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2022年的行情,我们这样定义!

股市战友   / 2022-01-05 10:11 发布

大家新年好!第一篇文章我们在假期已经完成,还是放在周三发出来。

时间飞逝,转眼间2021年已经过去,对于中国来说这是非常特殊的一年。3月18日中国向美国正式摊牌,当面直接告诉美国,“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这说明经历了两年的新冠疫情、贸易战、科技战、地缘争夺之后,中国应对美国已经非常自信了。中美之间的博弈开始易势,中国开启了新的复兴周期。

目前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没有遭受新冠疫情持续施虐的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国经济转向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会确立中国全球经济中心的地位,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影响力也必将持续提高。过去几年外资通过各种渠道持续流入国内资本市场,未来会有更多的资金选择配置中国,这个是由整个国际大形势所决定的。目前中国在全球局势和国内环境中都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犯战略性失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在路上了。

按照惯例,年末我们会对过去一年的投资情况做一个总结,同时对下一年度做一个展望,让大家的投资做到心中有数。

再次重申我们的投资方法:我们基本上以选择几家优秀的公司,组合持仓为主,通过长期价值投资,分享中国经济、行业和公司的高速发展。如果你也看好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那么与我们一路同行,你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

在经历了9年的正收益之后,2021年迎来了第一个调整年。没有实现第10个连续正收益,今年亏损比例为4.25%。当然,对比生物医药器械板块个股腰斩的股价,应该说已经控制的非常不错了。

2022年我们会继续坚持“价值投资为主,趋势投资为辅”长期投资策略,也既长期跟踪基本面优秀的上市公司,在合适的位置用趋势投资的方法去计划投资。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再次出现超高收益的年份,长期投资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

接下来我将从“2021年投资总结、2022年波动更大的震荡行情和给投资者的建议”三个方面,让大家对未来资本市场投资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

 

2021年投资总结-艰难的一年

2021年的总结我们用“艰难的一年”来形容,主要原因就是白马股在经历了两年时间的大涨之后,进入了比较长时间的下跌调整期。对于长期价值投资来说,这一年是名副其实的“艰难的一年”。我们重点投资的生物医药器械板块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优质公司在股价大涨之后,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不少公司股价已经腰斩,真的是惨不忍睹。

我们在上半年和年中也已经有了中级调整的判断,只是这个调整的幅度还是超过我们的预期。虽然在年中我们进行了适当的减仓,但是底仓还是留着。对于好公司也不敢清仓离开,因为离开之后不一定会有好位置,或者愿意再买回来。

简单总结这一年的投资:上半年我们主要以持股为主,到了年中的时候,我们判断生物医药器械板块将会有一轮中级调整,所以适当减仓。接下来就是一直半仓以下的状态,持续到了12月。在12月初,对于已经腰斩之后有长期价值投资的公司,我们逐渐恢复加仓布局的操作。所以,今年的利润回吐主要有两部分:一个是底仓那部分的回撤,一个是12月份重新布局之后,相关公司股价依然还在下跌的亏损。我们依然贯彻自己的系统计划,长期对公司基本面进行深入研究,只要基本面变化不大,我们都以长期持有为主,中间会通过仓位的控制来减少波动的幅度。

很多人觉得既然判断有调整,那么为什么不空仓呢?这个都是事后来说的,很多时候判断未来都只是概率的问题,没有绝对,而且调整的幅度和时间谁也不知道。我们既然是长期投资,就必须忽略这些短期的波动,重点关注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否则,很多时候就容易赚一点小钱就离开了,很难长期持有,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长期回报。有这样思想的投资者,很容易就进入短期投机的循环中,而且心态非常不好控制。你想要赚取长期回报,就要忍受波动的痛苦,亏损也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所谓的盈亏同源。

其实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最终我们依然还是坚持原则。这个操作系统已经给我们带来了9年的连续正收益,说明它是经历了长期实践检验的。今年整体上亏损比例也很小,但也确实结束了连续9年的正收益。主要是上半年我们重仓持有,盈利还是不错的。下半年适当降低了点仓位。如果不是12月份的形势不好,今年我们还不一定是微亏的状态。

 

2022波动更大的震荡行情

在过去总结的时候,2019年我们定义为布局之年,2020年定义为慢牛开启之年,2021年定义为慢牛行情延续之年。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些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2021年也确实是慢牛行情延续之年,在不断震荡中开启结构化行情。

那么2022年我们该如何去定义呢?经过过去这一年对政策、制度、国际政治环境、国内经济形式、市场资金面、技术面等深入体会研判,我们把2022年定义为波动更大的震荡行情。

目前全面注册制还在不断推进过程中,加上北交所的开市,市场不断扩容。在这样的状况下,很难出现长期快速上涨的行情。同时,在政策的支持下,持续不断的中长线资金进入市场,包括全球资本对于中国市场的配置在不断提升,也促使市场很难进入长期熊市的状态。

所以这一年很可能会继续以缓慢震荡上涨为主,中间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大涨,但伴随的可能就是长时间的调整或者短期的大跌。我们估计中间的波动会比2021年要更大,而且整体上可能没有明显的方向性。最终年末的中短期状态,到底是震荡行情的上升周期还是下跌周期,将会决定全年的结果。

未来我们重点投资的板块主要还是四个:一个是生物医药器械板块。这个板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我们长期看好,并且也持有了多年,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虽然2021年经历了比较大的调整,使得我们的利润有所回撤,但是现在既然已经调整下来,那么就是非常好的中长线的机会。观察过去医疗指数的调整周期,很少超过两年的,基本上都是在一年左右。对比发达国家,生物医药器械板块是能够穿越周期的少数行业之一。所以,2022年很有可能成为生物医药器械板块的新起点,也是我们重新布局的重点板块。

第二个是科技板块。我们选择继续长期配置科技龙头ETF,享受行业长期发展带来的红利。过去一年科技ETF虽然处于调整期,但是全年也只下跌了不到3%。我们相信,从未来五年的时间来看,依然会有非常不错收益。

第三个是证券板块。这个我们一直以来都有配置东方财富和证券ETF,重点是东方财富。中国人的理财观念会越来越深入,财富管理的增长空间非常大。未来随着注册制的不断实施,证券板块将会长期受益。

第四个是消费板块。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中国十四亿的人口规模,决定了我们消费的增长空间非常大。只要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都将有非常广阔的增长空间。比如像食品饮料、医疗药品、科技产品、医美产品、娱乐文化产品等,之前我们一直没有把消费板块单列出来,主要是很多板块本身就带有消费属性。比如生物医药器械板块既有科技属性,又有不少有消费属性,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行业选择。

大体思路跟以前的变化不大,还是这四个重点板块。经过2021年的深度调整之后,2022年我们会重点布局生物医药器械板块。我们乐观判断生物医药器械板块调整很有可能会在四月份之后逐渐结束调整,从而进入震荡上涨的阶段。悲观预期是2022年四季度才会走出底部的状态。如果市场走势跟第一个判断相差不大,那么2022年应该能够实现超额收益。如果与第二个判断相似,那么应该能够实现正常的年度收益。整体上何时结束调整还没有明确的时间,所以大家对于2022年的预期不要太高。我们还是尽量以组合持仓为主,收益多少最终还是要看市场走势。

 

给投资者的建议

今年给大家的建议非常简单,那就是继续低位潜伏有价值的公司,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其实前面两年虽然指数涨幅不大,但是我们关注和持有的优质公司涨的都不错,所以这两年关注我们的朋友,如果高位追入,目前很可能是大幅亏损的状态。这就是高位不是长期价值投资好时机的原因,看看最近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相关板块,也是不小心被我们说中了。

对于生物医药器械板块来说,经过快一年的调整,我们判断接下来很多优质公司的股价会在低位震荡比较长的时间。这个阶段对于长线投资来说会是非常好的介入机会,这里的风险要比高位小很多。虽然买入之后没有高位那么立竿见影马上能看到赚钱,可能短期还会亏损,但是长期来看,却会给你带来非常好的超额回报。

优质公司经历调整之后,这个价值就会不断体现出来,未来投资中国优质上市公司股权会是非常好的途径。看看过去两年外资持续买入的资金量,就知道全世界都在配置中国优质资产。

总之在家庭资产配置上,未来可以继续追加优质金融资产,而少增加房地产相关资产。在中国投资一定要紧跟国家的政策,在住房不炒的政策指引下,未来房价只能保持稳定,很难出现长期持续大涨。资本市场是国家目前在大力支持的,希望能够做大做强,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帮助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盈亏自担】

以上内容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指点指点,一起讨论,争取更加深入的了解公司情况。如果朋友有什么更好的信息和观点,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您的转发分享就是最好的鼓励)

相关上市公司:

 恒瑞医药   复星医药  丽珠集团  安科生物  乐普医疗  贝达药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