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学派”和“我不知道”学派
柴孝伟 / 2022-01-16 06:47 发布
“自信”是描述“我知道”这一学派成员的关键词。
相反,对“我不知道”学派来说,关键词(特别是在应对宏观未来时)是“谨慎”。这一学派的信徒普遍相信,未来是不可知,也是不需要知道的,正确目标是抛开对未来的预测,尽最大努力作好投资。
作为“我知道”学派的一员,你对未来侃侃而谈(说不定还会让人做笔记)。你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观点而受到追捧,被人们奉为座上宾……特别是在股市上涨的时候。
加入“我不知道”学派的结果更加复杂,或者很快你就会厌倦对朋友或者陌生人说“我不知道”,或者不久后亲戚们也不再追问你对于市场趋势的看法,你将永远体会不到千分之一预测成真以及被《华尔街日报》刊登照片的乐趣。另一方面,你也能避免所有的预测失误以及对未来估计过高所带来的损失。
————霍华德.马克斯
霍华德目前是20多亿身价美元富翁,比巴菲特小16岁,巴菲特日常爱看他的文字备忘录。
他这段话谈了一个股市大众普遍性的日常问题:对于未来,你是“我知道”学派,还是“我不知道”学派,两个学派人士的日常表现和未来结果。
对于未来,对于我们的另一个股市对手“未来先生”,霍华德这个思想与行动都俱优的大师,早已看透和有了描述,早已有了总结。
股市中人,是日常可以分为“我知道”派和“我不知道”派的。你是哪一派呢?你相信哪一派呢?
“我知道派”,“自信”就是他们的标签,日常做派和口头禅就是“我知道”未来会怎样、市场会怎样,经常对未来如何侃侃而谈,粉丝无数,被奉为高人,预测正确的事例成为高人光环(对预测错误的绝口不提),财经媒体也经常采访照片。
“我不知道”派,“谨慎”是标签,认为未来是不能确定肯定的,投资成功也并不需要这种确定和肯定,投资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和抓住“现在”,如果要对“未来”预测,就是“三种可能”(首选,次选,三选)的说法,总是模棱两可,让人得不到肯定的答案,不能令人满意,过去的朋友和亲戚们也就慢慢不再追问你对市场或未来的看法,没有了做“高人”的乐趣,但却避免了重视预测带来的失误,提高了投资胜率,避免了对未来乐观带来的损失。
怪不得巴菲特爱看霍华德的日常备忘录,霍华德讲述的股市这两种人太有普遍性了,说得很形象。
看完这段话,我也是感受颇深,我这些年实际上,就是从“我知道”派转向“我不知道”派的过程,这些基本上就是“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的形象描述。
我是2002年开始每天做股市股评,常年在股市指点江山也被奉为高人,34个月前开始写文反思投资,当时就是写了一百篇从不同角度带有“谨慎”一词的文章开始,标志走向“我不知道”派的。别人再问我几次对市场未来的看法,我说不知道,或者说有几种可能模棱两可,时间长了那谁还理呢,或者认为水平不行,或者认为对别人有看法不说,关系不行或心胸不行,这个双方不好明说也不好解释,因为是股市基本认识问题(知道派和不知道派),即使解释了也没用,还会让人半信半疑,隔阂产生还没办法补掉,他们的认知一直是“我知道”派的,大家对股市的基本理解认知已经有不同了。我也是从朦胧到清晰地越来越知道,我应该说“我不知道”、“有三种可能”,这不是个案看法问题,而应该是让自己养成要说“我不知道”、“有几种可能,边走边修正”的思维行为习惯问题,市场和公司未来这两个领域实际是一样的,都应该持这种“我不知道”、“未来有三种可能,边走边修正”日常思维态度。没有名气是值得的,把思维行为重点放在了“现在”,放在了“买进就值”,放在了“买价按资产折扣+”,而不是放在了市场“未来”和公司“未来”上,不预测就没有失误,对市场和未来永远保留谨慎,就会避免损失。
过去没看过霍华德这段话,现在看他这段话确实是感触颇深,大师就是大师,太阳下确实没有新鲜事,这些是过去普遍存在还将继续永远存在的股市现象。
谈这个不是要别人变成“我不知道”派,只是自己有感而发,各自走自己的路即可。
“我知道”派,“我不知道”派。
九面鼎
“好生意好价格好时机”
“踩实洞见理性”
“目标十九个资金净翻番”
“日常低估好生意思维”
“买价按资产折扣+”
“坚持五类好生意”
“集中与分散有度”
“耐心等待甜密区击球”
“多维共振确定甜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