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海防务:碳中和背景下新造船周期的遗珠!
千岛湖的柚子 / 2021-09-14 18:15 发布
中国船舶、亚星锚链、中国动力、中国重工等船舶制造概念股已经从底部涨起来了,那么同样受益于造船周期的天海防务为何还没有动静呢? 天海防务去年完成重组,目前的口碑还是比较差的,其他的也不说啥了,还是仔细看看这家公司的现状吧! 题材属性:低价创业板+军工+造船周期+海上风电+天然气+专精特新 曾用名: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国防军工 — 船舶制造 主营业务:船海工程、军工防务、新能源。 公司拥有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子公司,公司是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和松江区“专利示范企业”及“两化融合示范单位”,同时还获得了中国船级社船舶和海上设施设计最高资质的评估证书。 公司于 2020 年度完成重整后,于 2021 年 5 月发布了《公司战略规划报告(2021-2025 年)》,并明确了“船海工程”、 “防务装备”及“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 公司半年报业绩较去年而言虽有回暖,但还是需要等待真正的反转。 2021年半年报经营数据
船舶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重点行业,“军民深度融合”、“绿色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海洋强国”的宏观战略为船舶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司发展战略顺应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一总部三平台”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为后续的业务扩张和持续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前景。 一、船海工程业务 天海防务的船海工程业务涵盖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工程咨询和工程监理、总装集成制造等。公司主要设计产品包括:各种类型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液货船、液化气船、起重船、打桩船、半潜船、浮船坞、海工辅助船、海工平台、风电安装平台、铺管船、潜水支持船等。 2019 年我们公司产品以散货船等普通船舶为主,附加价值低, 2020 年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主攻海工装备等特种船舶,例如 700 吨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风电工艺驳船、40 米深海养殖喂食船等等。 二、防务装备业务 当前,公司防务装备及相关业务覆盖六大高新技术领域,包括防务船艇、蛙人两栖装备、特种抛投发射装备、救生救助装备、溢油回收环保装备、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等,广泛应用于舰船配套、海上救生救助和军事特种用途。 三、新能源业务 公司在船舶利用天然气的技术方面持续研发投入,在天然气运输船、天然气燃料动力船、天然气加注、供应,天然气设施、运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 公司在开发设计清洁燃料船舶方面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公司为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设计了世界首型双燃料港口作业拖轮和亚洲首型单LNG燃料的港口作业拖轮,是中国清洁港口示范项目;为中海油服设计了中国首型双燃料平台守护供应船,用于替代海上油气田的老旧高污染的船舶,是中国海上油气田清洁燃料利用示范项目;公司设计的国内首批天然气燃料内河货船,是上海市首个绿色航运项目,并且成为交通部内河LNG动力船舶示范项目。 可能的上涨催化因素: 1、国际局势紧张程度加剧,军工逻辑获得市场认可; 2、造船周期体现在公司业绩中,且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3、天然气成为市场绝对主线,天海防务跟风上涨; 4、旗下专精特新企业计划北交所上市; 5、海上风电获政策支持,且获得市场认可; 6、成本得到控制,业绩稳定增长,企业困境反转获市场认可。 最后看下中国船舶的船舶行业交流纪要节选: 市场需求类: Q:哪种船型会先迎来替换?未来需求会更好? A:LNG为燃料的船型未来比较看好,未来有更多船使用清洁能源。地中海定了一批集装箱船,最先的方式可能是用脱硫塔,但是现在方案可能会牺牲一部分装箱的空间,改为储存LNG的空间,使用LNG的方案。 Q:油轮需求的情况 A:油轮半年需求并不旺盛,油价现在的水平对船东下订单的意愿没有特别强烈。环保新要求有三个方法解决:改造、降航速、新造船。 Q:今年及明年订单接单的展望? A:以散货船为例,正常使用周期是20-25年,从建造到报废,从上一轮建造高点已经14-15年了,船龄在18年之后,经济性会大幅下降,接下来两年会有很多船会要开始进入淘汰,24-25年会有更新换代的浪潮。新能源标准:现有船队达不到碳排放标准、硫排放标准。今年30%订单是替代燃料的订单(LNG),这个可能就是以后的发展方向。现在船东对于船型发展方向看得还不是特别准,LNG还是甲醇还是氢还是氨还不太确定,这个也导致有一批船东还没有去下订单的原因。 Q:班轮公司愿意高价下订单吗? A:大的集运公司差不多大的订单都下完了,船位也没有了。最近马士基下了一批甲醇燃料的船,主要是因为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 Q:海运总需求没什么增长,周期幅度和量级会不会没有那么大? A:对标08年的需求很难了。08年以前贸易都是两位数的增长,现在是对现有船队的更新需求,需求还是很大的。现在有60%的船是基本满足下一阶段IMO的碳排放指标的,有40%的船需要替换。船舶EEXI的经营指标数据,60%基本可以合规,40%在目前是不达标的,有一部分会要拆掉,剩下的要改装或者是减速。这个要求从23年到30年的要求,而到2050年是要碳排放减少50%的,需要进一步的技术革新。现在主要是低硫油,中期的解决方案以LNG为主,要达到2050年的要求需要其他的技术革新,氢气、氨气、电池、生物燃料等等,会催生出来新的需求。 Q:怎么看对需求的影响?未来新签订单? A:未来10年肯定是强于过去10年的,15-20年全球新签订单量平均也就是1000左右,21-31年,每年订单要到2000艘左右。 供给类: Q:市占率 A:中国占世界40-50%,中国船舶占全国25%。 Q:技术路线的选择,大家会怎么去选? A:现在技术路线还不够成熟,一方面有成本的考量,另一方面是要符合碳减排的要求,2030年碳排放要下降40%,2050年要下降50%。 中期过渡方案:烧LNG,只能减少20-30%碳排放,但是达不到2050年的要求。LNG加燃料现在还是比较方便的;低碳能源:电池、甲醇(够不够全球船队来使用)、生物燃料;0碳能源:氢、氨,技术还不完善。能量密度大但是氨危险性比较高。同时要考虑燃料够不够。世界银行报告不认可LNG,还是希望见到下一步的技术革新。 Q:船期下决策的deadline是什么时间,有没有事件性的影响确定技术路线要求? A:首先是2023年的EEXI的标准的,10年内的新船等,2030年大部分的船都要以LNG作为燃料了。参考以前压载水装置的发展:不同的厂商会有相应的研发,官方组织会有授权列表,船东要看认证是不是齐全。 其他: Q:竞争格局怎么样? A:全球船厂都有产能集中的倾向。南北船合并成中国船舶了,老旧船厂产能都淘汰了,产能更加集中,集团能集中接单,中国五大船厂:中国船舶、招商局、中远海旗下船厂、扬子江、新世纪船厂。招商局和中远海整合了不少小的船厂,招商局比较精细化,每个船厂有优势船型,不同的船型放在不同的船厂去建造。这是中国的情况,前五大占订单中国的60-70%。中型的:福建造船集团、象屿等等,主要是差异化经营,不会去建大型船舶,可能建一些海工的运维船等等。韩国Big3:控制韩国产能90%以上,现在还在进一步整合,大宇和现代重工要进一步整合,另外就是三星。韩国有一些中型船厂,差异化竞争,基本不会接大的船的订单,可能会有大船的分段订单会给中型船厂。日本:日本造船竞争力比中国、韩国相对较差一些,集装箱订单韩国和中国基本上50%-50%。日本擅长散货船,全球散货船80-90%是中国船厂接的。中日韩占全球接单占比:今年中国46%,韩国45%,日本可能就10%不到。 Q:造船是周期行业,介绍下研究造船行业的框架? A:航运和造船都是周期行业,这一轮造船量比较大也是受到运费的影响,情绪会传导到造船市场,船公司现金流充沛会选择建新船。新订单需求主要是两个方面:1)未来的贸易需求增量;2)船有替代周期,15-20年或20年以上,船舶老旧会导致不经济。现在看下来,目前为止经历长的下行周期,今年集装箱船的订单是去年的3倍了,运费市场到造船市场情绪乐观。贸易本身的需求没法和08年去对比,相对贸易量比较稳定及成熟,下一轮订单主要来自于替代需求。现在老旧船舶比例还是比较多,排放需求达不到未来需要淘汰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