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市下如何“活血化瘀”?
纳吉爷 / 2022-04-26 16:43 发布
今天一早小区群里发来通知,要求做核酸检查,既然要求那咱就积极响应,因为消息上说“有疫情隐匿传播一周,涉多条传播链”,想来用排查的办法跑在传播链的前头,尽早筛出来也说得通,但是等我回来时发现我家小区的一个出口又封堵了,问了一下看门的师傅,有疫情吗?师傅说咱小区倒是没有,只是按上头指示,减少人员流通。
以上的场景,可能很多人都经历过,但是这个场景又容易引起一些深入的思考:
比如我所在的区域,街道、小区既不是高风险,也不是低风险,为何还要限制出入自由呢?再者 ,个人绿码也有,疫苗三次也打了,为什么防疫的措施和手段和没有做任何防御时的情况一样呢?
这里的思考只能导向一个方向:就是防护的手段是升级的,但是这个升级并没有让我们轻松多少,反而是变本加厉,不确定性是增加的。似乎这种“不确定性”又是建立在“有可能所有人都是病人”的逻辑上,因此限制出入自由就成了一个非常正确的“手段”,但是,病人是不可能清零的,逻辑上就可能进入一个死循环,手段也可能变成一个常态,从而对经济市场的基本面造成深刻影响。
基于这样一种死循环,就使得我们前期的所有“好成绩”容易被抹杀掉,导致经济活跃度出现“心理”上的停摆,并影响市场恢复的信心,今天市场的情况,就不用多做描述了,有的人跑的时候,鞋都没穿上。
当然,谁都知道,以上这一切都会过去,因为时间是不受人类支配的,也幸好不是人类支配,所以终究会过去,那么在熊市中如何“活血化瘀”呢?
我认为有几个要点:
1、你要问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
2、你要有足够的后备资金;
前者是再次问自己,是不是闲钱,如果入场的资金已经损失10%,能不能承受,如果50%能不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那么离场也不要犹豫。
如果本金都损失了,那么等市场反弹时,你又没有后备资金跟进,那你仍然在回本的路上非常吃力,所以这里要强调要有后备资金,资本市场里有一句俗话,叫在“熊市中,别和一个有足够后备资金的人斗法”,为什么?就是你熬不过冬天,可是人家却能够春暖花开,笑容满面。
3、市场是有周期性的
成长股和价值股分属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创业板里拥有众多的成长股,创业板指数今年以来最大跌幅已经达到35%以上,不但领跌内地股市,还领跑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跌幅榜第一位,这也说明市场开始出现周期轮换,牛市中成长股往往表现出色,而熊市中价值股则有更好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收益稳健,今天在经历了第二轮下跌后,我们看消费板块,白酒、医疗,地产在熊市中表现了不同的收益能力,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刚性需求的消费板块它的“保底”思维也就相对更强一些。
简单总结就是,所谓熊市就是主力资金之间也开始资金出逃,因此就出现市场再次探底的现象,并进一步寻找支撑位,当前大盘已经跌破2900点,创业板短期震荡下行的可能性较大,成长股板块开始正式向价值股转换,而中线应该多关注低估值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总之一句话,决定你最终成为市场中少数获胜的那个人,不是你决定的,而是你的资金量和承受能力外加踩对了周期转换的时机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