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价数据解读:冰火两重天
星图金融研究院 / 2021-09-10 09:44 发布
疫情反弹使得上中下游物价差距的弥合过程再次延后,价格传导仍然不畅。但工业内部看,涨价更具普遍性。工业和消费两个领域上演“冰火两重天”现象。
8月份,CPI同比上涨0.8%,低于预期。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1%,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0.3%,服务价格上涨1.5%,涨幅均较上月回落。
8月份PPI同比上涨9.5%,高于预期,环比上涨0.7%,涨幅均较上月扩大;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3.6%,环比上涨0.8%,涨幅继续高于工业生产出厂价格。
CPI同比涨幅回落:消费领域与工业传导脱钩
CPI同比回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猪肉价格继续下降,环比下降1.4%,同比下降44.9%。生猪供给持续增加,能繁母猪存栏在6月创6年来新高,生猪出栏的同比增速在6月达到34.4%,续创历史新高。能繁母猪的存栏变化大约领先生猪出栏半年的时间,在能繁母猪持续积累的情况下,生猪出栏在未来将持续增加,继续压制猪肉价格。
二是原油价格较上月有所下降,国际原油自7月上旬的77美元/桶的高点,一度跌至本月下旬的65美元/桶左右,汽油和柴油价格环比由涨转降,带动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下降,同比涨幅回落。
三是8月疫情导致消费需求的减弱,机票、旅游和宾馆服务价格环比转降,同比涨幅回落。
总体看,CPI同比回落,反映了消费领域的价格运行逻辑逐步与工业脱钩。
PPI同比涨幅扩大:内部传导加大,涨价更加普遍
8月工业价格上涨速度再次加快,环比和同比涨幅均超过上月。从涨价的行业分布看,上游采掘和原材料的涨价幅度继续显著高于中下游行业。生产部门内部,上下游价格开始有所传导,生产和消费之间,价格差距还在拉大。具体看,生产资料中,采掘工业环比涨3%,涨幅较上月收窄,原材料工业环比涨0.9%,涨幅较上月略扩大,加工工业环比涨0.7%,涨幅较上月明显扩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涨幅差距扩大,生产资料环比涨0.9%,涨幅较上月扩大,生活资料价格则较上月持平。
PPI涨幅扩大,略超预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上文提及的价格传导导致的涨价面扩大,涨价更具普遍性;二是若干种类的商品涨价带动,例如进口天然气价格快速上涨、夏季发电需求带动煤炭价格上涨、能耗和环保控制导致铝价创新高。
对于生产资料领域的价格传导,主要是前期上游涨幅时间足够长,传导终于到来,同时工业内部的上下游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市场集中,各环节都拥有一些市场力量,涨价相对容易。
CPI和PPI未来走势将如何变化?
工业和消费领域的“冰火两重天”会在未来有所缓解吗?从短期看,难度不小:CPI难上,PPI难下。
CPI:四季度,下游价格依然没有动力明显上涨。
影响CPI的三大因素是猪肉价格、石油价格和上下游传导。首先从猪肉价格看,当前生猪存栏同比增加,持续位于近年来高位,未来半年内,猪价难有明显上涨,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来临,猪周期被拉长,也不利于价格的快速恢复。其次看油价,8月下旬油价明显反弹,美联储尽管释放了较明确的Taper信号,但疫情和就业等因素仍在约束Taper的时点和规模,年内Taper仍存不确定性,油价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但不会对国内物价产生明显的向上拉动力。第三,上下游传导目前仍然不利,进入冬季后,消费需求回升仍然艰难,疫情也存在不确定性,将继续增强消费领域内部的价格逻辑,同时弱化价格传导逻辑。
PPI:从供需看,未来PPI上涨空间依然有限,但何时明显回调,目前难以判断。
从需求看,全球复苏进入瓶颈期,不确定性加大,工业补库和投资需求在前期补涨后,逐步见顶,总体上对工业品需求想象空间不大,加之北半球进入秋季,夏季发电等能源需求边际减少,煤炭涨价的需求基础在弱化。从供给看,保供稳价被多次强调,表明在不采用调整汇率的前提下,有效达成政策目标存在一定的难度。全球疫情仍然在新兴经济体资源国肆虐,供给能力的恢复了了无期。
全球疫情的反复有可能成为大宗商品价格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若疫情重新爆发,新兴市场必然受到较大冲击,其资源品供给能力可能再遭打击。同时,全球疫苗分配不均,疫情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化越来越大,也可能导致需求稳步回升、供给迟迟上不来的局面。因此从中期看,价格回调的动力并不足。
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