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日本经济困境:货币贬值,贸易逆差严重

黑郁金香   / 2022-08-08 13:33 发布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兴

  据日本财务省此前公布的贸易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五月份的贸易逆差为2.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00多亿元。自从1979年以来,这个数字只比2014年一月的2.7万亿日元稍低,为日本历史上第二大的贸易逆差数额。另外,日本的进口数额已连续三个月创下纪录,原因是石油等原材料价格飙升,加上日元持续下跌。报告指出,日本五月份的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8.9%,至9.6万亿日元。按类别来看,石油增长了147%,煤炭增长了267%,液化天然气增长了154%。与之匹配的是,虽然日本在同一时期的出口量增加了15.8%,达到了7.2万亿日元,主要是用于向韩国出口钢材,和向美国出口矿物燃料,但这个数字仍远低于进口总额。据新华社报道,日本财务省于四月二十日发布的初步数据表明,日本2021年4月到2022年3月,这一整个财年的商品贸易逆差达到5.3万亿日元。由此可见,日本现在的贸易逆差已经十分严重了。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型国家,贸易逆差连续出现10个月,主要原因还是原油价格的飙升,日本所需的原油基本上都依赖于进口,资源对外依赖度占比80%,不少重要能源对外依赖更是超过90%,日本原油和煤炭自给率均没有超过1%,天然气自给率没有超过5%,自2021年以来全球资源商品价格持续上行,能源价格因俄乌冲突涨幅更大,布伦特原油价格2021年涨幅超过50%,2022年过去三个月布伦特油价涨幅38%,两年油价翻倍,日本财务省统计数据也验证了这点。大宗商品价格的价格的飙升,是日本持续出现贸易逆差最重要原因。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让日本耗费了更多的外汇储备,造成了贸易逆差增加,对当地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的效应,对居民消费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日本货币的贬值太快了。根据官方数据,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已降到24年来的新低,6月22日,达到1美元兑136 日元的汇率,此前自1 月初以来已经下跌了14% 。这主要是由于日本央行“反其道而行之”,日本央行并没有像其它国家那样采取加息措施,而是坚持了它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并且拒绝提高利率。日本银行宣布,将其利率维持在-0.1%,即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为0.2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0.75个基点至1.50-1.75%的目标区间,以此来遏制严重的通胀。上个季度的通货膨胀令市场感到震惊,也让美联储不得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危险。除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通胀外,俄乌战争还引发了成本型的通胀。但是,他们不得不正视这个现实。美联储杰伊鲍威尔说,尽管央行没有在试图引起经济衰退,但现在平稳的“软着陆”已经很难了。大部分国家的银行都在追随美联储的脚步。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家们预计,到了12月,欧洲银行的存款利率将会从负0.5%提高到1.25%。英国央行也决定提高利率,但是由于加息程度较低,因而被指责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很微弱。

  不过,日本央行并不认同这种趋势,对此也不以为然。因为日本认为,经济的基础需求依然很薄弱,不足以紧缩货币,与其它国家不同,日本银行认为通货膨胀会是暂时的,在30年的经济停滞后,日本相信:工人们不会再要求增加工资,如果企业不得不增加进口商品,却不能提高零售价,那么它们的利润空间就会受到压缩,他们的回应往往是降低工资成本,这个行为从而导致通货紧缩,而非通胀。此外,日元的贬值也会使日本的出口增长。回顾日本的发展,日本经济的飞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的汽车,纺织品,芯片等产品的出口增长。这种货币贬值被看作是“日本制造”重返市场的一个契机。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对贬值感到高兴。尽管消费者通胀率大致符合日本央行的目标,但一些商品的价格增长比其他商品更多,特别是食品,其价格波动很大。由于日本上议院今年7月的选举即将到来,这种情况使日本央行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上周,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被迫收回了他关于“消费者会容忍价格上涨”的说法。此外,由于许多企业不再在日本国内生产大批量商品,而是将产业链转移至其他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日元的下跌能否像过去那样大幅促进出口也变得令人怀疑了。黑田东彦认为,“最近日元快速贬值,增加了前景的不确定性,使企业计划制定变得困难,这对经济是负面的影响,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其他国家都在担心通胀,日本则十分希望通胀的到来。通货紧缩是指通胀率为0或为负,在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数量减少时,人们的收入会减少,购买力会降低,从而导致通货紧缩。但长期的紧缩,会使人们的购买欲大幅降低,从而降低投资和生产,再造成更高的失业率和经济衰退。通过“量化宽松”来提高货币供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

  日本从90年初开始,名义GDP长期止步不前,首相安倍晋三在2012年上台后,为了刺激经济,提出了“安倍经济学”。“安倍经济学”的主要核心有三点,超宽松货币、灵活财政、结构改革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战略。在“止步不前的二十年”里,通货紧缩是日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日本物价指数长期在零点徘徊。安倍希望通过“超宽松货币”,即利用海量货币推高通货膨胀,但这一愿景始终未能实现。

  另外日本出口额远小于进口额的原因不仅在于日本能源匮乏、对外需求庞大,也在于自身出口能力的下降,原因就是日本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汽车行业,再也没有以前的统治力了,在中国,美国两大市场,日本汽车失去了霸主地位;在新能源与燃油车的争斗中,日本汽车业更是在面临可怕的产业替代。在日本本土,2021年10月份,本田销量跌幅近50%,实力最为强劲的丰田跌幅亦达42.2%。在中国市场,本田的销量下跌同样超过三成。

  很多人把日本汽车的销量下跌,归结于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导致的。但数据并不支持这一点:因为日本车的销量在下滑,但在中国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却持续增长,10月份同比增长超过140%,特斯拉与比亚迪等新能源电动车在中国的销量,超越了同价格档次的所有燃油车。许多电动车也开始出口到日本和欧洲,日本人定制的赛道,开始出现了其他更有实力的玩家。另一方面,日本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行业的表现上,也并不如意。在燃油车时代横扫全球的丰田,在2020年只卖出去1.1万辆电动汽车,全球占比不到0.6%。到了2021年,在1-11月中国新能源轿车销量排行榜上,前20名里,没有一款日系车。2022年3月份,本田的讴歌还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的汽车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一旦选定了一个行业,就会将所有的技术都玩明白,从而达到垄断整个行业的目标。这种战术,自然是有优势的,可以让自己在全系统中占据优势。但这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很容易陷入自我封闭。作为行业中强大而稳固的利益集团,对外部创新的封锁,对内部的严格控制,让所有的公司,都成为了固定的产业链一环。这种对行业的掌控,其实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掌控越强,就越难以放弃既有的地位,不愿改变格局;另一方面,如果强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有人愿意参与到这个行业里来。日本正在全力研发“氢能电池”,而中国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公司则在积极开发“三元电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为什么?因为日本人要做一个完全的垄断,他们要把整个产业链上的利益都占据,不让别人知道他们的技术,也不想让别人有太多的机会。

  这种战略选择其实不完全怪日本人,是客观因素决定的,日本国土面积小,人也不多,加上资源匮乏,以上种种条件都决定了,他们无法通过前端的材料资源和后端的市场资源来取得产业优势。所以,对日本人来说他们没得选,只能全压在产品研发上,技术立国是日本的国策。在技术立国的思想指导下,日本只能选择了搞技术垄断。

  但与此同时,他们低估了新能源行业的多样性,也低估了他们对手的选择。最终,不管日本选择了哪一条道路,其他对手都会选择另一条道路,以免被日本人扼杀。但由于日本的选择也并不是每一次都是明智的,它押注的越大,到时候一旦失败,也就会输得越惨。日本这一次贸易逆差的增大,加上货币贬值,通货紧缩,也表明了日本当下的困境,确实,日本由于国情原因只能这么做了,但这种做法也还是在饮鸩止渴,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它的经济形势,未来日本的结果怎样,我们还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