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中和抗体和疫苗作用下降,口服特效药有望成为对抗新冠流感化的杀手锏!

研报院   / 2022-01-18 10:50 发布

中和抗体和疫苗作用下降,口服特效药有望成为对抗新冠流感化的杀手锏!

近期Omicron突变株在非洲、美国、欧洲等地迅速蔓延,疫苗针对Omicron有效性降低,当前急需有效药物进行防治。民生证券认为,口服小分子化学药给药便捷,成本低廉,而且药物作用靶点明确、高度保守,对多种突变株具有潜在抗病毒活性,可能成为对抗新冠流感化的杀手锏。

1)中和抗体和疫苗作用下降,口服特效药有望成为Game Changer

回顾百年流感(1918-2020)历史,真正让人类社会免于流感影响的手段是“流感疫苗+口服特效药”的“防+治”组合,尤其是口服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等)的出现,让人们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只需自行服药、简单防护即可保持正常的社会活动。从防治范式上来看,“新冠疫苗+口服抗新冠药”也是更优的选择,更方便、社会成本更低,类似于“流感疫苗+奥司他韦”。

华创证券认为,新冠疫情防治演绎至今,仅依靠疫苗无法完全阻止病毒传播,口服特效药是最终让人们免于新冠病毒感染恐惧的关键、是终结疫情影响的最后一块拼图。相比于注射抗病毒药物,小分子口服抗病毒药物优势明显:

①口服药给药便利、方便医护和患者使用,轻症患者自行居家服用,是社会成本最低方案;

②靶点保守,对变异病毒仍然有效;

③容易生产放大,常温存储运输,可快速实现全球分发;

④生产成本和价格均远低于抗体药物。

2021年全球新增新冠患者约为1.8亿人,假设口服药物每疗程单价分别为500/300/100美元,对应市场空间分别为900/540/180亿美元。当前全球患病率为0.31%,若患病率下降到0.15%或者上升到0.45%,则对应市场规模分别为450/270/90亿美元、1350/810/270亿美元。

2)辉瑞和默沙东口服新冠药有效避免新冠重症的发生

①Paxlovid是有辉瑞研发的治疗新冠的口服特效药,是由300mg的3CL蛋白酶抑制剂nirmatrelvir(PF-07321332)与100mg利托那韦(Ritonavir)组成的复方制剂,患者口服给药,每日2次,持续5天。

EPIC-HR临床试验显示,Paxlovid与安慰剂相比将住院/死亡风险降低了89%(0.7%vs6.5%,症状出现后三天内治疗患者)和88%(0.8%vs6.3%,症状出现后五天内治疗患者)。治疗组没有患者死亡,对照组有12例(1.2%)死亡。

与安慰剂相比,Paxlovid将病毒载量降低了约10倍(降低了0.93log10拷贝/mL,n=499),表明对SARS-CoV-2具有强大的活性。

体外试验体数据显示,Paxlovid的主要抗病毒成分Nirmatrelvir对Omicron变异株有效。

②Molnupiravir是默沙东研发的治疗新冠的口服特效药,是一种能干扰病毒复制的核苷类似物。

FDA的紧急使用授权是基于此前完成的MOVe-OUT临床试验,在这项针对中轻度非住院患者的研究中,Molnupiravir与安慰剂相比降低了30%的住院/死亡风险(6.8%vs9.7%),治疗组没有患者死亡,对照组有9例患者死亡(1.3%)。

3)国外口服新冠小分子药供不应求,国内即将开展首个III期临床

根据美国政府每周公布的新冠药物的分发情况,新获批的辉瑞和默克的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在美国的分发量在上市5周后分别达到16.5万和70万疗程,放量速度远超中和抗体,且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国内口服新冠小分子研发方面,1月13号张文宏发文表示其正在为即将进行的中国自行研发创新的新一类口服抗新冠口服药物的临床研究准备。国内多家药企已经布局了多款口服抗新冠药物,处于不同的临床开发阶段:

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君实/旺山旺水的VV116已进入临床研究,并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EUA;

歌礼、先声、众生等公司的口服3CL抑制剂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有望在未来6个月陆续进入临床。

直接抗新冠病毒口服药物主要是聚合酶抑制剂(RdRp)、蛋白酶抑制剂(3CL)两种机制,各公司研发进展整理如下:

 2.jpg

资料来源:内容均来自券商公开研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