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从大厂疯抢程序员到35岁职场危机,我们的工作风险到底该咋看?

江瀚视野   / 2021-11-01 22:08 发布

最近一段时间,一年一度的秋招又逐渐到了关键时刻,今年的职场让人最大的感觉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不少程序员类的岗位可谓是疯抢不断,另一方面,让人最大的感觉确实内卷盛行,似乎哪里都在内卷,甚至35岁职场危机的话题也是层出不穷,我们到底该怎么看?我们的职场生活我们又该如何分析?

从大厂疯抢程序员到35岁职场危机,我们的工作风险到底该咋看?


一、从大厂疯抢程序员到35岁职场危机?

根据钛媒体的报道,2022年校招,腾讯打响了应届生薪资开奖“第一炮”,技术岗年薪总包40万起步,而大厂薪资最高评级SSP(Super Special Offer)总包甚至达60万。美团的技术岗SSP总包也在60万左右。这样的薪资,是非技术岗人员可能毕业多年都难以企及的高薪,也难怪很多人直呼“馋了”。

2021年以来,在新的行业环境下,大厂的扩张动作变得格外谨慎,但依然给算法、研发等技术人才开出极具吸引力的高薪,各家对“程序员”、尤其是顶端技术岗人才的抢夺,从未放松。

校招疯抢程序员,社招也不例外,甚至某些细分领域的算法人才,同时被二三十个猎头盯着。

字节跳动校招时,研发类职位是招聘的重点方向,超过4000个。京东也对外表示,针对2022届校招生的薪资涨幅较去年同期最高增长35%,而对技术人才的投入尤为突出,应届博士生年薪可达200万。

从大厂疯抢程序员到35岁职场危机,我们的工作风险到底该咋看?


但是,就在程序员被各个互联网大厂疯抢的时候,关于35岁职场危机的各种话题讨论也同样热度不断,根据央视网的报道,四川大学法学院周伟教授曾经以1995年到2005年上海和成都两市30万份招聘广告为样本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所提的年龄普遍在35岁以下。曾有报道称,超过八成的35岁以上求职者都感觉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遭遇了年龄歧视。

网络戏言,“35岁前是人力资源,35岁后是人力成本。

日前猎聘发布《当代年轻职场人现状洞察报告》,调研结果显示,近9成90后表示身边有内卷现象。其中,男性身边有内卷现象的占比略高于女性,90.12%的男性表示身边存在内卷现象,女性这一占比则为84.07%。而大河报的报道则显示,数据显示,33.5%的职场人认为所在企业氛围“沉闷压抑”,比例明显高于排在第二位的“严谨规范”(13.3%)。表示公司氛围“轻松愉快”和“激情满满”的受访者比例仅9%、6%。

在当前职场压力日益增加的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我们每天赖以为生的工作所蕴含的风险呢?

从大厂疯抢程序员到35岁职场危机,我们的工作风险到底该咋看?


二、我们的工作风险到底该咋看?

面对着当前职场的各种问题,其实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其实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每一份工作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其中蕴含的风险又到底该怎么看呢?恰好近期著名的经管名书《灰犀牛》第二部《灰犀牛2: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一书正好面世,里面对于工作风险问题有了明确的分析与考量,我们不妨就用这本名书的理论来看看到底我们的工作风险在何方?

首先,35岁职场危机的来源其实是企业与个人的共同选择。众所周知,在日本等社会超稳定的国家之中,之前往往采用的是终身雇佣制,很多人一辈子就在一家公司工作,但是这些年变化已经在全世界开始出现了,这就是X世代(90后)、千禧一代、Z世代对于工作的观念正在越来越与之前不同,过去工作的逻辑往往要求你咬紧牙关从事自己所不喜欢的工作,因为这是通过晋升途径到达更好工作预期的代价,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于职场的忍耐程度降低,大家不再按部就班的工作,于是内卷化就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这些员工的意志集中到企业层面就是企业开始越来越强调年轻化,感觉越是年轻的企业就越有活力,所以慢慢在企业当中积累形成了一种“35岁非升即走”的企业潜规则,这就是当前35岁现象的一个根本性来源。

从大厂疯抢程序员到35岁职场危机,我们的工作风险到底该咋看?


其次,技术正在工作风险中扮演着放大器的作用。这些年伴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技术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特别是疫情之后,技术正在重塑整个市场工作环境,伴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快,专业技能也在同样快的速度被淘汰,原先很多技术类的岗位可以通过一个技术就是用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可以伴随着一个人的职场生涯的绝大多数时间,但是现在全新的技术平台在不断更新换代,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职场员工的技能与公司需求的匹配方式。当前,无论是大厂如饥似渴地去抢夺程序员,还是不断内卷甚至35岁效应形成的危机,其实都是当前职场风险被放大的结果。对于每一个职场人来说,大家都需要不断建立新的系统和资源,来支持当前不断高速增长的市场需要。

从大厂疯抢程序员到35岁职场危机,我们的工作风险到底该咋看?


第三,我们对于工作的潜在风险到底该怎么办呢?根据《灰犀牛2: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一书的理论,其建议的是几个明确的点:

一是摆脱习得性无助感。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往往是工作着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工作舒适区,在这个工作舒适区之中,所有人都有一种习得性的无助感,让自己恐惧于改变。为了要应对这种无助感,书中建议大家尽可能的简历自己的多样化客户(收入)的组合,而不是把所有的职业鸡蛋都放到你的单位这一个篮子里。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多元化技能,甚至用一些所谓斜杠的副业来给自己打造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从而让自己有应对变化的资本和实力。这一点正如罗振宇说的U盘式生存是类似的,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

二是提升工作能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如今面对着快速变化的日常生活与日常工作,我们既需要我们之前早年学习所获得学历等硬性资本,以及工作之中学习的具体技能,也需要在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战略“软”技能层面进行加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要保持一种持续性的学习能力,学会让自己始终处于空杯状态,让自己可以用一个开放的心态去加强学习,从而实现真正的能力与软实力的不断升级,从而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简单点说,不断更新你的知识库和人际交往库,让自己变成一个职场的多面手。

三是努力学着真正为自己工作。其实,最大的风险就是把你自己和所在的单位强绑定,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员工对于单位的忠诚度,但是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是失去了哪个人就无法运转的,如果把自己与单位强绑定的话,极其有可能自己就要承担公司变化所带来的高风险。而学会为自己工作则是另外一套逻辑体系,通过为自己工作,把衡量一个工作是否是好的判断标准转移到这个工作能否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能否让自己换个地方同样可以大展宏图,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建议继续在这个工作上不断加强。当然,也要考虑一个机会成本问题,这就是这个工作的同时有没有其他工作能够给你更多的提升。尽可能让自己的每一分钟工作时间都在成长的过程中,这样的话,工作就有可能做的更好。

从大厂疯抢程序员到35岁职场危机,我们的工作风险到底该咋看?


其实,工作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学会在风险中生存,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