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芯慌”,国产芯片能否弯道超车?
飞鲸投研 / 2021-10-05 18:25 发布
2021年缺什么?缺电缺煤缺芯片。
电煤问题我已经在往期文章(《多地限电停产,哪家欢喜哪家忧?》)里谈到了,今天我们聊聊缺芯。
汽车缺芯、华为缺芯的“芯慌”还在继续,美国又喊话芯片大厂交出机密数据,无疑让这场全球芯片危机变得更加紧张。
9月30日,半导体行业上涨2.34%,宏微科技、上海贝岭、立昂微三家涨停。
一、国内外芯片现状:“芯慌”
2020年底,全球出现“芯慌”,2021年4月27日,高盛研究报告称,世界169个行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芯慌”的打击。我们从全球和国内两个角度来看“芯慌”的原因。
1.全球:新冠疫情下的供需失衡
一方面,疫情期间人们对手机、电脑的需求增加,推动了智能化设备的发展,对芯片的需求猛增。
另一方面,随着5G、AI、loT以及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对5G射频、汽车控制、传感器等芯片的需求增加,而新建相关芯片的产线和产能扩大需要时间,导致短期产能不足。
此外,美国暴雪、福岛地震、日本一芯片工厂起火、台湾旱灾等“天灾”使得芯片短缺的情况雪上加霜。
2.国内:芯片制造难以赶超
芯片制造是产业链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芯片制造要通过将近5000道工序,经由复杂的逻辑设计,把数亿个晶体管在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硅晶片上制造出来。
芯片制造流程复杂,研发投入大且回报周期长,失败率高,产业更新快,形成了很高的行业门槛和技术壁垒。
我国芯片起步太晚,又缺乏良性的市场环境,故我国芯片制造一直与欧美日有很大差距。加之受中美关系的影响,我国高端芯片制造的发展步履维艰。
二、芯片产业链
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是集成电路(IC)的载体,由晶圆分割而成。集成电路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在半导体产业的四类产品(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分立器件和传感器)中规模最大,2018年,集成电路销售额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83.9%。
芯片的制造过程是一个“点沙成金”的过程。以一堆小小的沙子为原材料,提炼出高纯度的硅,然后经过硅锭制作→晶圆切割→光刻→蚀刻、离子注入、电镀、抛光等→测试、切割、封装制作而成。
半导体产业在全球有两种商业模式:IDM模式和垂直分工模式。虽然IDM厂商仍占据主要地位,但随着半导体产业的规模经济性和专业化分工,垂直分工模式成为未来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
垂直分工模式主要包括Fabless(无晶圆制造的设计公司)、Foundry(晶圆代工厂)、OSAT(封装测试企业)以及IP核提供方等。
Fabless以高通、博通、联发科和海思(华为集团下的Fabless)为代表,Foundry以台积电、格罗方德、联电和中芯国际(688981)为代表,OSAT以日月光、矽品、安靠、长电科技(600584)为代表。
Fabless领域,仍以美国为主导,美国IC设计公司占全球大约68%的份额,其次是台湾和欧洲。
我国的Fabless上市公司特点是在国内“术业有专攻”。
紫光国徽是国内典型的Fabless,其特种芯片是公司发展核心动力,2020年,特种IC占公司收入的51.16%。
汇顶科技在指纹识别芯片领域成为全球安卓阵营最大指纹IC提供商,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屏下光学指纹市场延续领导地位,市占率稳步提升。
芯片制造是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行业环节价值量最大,呈现明显的头部效应。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独占54%的市场份额。
我国在Foundry领域与国外差距很大,主要痛点是高端领域缺乏核心技术以及相关领域人才缺失。
以全球第五大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为例,公司去年研发人员有2419人,今年只有1788人,流失了631名研发人员。此外,在芯片工艺制程上,台积电2014年攻克16nm,中芯国际2019年攻克14nm,自创产业慢了5年。
封测环节特点是劳动密集度高,进入壁垒较低。目前封测行业为美国、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三足鼎立。
TrendForce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全球十大封测业者营收排名中,长电科技以10.33亿美元营收在全球前十大OSAT厂商中排名第三,中国大陆第一。SiP、BGA、WLP等先进封装技术均顺利量产。
三、全球“缺芯”下的行业发展趋势
1.缺芯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将长期存在
芯片行业重研发而回报周期长,芯片制造的扩产周期长,一般需要近2年的周期。受供需压力影响下的产能不足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但预计下半年会有所缓解。
2.国产芯片弯道超车机会出现,国产替代正在路上
首先,本次缺芯主要在汽车行业。中国虽然缺乏制造高端芯片的能力,但像中芯国际这类的企业是可以生产出汽车所需的8英寸和12英寸芯片的。
其次,国内企业开始大范围生产智能化设备,催生了对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的需求,使得企业生产芯片的意愿增强。加之我国政策对自创行业的支持(确保2025年我国芯片自给化率达到70%),芯片国产替代趋势成为必然。
10月2号,央视新闻报道,芯片生产关键性原材料单晶纳米铜实现国内量产。该原材料主要应用于通信、汽车、医疗和工控领域的芯片上。
声明:以上投资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关注飞鲸投研,这里有您最关心的投资报告!
飞鲸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飞鲸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