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何尊

王志强   / 2022-05-30 19:35 发布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金石家,山东潍县(今潍城区) 人。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强记。青少年时随父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进士。此后10年间,一直供职翰林院。居京时他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而尤酷爱金石文字的搜集与考证。曾向当时著名学者阮元求教质疑,并与何绍基、吴式芬、李方亦等许多金石学者互相切磋。他不惜巨资搜集文物,仅三代、秦汉古印一项,就有7000余方。咸丰四年(1854年)返归故里,不再为官,专心致志从事金石研究,到处购求文物,每得一器一物,必察其渊源,考其价值,解奇释疑,一丝不苟。他收藏的文物青铜器最多,其中的毛公鼎,驰名中外,最为珍贵。此古器内壁铭文多达497字,俨然一篇《尚书》典诰文字,极为罕见。所作毛公鼎考释,对于解决西周时期的有关历史问题,也有重要的参考何价值。他藏有商、周古钟11件,取其整数,因而称“十钟山房”。又因集有三代及秦汉印7000余方,名其楼曰“万印楼”。此外,还有商周铜器235件,秦汉器物80余种,以及秦汉刻石、各种古钱、陶、瓷、砖瓦、碑碣、造像、古籍、书画等精品达万件以上。陈介祺还善传拓,自称“经年累月,椎拓不休”,认为金石器物,“不精拓,则字失神”。其传拓,既有“藉此以传古人”的用意,也为稻粱谋的一种手段。其为人写字、作画、治印,都有此种考虑。如其所说,“寒士以刀笔生活”。尽管如此,陈介祺在金石学领域里的不懈努力、不息探求所作出的成绩与贡献,为上个世纪乃至于本世纪的金石学研究,做了良好铺垫。陈介祺能书、善画、精治印,三者作品多蕴涵浓郁的金石之气。为师古印笔法,其一生集藏了三代及秦汉古印万余方,辑成《十钟山房印举》一书问世,计194册,对后世印学研究产生巨大影响。又藏封泥575方,吴式芬藏271方,二人同辑,得有《封泥考略》十卷书的问世。此书为封泥研究的最早专著,对书中拓显的封泥文字均加考释,对研究秦汉文字、官制、地理等,也有参考价值。另著有《簠斋藏古目》、《簠斋传古别录》、《簠斋古金录》、《簠斋金文考释》、《簠斋藏镜》等十余种,还有后人辑的《陈簠斋尺牍》,也保留了丰富的学术资料。未曾发表的著述手稿十几种,1964年由其后人捐献给国家。他的大量文物和著作,为后人进行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书法主宗北碑,并从金石彝器中汲取养料,形成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陈介祺认为:“取法乎上,鐘鼎篆隶,皆可为吾师,六朝佳书,取其有篆隶笔法耳,非取貌奇,以怪样欺世。求楷之笔,其法莫多于隶。盖由篆入隶之初,隶中脱不尽篆法,由隶入楷之初,楷中脱不尽隶法。”他早年对金文、小篆、隶书用功很深。中年后以篆隶笔法参合金文结体,来写楷书,风格独特。如果说陈簠斋为清代私人第一藏家,一点也不为过。其收藏品类涵盖青铜、碑碣、古砖、泉笵、陶文等领域,其所著《十钟山房印举》、《簠斋金石文字释》等成为后人考证之重要依据。本刊陈簠斋藏砖拓本,现藏国家图书馆。以汉、魏晋时期为主,砖文或为年号或为地名,或为吉语颂祝之词。文字砖书体方圆兼备,方者峻厚朴茂,圆者宛转流畅,尤见古人匠心,洵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