%,使之达到15年来的最高水平。联邦基金利率是什么概念呢?即美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最主要的为隔夜拆借利率。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


这次美联储上调联储基金利率50个基点后,传导给市场包括公司、企业、个人经营者、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是:当前银行之间隔夜拆借价格就高达4.25%-4.50%,这些市场主体向商业银行借贷或者其他金融工具融资的最低利率(价格)将高于4.50%。同时,存款人到银行存款利率也将会大幅度增长,整个美国市场将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全市场资金都会以储蓄形式流回商业银行,从而最终回到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起到了收紧市场流动性的目的。


这次加息看点还不在这里,在哪里?在于美联储以及鲍威尔会后记者会上对未来加息的展望。这几句话太关键了:美联储鲍威尔称:“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没有价格稳定,就没有持续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我们预计持续的加息是适当的,以达到足够的限制性。”也就是说,明年继续加息,市场预期明年降息或者最少停止加息的预期彻底落空。


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3年利率料最高达到5.125%,2024年为4.1%左右。19位官员中有7位认为2023年利率高于5.25%。美联储决策得到了表决者的一致赞同。


美股闻讯收跌:周三,道指收跌142.29点,跌幅为0.42%,报33966.35点;纳指跌85.93点,跌幅为0.76%,报11170.89点;标普500指数跌24.33点,跌幅为0.61%,报3995.32点。


我一再强调美联储收紧货币对科技股的影响最大,因为科技企业对市场融资的依赖程度太高了!美联储进入激进加息通道,进入收紧货币周期以来,科技股跌成狗就是明证,说明这个预判是完全正确的。


这也是马斯克、贝佐斯、扎克伯格、库克等科技大佬一再呼吁美联储继续加息将会使得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危机的原因。马斯克刚刚又一次警示:美联储如果继续加息的话,经济衰退将会到来。显而易见的风险,在动荡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美联储不断加息的情况下,要小心债务。说明美联储激进加息使得这些科技大佬已经感觉到痛得不得了!


但是,这些科技大佬是站在自己行业领域、自己企业角度考虑问题的。美联储是站在宏观全局高度,对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进行全面分析思考后,来看问题与得出结论的。美联储目前对经济的判断是,激进加息确实对美国经济带来些许影响,但具体仔细分析,美联储激进加息与收紧货币,没有挡住美国的高就业率,没有挡住美国民众的高消费、疯狂购物热情,没有挡住美国企业民众的创新热情。美联储鲍威尔说:“紧缩政策的全面影响尚未显现。美国经济与去年相比大幅放缓。但劳动力市场仍然极度紧俏,劳动力供需状况将趋于平衡。指标显示本季度经济将温和增长。需要更多通胀下降的证据。FOMC继续认为通胀风险倾向于上升。”这与我本周前期分析完全吻合。


我当时分析,12月13日,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增长7.1%,低于预期的7.3%和前值7.7%,同比增幅创今年1月以来最低纪录,环比增长0.1%,低于预期的0.3%和前值的0.4%。虽然低于预期与前值,但是总体幅度有点小,此前也有国际投行预测会破7而进入6时代。同时,与美联储2%的通胀控制目标相比较相差甚远,高于5.1个百分点。假如11月CPI同比上涨低于7%,那么美股绝对狂喜。一句话,美联储官员们不会过早结束抗通胀行动。目前,美国的通胀率仍比2%的目标高出三倍多。


投资者必须明白与清醒过来,不能被本年度最后一次加息幅度小于前期而盲目沾沾自喜,最担心是CPI在未来重新反弹,最起码通胀是否本质性见顶回落需要更多时间观察,更多数据支撑,金融市场仍然藏着风险危机。对此,我已经再三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