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所理解的知行合一是什么
买卖点吧 / 2021-09-03 20:24 发布
德易堂 札子24
【本章索引——
1、知行合一,知是指心,不是指脑子。
2、想了,也等于是做了。不能松懈自我。
3、知行是基于心,修真也是基于心。
知行合一是明朝王阳明的核心思想,但现在的人,一看到知行合一,就认为是想的与做的要一致,其实这是一种偏差。这里的知,是心知,并不是脑袋知。因为脑系统也是行为的一种,与动手动脚是一样的,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可才是知。
譬如,你给老师行礼,这是行,思考着老师喜欢什么应该给他送什么,这也是行,不是知。但你内心真的对老师有敬畏心吗,不一定,因为你的行礼和谋划,都是源于自身的目的或需求,是一种企图,所以这些行,与知是相悖的。而出于真心实意,即便你没有给老师送礼,也是比你的伪装的行更实在。
有言道,心到佛知,即心到,行不到,也是真。心是第一位的,至于行动,则量力而为,不能是谁喊得响送得多就代表真诚。
我始终觉得,对知行合一的理解,你想了,就等于是做了。知,也就是行了,譬如,我们判断善恶方面,你想偷但未偷,这也是恶,想到了但并没有做,并非不恶,我们不能以是否实施为准则,而应该以心知为准则,这是个次序的原则,也是为什么道家一直以修真为境界,修行的目的是真,真,就是心里要真,心是假的,则行为的蒙蔽性就更大。
还有,就是说,既然知行合一,那么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起码我们自身应该这样要求自己。
其实,书本上关于知行合一的释义是很严谨的,我们一扣字眼,就会明白前面的表述了,个人观点略作注解:知是指内心的觉知(这里的内心二字是主体),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动脑子也属于行,脑动但心不动,并不是知)。
还有一句,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外在行为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由衷向善(“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所以说知行合一。
还有,知行合一,致良知,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
(以上个人浅解不成意)「以上臆体寓言类小说,只是属于演义的,有著作权限,请尊重,多读历史以明智,独立思考以明心,yhh3008愿以最朴实的文字,弘 扬传统国学和文史精华,愿你多修元心,愿各位智慧如海)20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