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谦: 2016布局思路
牛牛选股 / 2016-01-06 14:59 发布
目前只通过港股通交易。我主要关注两类机会:
1,严重低估的优质公司。以中资银行、内地消费品等知名大公司为主。
2,复苏或反转股。主要是澳门博彩业和油气服务行业。目前没有直接买石油股或煤炭股,我觉得那样会承受更大压力。
A股:
主要关注两类机会:
1,食品饮料行业。特别是白酒行业可能是复苏机会。
2,吸收合并、分拆上市等重大重组类。已经有公司公布了预案停牌中,等复牌后择机参与。
至于打新股,不会刻意地配置市值。
B股:
只关注B转A,新城B股之后目前暂时还没有。
以上布局思路有效期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目前已基本完成,其中港股占了重要的比重。港股以长线持有为主,AB股则中短线都有,操作会多些。
具体个股我就不点名了,我不喜欢公布持股。
如果按机会类别来分,主要有三类:
低估优质股:
主要放在港股的银行和消费股。
复苏或反转股:
港股的博彩、油气服务和A股的白酒。
风险套利:
A、B股的吸收合并、分拆上市、B转A、打新股等机会,以及港股的要约收购等。
2015年打新股小结
打新股就是一个制度套利和市场偏好套利,风险极低。我是2015年才开始打新的,吃到了鱼尾。特此纪念一下。
1. 中签情况
国信证券 500股
江苏有线 1000股
永新特钢 500股
中国核电 2000股
国泰君安 2000股
上半年经常是满仓持股,主要利用融资套现打新股。我的策略就是选择发行量大、申购签数多的来申购。有概率上必中的新股时都不会放过。所中的新股中只有永新特钢算是运气签,其它的概率上有保证。看来运气也不怎么样。
基本上都是打开涨停板时卖出的,合计贡献了大约13.2万的收益。这相当于是持股的特殊红利。
2. 策略之争
我记得当时雪球上经常争论两种打新策略,一种是中签优先的策略,一种是预期收益率优先策略。前者只想方设法中签,也是我采取的策略;后者则结合预估的涨幅来申购。理论上当然是后者最优,但有两个前提:A)资金量不能太小,否则一年也中不了一签,难以坚持;B)博弈次数要足够多,这样才能逼近理论概率。
然而问题来了,7月初救市时暂停了IPO,2016年1月份起又要改成不用预缴款了。那么前提B)就不成立了,真是世事难料啊。
3. 2016年打新展望
2016年新政下打新收益率大幅降低,我不会专门为了市值而配置股票,只把打新当做附带的收益。这意味着我的账户通常会出现沪市市值富余而深市市值不足(甚至为0)的情况,不过无所谓就随它去吧。投资体系梳理
1.资产配置大局观
根据股市整体的估值水平来作出资产配置决策,确定资产在股票和债类(现金)间的配置比例。
2.寻找有利的建仓点
结合估值、技术分析等多种工具寻找有利的建仓位置。
有时候是低估区间出现很好的技术信号,有时候则是利用市场情绪低迷或恐慌时建仓。
3.保有买入能力
总是保有买入能力(包括融资额度),这有利于保持稳定的心态;也能够对价格波动有所应对,避免被死死套住。
4.控制回撤
利用估值、技术分析等工具来控制市值回撤。在大市不好时大幅减仓。
5.舍得卖出
避免对持股抱有过高的期望而惜售,而要舍得卖出。珍惜赚到的钱而不是锚定价格高点,也不患得患失。
6.利用催化因素和市场偏好
重视低估,更重视价格回归。主要的投资逻辑是通过低估、催化因素和市场偏好等多维度识别机会。
7.聚合性分析
从估值、基本面变动、股价走势、板块效应等多个角度去审视一个机会。
8.紧抓重点
资金有限、精力有限,明晰每个阶段的重点,紧抓重点,舍弃其他机会。
9.内功心法
降低预期,排除杂念。
不预测、不荐股、不谈实盘。这会省去很多自找的麻烦,以及各种杂念对交易的干扰。
想不清楚的就不抱任何观点,避免抱有不当观点后难以改变;即便有观点看法的,也保持灵活应变,随时准备认错纠错。
仔细体会投资过程中自己的心理和情绪,有意识地管理和训练。识别出不利于心态稳定的行为或交易,从而改进。
10.一般原则
适度的仓位:晚上睡得着觉,白天不用盯盘。
合适的交易策略:应该有利于心态稳定。
恰当的心理情绪:应该有利于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