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中美电子签SaaS的异同

jrwaican   / 2022-01-06 11:55 发布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近年来B端市场的热火以及产业数字化的持续推进,让SaaS行业受到了资本市场的持续热捧,处在SaaS源产地的美国企业,更是受到了业界的一致青睐。

在电子签SaaS领域,美国本土电子签SaaS厂商Docusign的股价,从2021年初到年尾更是暴涨了2倍多,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一只SaaS明星股。作为电子签界鼻祖,号称“电子签界特斯拉”的Docusign的爆红,让国产电子签厂商纷纷将它拿来做对标。

对标

在B端市场发育较为成熟的美国,电子签的应用较早,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后,而在美股的上市企业中,DocuSign算是这个领域的龙头了。

早在它2018年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之前,其估值水平一直仅有44亿美元,但在上市之后,其最高市值就在三年之内突破了600亿美元,一度创下了“三年10多倍”的神话。而在Docusign市值迅速攀升的背后,离不开多方面的现实助力。

一方面,企业业绩保持了持续高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DocuSign的收入年均增速超过40%,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DocuSign自身实力强大,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所整理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全球电子签名市场中,DocuSign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次是Adobe仅占20%的市场份额,只有剩余约10%的市场份额被其他中小公司瓜分。这种高景气增长与龙头马太效应,在国内市场也能找到踪迹。

从时间上来看,2018年之后国内消费互联网进入尾声,产业互联网持续推进,让SaaS相关的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电子签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据36氪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子签名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电子签名行业规模由2016年的8.5亿爆发式增长到2020年的108.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6.3%,2020年电子签名的签署次数更是突破了500亿,同比增长317.51%。单从增速来看,国内电子签SaaS行业较美国市场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龙头企业来看,法大大、上上签、e签宝等业内巨头,占据了行业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目前中国电子签名市场头部五家厂商e签宝、CFCA、数字认证、契约锁及法大大的市场占有率总计接近40%;细分领域如电子商务领域,e签宝、上上签、法大大等头部厂商,更是占据了超过70%的市场份额。

总之,无论是行业景气度还是市场集中度,国内电子签巨头都与美国电子签巨头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也是上上签、e签宝等业界巨头纷纷将Docusign作为对标对象的原因。

国情不同

单从商业模式来看,中国电子签龙头与美国龙头的确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公开资料显示,上上签99%的营收来自SaaS服务订阅,几乎不涉足定制化的业务,这与Docusign比较接近;而e签宝则在获客能力方面,与Docusign有相近之处。

据悉,目前e签宝的客户基本覆盖了B端、C端和G端多个领域的客户,客户裂变实力较为强大。与之相似,Docusign在B端市场影响力巨大,其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它还积极利用现有资源进军政企市场,力图覆盖更多类型的客户。

实际上,除了这些“表面”的相似之外,中美在国情、用户习惯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差异,让中国电子签龙头与美国龙头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首先,是用户习惯存在差别。比如,中国用户更喜欢通过短信验证、线上人脸识别签署电子合同,而在“邮件文化”畅行的欧美市场,电子签合同多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来完成,其认证和签署多依托于电子邮件。

其次,国内与美国在国情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别。例如,同样是商业纠纷引发的司法协议,没有签字盖章的文件是可以被美国法院采信的,正因为如此美国电子签SaaS厂商,在B端市场的获客成本更低,企业在推动B端合作时也能因此省下不少的推广和公证费用,这也是DocuSign近年来高速增长的外在驱动力。

但在中国没有前端的实名认证、后端的司法公证等动作,未签字文件是很难获得法院支持的,这也是中国电子签SaaS对于数字认证(CA厂商)、法律公证(法大大)格外看重的原因。

商业化分野

据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DocuSign积累的全球各类型客户已经突破了82万家,其中不乏谷歌、微软、Oracle等全球知名科技企业,其盈利能力正在得到稳步增强,并日益逼近全面盈利。但中国电子签SaaS企业想做到这一点,显然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

一是因为电子签合同中涉及的CA认证在国内不可或缺,因而中国电子签企业需要支付比美国企业更高的“成本”。

如前文所述,由于国内商业诚信体系尚不健全,因此电子签企业在做业务过程中,必须要配合前端的数据认证和后端的法律公证才能达成业务目标。如签约前需要跟公安部门、工商部门通过人脸识别完成数据认证,从而确定个人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签约中需要判断签约主体意愿,以防盗用他人名义签署;签约后需要跟公证处、司法鉴定、仲裁等机构对接,做完整的法律服务。

因此,中国电子签企业要想将业务做的更通畅,就必须要渗透到CA领域或者与CA机构合作,这就让中国电子签企业的“重资产”特征尤其明显。比如,行业内有专注于法律服务的法大大,以及向前端布局CA认证的上上签和e签宝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作为“利润中心”的中大型客户,对电子签SaaS本身的接受度并不高。如今有越来越多的SaaS企业意识到中大型企业,才是SaaS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关键要素,大客户才是贡献营收的主力。但在当下的国内市场,中大型企业普遍对数据安全比较担忧,尤其是涉及到企业核心的合同交易信息,很多大中型企业更是接受度不高。

而接受度不高带来的后果,就是中国SaaS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用于获客,甚至有企业为“讨好”第三方企业,私自将本应存放于电子签平台的个人用户信息,放置于第三方企业之中,从而让平台的合规性大打折扣,用户信息泄露问题层出不穷。

一边是较高的获客成本和重资产运营成本,一边是还相对较低的营收规模,其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电子签SaaS企业普遍面临亏损的困局,这或许将是中国电子签企业与美国企业最大的现实分野。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目前国内电子签企业仍没有度过亏损期,当前主要的龙头企业如法大大、e签宝、上上签等,还主要依靠外来融资来进行业务往来和研发投入,这从近两年多家企业的频繁融资活动即可以窥见一二。

回归

随着行业参与者的日益增多,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国内电子签行业也开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其一,业内企业普遍从电子签名的单一服务,向覆盖电子合同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服务延伸。从行业角度来看,电子签名并不是简单的在线签字,而是向上涉及到数字证书、身份认证服务,向下延伸至合同储存、管理、调取等合同保全服务,以及电子文件鉴定、司法公证等一整套的生态产业链闭环。

目前,头部的电子签企业如e签宝、上上签、法大大、数字认证、CFCA安心签等大多数企业均已经打造了全链条服务体系,各家背景不同策略也各有侧重,如e签宝、上上签更偏重于合同的智能管理,法大大更偏重于司法服务,数字认证等厂商则掌握核心的前端数字认证技术,在身份认证识别方面有明显优势。

其二,行业生态化快速推进。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服务客户的能力,各大电子签龙头企业纷纷通过开放API集成方式以及融入巨头生态等方式,来达到提升自身生态能力的目的。如e签宝与钉钉、用友、SAP等,法大大与微软、SAP、明源云等,上上签与北森、销售易、Oracle等,契约锁与泛微等的合作,就属于开放API接口的生态合作;而法大大等龙头通过融入大的互联网公司如腾讯的“千帆计划”来进行产品售卖,就属于第二种。

其三,在行业龙头马太效应之下,一些新进入的企业纷纷开始寻求差异化。例如,和签选择与国家合同备案平台合作,打造属于自己的行业优势;契约锁则试图将物理签章与电子签章融为一体,建设软硬一体的签章管控平台,只做工具属性的签章服务。

总的来看,无论是电子签的全链路化还是生态化、差异化,都预示了行业发展的日益成熟,相信未来随着电子签服务形式的持续丰富,以及行业利好政策的出台、新玩家的涌入,国内电子签行业还将演化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形式,届时中国企业也将形成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