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板块大涨8.16%,扬眉吐气的背后为什么很多人没看明白
纳吉爷 / 2022-11-29 17:36 发布
今天三大指数悉数大涨,已经是近期A股阴跌之后罕见的情景爆发了,这导致很多人一时都没有看明白,况且这幸福来得太突然还没来得及完全消化,而今天房地产板块超量级的大涨8.16%更是“喜出意外”,尤其这对于根深蒂固把房地产行业理解成“房住不炒”的逻辑下,这种上涨就显得有点接受不了了。
A股的久跌必涨尚且能够解释这种A股井喷的场景,但是地产能够如此的放马奔腾,总要有个理由才好,要不定式化的“房住不炒”观点又如何与大涨的8.16%对上号呢?
其实,熟悉咱们的知道我们在之前讨论过房地产的问题,前两天从房地产板块会不会成为一匹黑马一直追问到新五条再输氧气,房地产板块还不反弹吗?这样的质问,今天地产板块大涨反而也算是对得起咱们对地产板块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地产行情的这次回归,逻辑上还是正确理解了“房住不炒”的结果,甚至近几天政策的多项落地也是为地产业摆正位置的努力。我们讲房住不炒,这肯定是对的,但是在遏制炒作的势头下也不能忘记地产说到底是为我们服务的功能,这一原则不能被抹杀了,甚至也不能轻易去撼动它,因为大多数人70%的财富是在这里面藏着的,如果它发挥不了正常的服务功能,反而成为市场流动性的强力抽水机,那它对于金融系统的稳定可就是不小的风险了。
我们看证监会的5项措施,包括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公司再融资等,这些措施的落地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对前期调控地产行业手段上的纠偏,怎么理解我举个例子,比如F卖产品很赚钱,而且该产品还能形成二级市场进行再转卖,Z是市场的管理者他可以从F和二级市场身上收取相关税费和手续费,一时都过得比较好,但是产品本身是衣食住行类行业关乎民生,因此Z就决定对F进行各种限制,比如说融资。
F的产品需要融资,因为传统运作一个地产项目起动资金占20%需要自己掏,然后买地拿到四证才能去银行贷款,剩余的40%-50%来自于房屋预售,到这里整体项目才能顺利完成,但是融资限制之后,地产企业就只能到海外去融资,这里就增加了汇率的风险,大家想想近三年来人民币的走势如何,比如你原来是1:6借的钱,但现在汇率变成1:7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房企的负债增加了,如果房企此时大搞促销卖房子还债,这又会影响当前国内地产行业的市场稳定,也不行。
如果不搞这一套,房企就会挪用其它地产项目的资金来救急,但是就会影响到在建项目的完工,导致销售端很多人钱交了住不上房,这才有了后来的保交楼的话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性问题。
咱们简单说,如果融资还在国内呢?至少它没有汇率风险,地产行业的服务功能就不会失灵,保交楼就会推进,可能造成的金融性风险也相对可控,更重要的是相比现在也不会引发更大的国际性信用的问题,这一点更重要。那么在经历了银行信贷,债券融资等方面给予的地产行业的支持之外,5项措施的进一步出台,则说明管理层想明白了这当中的逻辑。
受益于以上的有力措施我们看地产业信心有明显的提振,板块估值也得以修复,市场对于地产能够提供的流动性功能有了充分的理解,甚至地产股的大涨还盘活了白酒板块、厨房电器、房地产服务业、建筑业,更是对银行业绩的修复有直接的乐观支撑,这一点我们在今天的板块表现上都可以找到直接的证据:
过去,地产对GDP的贡献占24%,这个地位是当然的首席功臣,曾几何时,一度市场也有认为“移动的房地产”新能源车行业可以替代传统的地产业老大哥的位置,因为前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跨越地理空间的限制,直达地球任何一个有路的城市,但是全球竞争意识,技术保护壁垒以及市场准入安全意识逐渐兴盛的背景下,恐怕新能源车的发展预期要重新定义,因此地产业的作用被再次唤起。
而对于地产业的底牌是,你可能未来不再是贡献最大的行业了,但是因为你的底盘太大,你绝对不可以成为破坏的力量。
因此,地产板块的大涨是有情可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