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大师的特点
柴孝伟 / 2022-11-09 06:53 发布
———格雷厄姆
在股市沉浸时间长了,对一些股市名家和他们的书籍都会有些比过去更深的感悟,我更崇敬格雷厄姆,格雷厄姆是把自己几十年中不同阶段的股市感悟,都编写成书,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的探究精神和已到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境界;对于巴菲特股东信,佩服巴老的一路历程,他的安全边际与传统优秀公司融合实在是青出于蓝,简练幽默出了许多经典名句,唯一觉得可惜的是股东信是针对商业伙伴的,有着一定的狡黠存在;施洛斯的访谈,感觉就是两个字:太实在;对于霍华德马克斯的书,也是少有能一气读下去引人思考的,他的《投资最重要的事》是根据多年来的备忘录整理提炼,备忘录本来就是他平时有感而发的股市感悟,多是纯粹内心理论领悟和思索,整理成书后保持了原味却又多了系统性条理性,人称“降龙十八掌”确实不为过,确实值得连巴菲特也去连读了两遍。
但是,我觉得即使这几本都是好书,也是必须有顺序来读的,顺序错了也是有坏影响的,比如初学者和我这种补基础课者,最好是多读格雷厄姆经典,有助于打好守正的深厚根基。而巴菲特的股东信,前十几年的信适合打基础者,后面属于融合型实际还不宜多看,否则很容易搞乱股市思维框架。霍华德马克斯的书,也是更为适合守正基础已经深厚者,之后在建立自己的“守正+出奇”思维行为框架时,那一定会给人很多启示,霍华德高人的一席话,胜悟很多年,建立股市融合思维框架本就是最难的事,既要保持框架根基正确,又要符合自己的能力圈发挥特长,霍华德马克斯的融合探索和过程心声都是十分有益的,怪不得多位股市名家都去争相点评他的书,因为大家最终都在走入“守正+出奇”的各自融合框架塑造中,霍华德说出了大师们的思索和心向。但是,我目前是在深厚股市五守正补课,却是不敢多看霍华德马克斯,并且有些感觉他在出奇思维上更显眼,在守正根基似乎不如巴菲特那般深厚,当然,这只是看他书的感觉未必对,从经历看,也确实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那样,经历过十几年格雷厄姆纯正守正根基理论实践训练,霍华德马克斯的守正根基没巴菲特深,出奇探索上倒是有些超出了。
目前,我还是老老实实继续多学习关于守正思维方面理念吧,当股市守正基础深厚后,也是会有“守正+出奇”融合的思维行为框架建立过程,那时霍华德马克斯关于股市守正出奇融合思维框架的感悟,再要多学习吧,那时再多些守正出奇如何融合的思索。
股市至少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做的事在想得东西,前人基本上都是有做过的,学习他们的探索经验是有益的,在大师那里学几小时,确实有时胜过自己悟几十年,但也因为股市各种名家众多,反而很容易错失轻重顺序,不利于正确投资思维行为框架的建立,这才是股市大众的遗憾,就像格雷厄姆这里所说的“股市常常有些不为特点不为大众所知”。
格雷厄姆对股市是看得最清楚,他这句话也是这个意思,入门只要学到看似简单的守正思维行为框架,初学普通人就可以取得令人尊敬的投资业绩,但若想在守正基础上有所出奇,那就大不一样了,需要很多年长期实践,更是需要少部分人才具有的智慧(比如霍华德那样的感悟智慧),融合不好时甚至还不如单纯守正者。简单说,格雷厄姆意思就是,做好简单守正就能让人过得很好,想“守正+出奇”那就是亚当夏娃吃苹果了,再也不会在股市无忧无虑了。
当然股市五方面守正也不容易的,三大弊端(呆笨缓慢、错过99%牛股、日常生活不节俭就没学好安全边际),一个比一个难做到,但是胜在思维纯粹归一。到了我这个年龄,才明白即使再难做,也必须去做到必须做好股市守正,因为它是正确思维行为框架的根基,股市思维行为框架即股市命运。做不到日常生活节俭,注定将来某时会在股市被套。守正根基做不好,最好不要去融合出奇,研究股市出奇要慎重,至少先后顺序至关重要。
牢记
投资系统(商业模式):
买价按资产折扣+分散原则适度集中+五类好生意+好时机;
情绪系统(企业文化):
使命感(理念):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值;
愿景:股市职业生涯中,长期坚持事前正确的系统理念,以错过99%股市牛股为宿命代价,完成十九个左右资金净翻番;
价值观(金钱意识):理性,企业清算思维,进阶,复利,自得其乐,呆若木鸡,守缺有憾,敢后信先,种田种树,顺其自然,能熬,平常心,平常心三难点,智慧,本分,风格习惯,德才兼备,三奇迹化解负面情绪,两套知识体系经纬系统日常构建,唯谦保吉,错过99%的牛股是我们股市宿命,能耐,锚定正确参照点,“自寻悲催+喜欢呆笨”是赢家方向,现实本质长期主义者乐悲逆向调节(现本长逆),降低预期,预测押注三前提,远离两类杠杆,象背台风眼,股市宝山四重宝,倒推复利本金,少数派,守正信仰,睡好觉,十九番守正复利平常心部队,三控制,莲花的距离感,我不知道派,股市思维行为框架即命运,守正基础不能有蚁穴缺点 , 守正可得五益避五错有两弊端,股市不被套的秘诀是日常生活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