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政策底逐步明朗,低估值、低持仓、低位置品种的优势将持续显现!

研报院   / 2022-03-17 14:07 发布

政策底逐步开始明朗化,“三低”低估值、低持仓、低位置品种的优势将持续显现!

浙商证券指出,3月16日金融委专题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政策底逐步开始明朗化。展望后续,可进一步积极跟踪经济企稳的信号。

当下配置策略可从2019年至2021年的“三高”配置思路转向2022年的“三低”。针对“三低”,主要有稳增长和新成长两条线索,其中,稳增长为主,新成长为辅。其一,稳增长链中优选大市值龙头,涵盖地产链、出行链和国企改革;其二,新成长链中挖掘小而美,涵盖国产替代、新能源+、国防等。

1)政策底显现,三低荡双长

3月16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研究了相关问题,包括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企业、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浙商认为,金融委专题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政策底逐步开始明朗化。展望后续,可进一步积极跟踪经济企稳的信号。

围绕“三低”,荡起“双长”。展望2022年,在宏观变量清晰化之前,“三低”低估值、低持仓、低位置品种的优势将持续显现。

逻辑上,今年国内外宏观环境不同于2019至2021年,一则国内仍处稳增长窗口,二则美联储加息周期临近,两大宏观变量或到三季度逐步清晰化。在此背景下,可从2019年至2021年的“三高”配置思路转向“三低”。针对“三低”品种,主要有稳增长和新成长两条线索,其中,稳增长为主,新成长为辅。其一,稳增长链中优选大市值龙头,涵盖地产链、出行链和国企改革;其二,新成长链中挖掘小而美,涵盖国产替代、新能源+、国防。

总体来看,前期超跌叠加财报驱动,随着市场预期修复,市场进入反弹窗口。逻辑上看,一则,宏观视角,4月是美联储加息预期的边际缓解窗口;二则,中观视角,2022年一季报预告的陆续披露有望提振市场情绪。短期触发因素在于,3月16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与此同时,美联储首次加息或将靴子落地。

2)各行业观点汇总

大消费行业整体看,基本面角度,优质消费品龙头资产呈现出显著的α性,市占率加速集中,依然呈现出较强的成长性;估值角度,消费品龙头资产从2021年2月调整至今,定价体系已经处于历史偏低位置,大部分处于2018年以来20%以内的位置,政策一旦见底后,超跌的优质消费品龙头弹性会更加明显。

纺服板块市场观点此前普遍担心3月疫情造成零售端负面影响以及4月国货品牌高基数问题,但浙商认为板块内包括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以及运动时尚比音勒芬全年以及长期增长逻辑清晰,短期估值已回调接近2020年疫情前后水平,叠加今日特步年报业绩会率先对Q1流水给出30%+高速增长预期,侧面体现龙头品牌景气度短期及长期仍远好于行业平均。

银行板块前期银行板块调整主要是市场担心稳增长力度不足,有衰退风险。但浙商证券坚持认为稳增长力度将加强,中期主线非常明确。当前政策表态鲜明,预计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出台验证观点。坚定看好银行板块,稳增长=稳市场=买银行。

化工板块近期油价大幅回落,利好基础化工尤其是精细化工成长股。欧洲降低俄罗斯能源依赖,天然气价格大涨化工巨头开工受损,成本面临短中期压力,市场份额或将下降。利好欧洲产能占比高的化工品,如MDI、维生素A和E,蛋氨酸等。

新材料方面材料投资支撑稳增长,管网投资前所未有重视,是确定性受益方向,管网投资底部反转机会,关注管材及管网信息化公司。

交运社服若防疫措施放松后出行需求迅速反弹,航空、酒店、机场业绩可修复;疫情下航空供给增速放缓、酒店供给出清,若需求反弹后出现供需缺口,有望量价齐升,涨价预期下航空、酒店利润弹性较大。

医药板块2022年开始在疫情防控动态变化下,国内新冠检测、抗疫药物研发、全球参与程度加速推进,医改政策持续深入,浙商认为:疫情防控供应链+医药制造大概率是贯穿全年的医药投资方向,考虑医改的推进,我们认为医药上游、制造产业链仍然有望是弹性最大的方向,如果叠加新冠药物供应机会,可能弹性更大。

新能源车短期上业绩确定性备受关注,基于22Q1超预期线索,在电动智能上获得明显增量的领域表现会较好,关注两个方向,特斯拉产业链和智能化。

电子方面新能源+产业链全年供需偏紧趋势确定,消费类产品在经历21Q4-22Q1库存调整期后进入阶段性备货旺季。展望亮点,2022年有产业增量逻辑核心聚焦于底层国产化、电车智能化、能源半导体3条主线:底层国产化——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及材料国产化加速;电车智能化——驾驶智能与座舱升级;能源半导体——全年维持供需偏紧趋势。

 1.jpg

资料来源:内容均来自券商公开研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