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A股白酒风云二十年

一壶酒   / 2021-08-19 22:13 发布

01

白酒的历史

虽然白酒企业动不动就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感觉历史可以直逼三国最起码也得是个晚唐但那个时候白酒还没出现只有黄酒

在中国有文字的四千年的历史里黄酒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最早的白酒出现在山西汾酒是中国白酒的先祖随着晋商的生意做到全国白酒也在全国四面开花但至少在清中期之前黄酒依然是中国社会的主流白酒那个时候还上不了大户人家的台面

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里面提到今海内动行绍兴然沧酒之清浔酒之洌川酒之鲜岂在绍兴下哉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故绍兴酒不过五年者不可饮参水者亦不能过五年余党称绍兴为名士烧酒为光棍当时白酒的龙头是汾酒既吃烧酒以狠为佳

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余谓烧酒者人中之光棍县中之酷吏也打擂台非光棍不可除盗贼非酷吏不可驱风寒消积滞非烧酒不可可见当时上流社会主要喝黄酒汾酒就是个配角

白酒后来的流行也是因缘际会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高粱的大规模种植另一个就是清末民国的乱世

首先是因为治河黄河所带来的高粱的大规模种植清初黄河治理中下游束水冲沙需要大量秸秆高粱种植面积大幅增长高粱古称蜀黍秸秆很长在农村主要用于盖房子这种作物的果实很难消化但是用来酿酒效果却非常好从清初开始高粱酿酒成为主流

第二个是清末民国的乱世挖断了黄酒的根酒本质上就是让人快速进入的状态起到放松麻醉的作用高度白酒当然会比黄酒起作用快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上流社会饮用黄酒白酒是贩夫走卒平民的消遣清中期到清末经济水平下滑白酒逐渐在下层普及

与此同时清末战乱导致黄酒北上遇阻白酒也趁机攻陷了北方尤其是北京汾酒开始普及到北京市井阶层

白酒正式取代黄酒C位出道则从抗日战争正式开始民国政府的基本盘是江浙沪的地主官僚阶层日常饮用当然以绍兴黄酒为主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绍兴黄酒因为处于日占区供应不畅这个时候以五粮液茅台为代表的白酒就逐渐成为上流社会日常用酒

1949年之后白酒作为一种普通公民日常劳动之外用于解乏的必需品得到了全面的供给保证生产方式也从作坊式变为工业化生产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为什么要提到白酒的历史

我们就是想告诉大家一点所谓的奢侈品所谓的高端都是一种虚无的感觉是历史和因缘际会下所形成的特定的细分产品

白酒也一样什么是53度飞天茅台最适合出现的场景绝对不是觥筹交错十亿几十亿订单的商务宴请上面

而是一个久违了的夏收耄耋老人在正中午的大太阳下忙着割麦子午饭时间到了老人一个馍一颗大咸菜一壶白酒然后带着丰收的喜悦美美的睡一个午觉

承认吧不是茅台配不上这个时代而是喝茅台的人配不上茅台

不管你是茅台五粮液郎酒汾酒二锅头本身都是白酒的一种所有你能加诸之上所谓的品牌香型窖龄这些都是你梦幻泡影的执念只能模糊你投资的思路

我们就是个炒股的不是来跟股票谈恋爱的

02

白酒股的历史

自1994年以来A股总共有18只白酒股老八大名酒中除了剑南春西凤董酒之外悉数上市这18只白酒股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市场最主流的白酒品牌

1994年1月6日白酒第一股山西汾酒在上交所上市拉开了白酒企业上市的序幕1994年之前山西汾酒是白酒行业绝对的龙头号称汾老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上世纪80年代到1994年之前白酒行业是产能为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带来了需求的快速膨胀在老书记常贵明的带领下汾酒在1986年就将产能扩张到了1万吨奠定了自己汾老大的地位

山西汾酒上市之后其他白酒企业纷纷效仿掀起了一股上市热潮1994年5月9日泸州老窖深交所上市1996年舍得酒业古井贡酒水井坊上市1998年五粮液金种子酒上市再往后2001年贵州茅台上市2009年洋河股份上市

汾老大之后的时代属于五粮液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渠道为王在白酒行业由产能为王到产能过剩之后销售能力的高低就成为白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时期五粮液首创大商制允许经销商自立为王给了各个经销商极大的自主权也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除了五粮液之外洋河的深度分销体系古井贡酒的三通工程都是渠道创新的典范

终于我们熟悉的属于茅台的时代来了转折点发生在2005年这一年贵州茅台的收入虽然还落后于五粮液但净利润已经超过此后的2008年贵州茅台收入短暂超过五粮液茅台真正的碾压五粮液要从2013年开始无论从收入还是净利润茅台跟五粮液都真正的拉开了差距

关于茅台超越五粮液的原因有无数种的解释从销售机制到消费升级众说纷纭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贵州茅台将扛起白酒投资的大旗成为白酒股投资的龙头

有白酒厂商耿耿于茅台国酒的炒作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果茅台真的拿到了国酒的头衔那反而真的是利空茅台同时也利空整个白酒但凡跟字沾边的肯定不能跟稀缺价格高挂上边美国国花玫瑰澳大利亚国花金合欢强调的都是精神方面的追求2000多一瓶的茅台你敢给他挂个国酒的头衔能代表什么精神他真敢要么

03

白酒股是消费股投资的一种

消费股的品类琳琅满目我们数得上来至少就有调味品白酒乳品家电商贸零售休闲食品农林牧渔餐饮旅游纺织服装等等为什么我们消费股的投资最终选择了白酒做龙头呢

因为白酒的各项指标在A股乃至世界股市都是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以贵州茅台为例常年的ROE都在30%以上销售毛利率90%销售净利率50%几乎没有什么费用销售费用率不到3%也不需要研发开支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入全部转化为净利润除了印钞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生意比这个更好

在逛商场超市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流连在白酒区不是因为自己是个酒鬼而是因为各个白酒品牌的外形设计尤其是瓶子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现在想来可能大部分白酒的成本都堆在外面的瓶子上了吧

如果巴菲特在中国白酒一定会替代可口可乐成为他压箱底的非卖品

有一个段子这么说茅台到底是可选消费还是必需消费回答是卖1499元的茅台是必需卖3000块的是可选

白酒从本质上说还是一种必需消费品在经历过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各种洋酒轮番轰炸下白酒还是捍卫了自己在中国餐桌上的地位成为中国高度酒精饮料的绝对王者

必需消费品有自己的股性我们首先需要尊重客观规律

中信出版社出过一个费希尔投资系列其中有一本必需消费品投资里面关于必需消费品的股性有两张非常好的图

第一张是必需消费品股票自身的表现与PCE也就是个人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图可以发现双方的走势基本上是同向的这意味着个人消费支出越高必需消费品企业的盈利越高股票的表现也越好但也不是总是如此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个人消费支出表现很好但必需消费品股票表现却很差因为那个阶段的牛市让资金转向了弹性较大的科技股

第二张图则是必需消费品股票的相对表现与个人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图双方的走势基本上是相反的这意味着当个人消费支出快速增加经济繁荣的时候必需消费品的股票表现反而是落后的因为经济繁荣基金经理们更倾向于减少消费增加弹性较大的科技股的投资而当经济衰退个人消费支出萎靡的时候必需消费品的股票表现反而是好的因为基金经理倾向于在组合中增加必需消费品股票进行防御

白酒股作为必需消费品的一种也符合上面的原则那就是绝对业绩决定长期走势相对业绩决定短期估值从长期来看业绩是驱动白酒股成长的最根本动力短期股价的估值或者涨跌则取决于其他行业行不行如果经济欣欣向荣白酒虽然业绩好但其他行业更好那白酒股的机会就不大但如果整体经济不行白酒虽然也不行但比其他行业稳一点那白酒股反而有大机会

白酒股的投资就像田忌赛马实力固然重要但对手是谁也很重要

04

白酒股是见过大世面的

从2001年到现在已经20年了白酒股起起落落也算是曾经沧海千帆阅尽我们可以将这20年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4-2007年的鸡犬升天

从2001年到2004年是中国股市最黑暗的4年那4年黑暗到在证券公司上班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什么的从2005年开始中国股市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这一波大牛市背后的支撑是入世之后迅速膨胀的财富效应和成长股超低的估值在牛市启动的2005年贵州茅台的市盈率只有15倍五粮液20倍

那一场大牛市给大家留下来的印象是煤飞色舞是48块钱的中石油是券商每隔六个月翻倍的超级盛宴在2007年10月的牛市顶部券商涨了14倍但平时不露声色的白酒居然也涨了9倍比稀土煤炭的涨幅都要高这一波牛市白酒的光芒被周期品所掩盖那也是周期基金经理最辉煌的时代

虽然估值确实涨的快但白酒行业的业绩也确实够硬龙头贵州茅台2004年的净利润是8个亿到了2007年就到了28个亿翻了2倍还多

第二个阶段2008-2016年的长期震荡

这个8年是白酒股苦练内功挣扎求生的8年很适合用来当励志小说看

2007年的历史大牛市之后就是泥沙俱下市场迎来了大幅回调一直到今天有很多的股票的历史最高价都定格在了2007年10月份比如中国石油宝钢股份我们都知道今天5倍市盈率的工商银行又有谁记得当年50倍估值的风光

贵州茅台从最高的230.55一路跳水最低到了84.20跌了63%

今年茅台已经从2600跌到了现在的1700跌幅30%很多人都在喊跌到位了可以抄底了我只能说你们对历史上白酒股曾经的大跳水一无所知

白酒股的这8年面对的是各种争议还有外在的突发事件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般迟又遇打头风

从过去20年的投资经验来看A股是典型的重逻辑轻估值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我投资一个股票不管最后能不能兑现你至少要能给我讲出一个靠谱的长期成长故事

白酒股在这段时间面对的是逻辑上直接被否定这就是要挖断白酒股的根了

白酒是高度酒不健康年轻人不喝白酒入世让我们的选择更多我们可以喝葡萄酒威士忌精酿啤酒白酒的长期需求下降

直到2021年的今天这些逻辑我们都不敢说是错的

白酒确实是一类致癌物就是茅台也不行年轻人的确现在不喝白酒但这批年轻人年纪大了会不会喝白酒我们不知道现在我们对酒精饮料的选择是多了但也不是不喝白酒

白酒行业对这些争议的反击是真金白银的业绩2007年贵州茅台净利润28亿2012年飙升到133亿又翻了将近4倍硬生生的将100倍的估值拉到20倍股价也创出了2008年以来的新高

一切都是欣欣向荣似乎白酒股已经从2008年的暴跌中恢复过来了

可能是老天觉得白酒不够惨2012年4月国家出台政策控制三公消费白酒股打了个趔趄但还不算伤筋动骨随后真正的大杀器来了2012年底塑化剂事件正式发酵白酒股随后经历了黑暗的4年

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众所周知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源于普罗大众对于国产食品的不信任既然塑化剂能够增加白酒的粘稠口感出现老酒的挂杯效果那我就认定白酒企业就一定添加了这属于典型的有罪推定倒果为因

贵州茅台股价从最高的266.08最低到了118.01最大跌幅56%

你们以为你们经历过绝望但是你们真的对绝望一无所知

那段时间贵州茅台市盈率最低到了8倍泸州老窖五粮液不到7倍这是一场经典的戴维斯双杀今天动辄觉得茅台40倍市盈率合理的人们你能想象出那个时候白酒股的绝望么

2015年的这一波牛市白酒股集体错过

这波互联网+的大牛市白酒这种还没有从行业低谷爬出来的消费股显然不受待见白酒股只是礼貌的翻个倍表示对牛市的尊敬白酒指数在牛市最疯狂时都没有超过2012年的高点而且牛市过后就把前期的涨幅全部吃掉

第三个阶段2016年至今的白酒大牛市

从2016年白酒行业就已经表现出了复苏迹象龙头贵州茅台收入从2013-2015这3年的300亿出头跳上了400亿其他比如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这些公司收入和净利润也表现出了恢复的迹象但是除了茅台大部分白酒企业经营指标还没有超过2012年

可市场等不及了经历过2015年大跌的机构本着防守的原则将眼光盯上了大消费中的白酒白酒行业指数在2016年7月就已经超过2015年牛市高点成为第一个从熊市恢复过来的行业

这也拉开了白酒行业4年牛市的序幕

白酒行业指数从突破前高的2016年7月的1.4万点最高到了2021年2月的10万点整整翻了6倍

这其中一半是业绩贡献另一半是纯拔估值从2016年到2020年白酒企业净利润增长了2倍而估值从25倍最高到了75倍反过来这是一场完美的戴维斯双击

很多人从宏观经济公司基本面的角度来解释这一场白酒大牛市但这只能解释业绩基本面不能解释估值的问题

白酒股估值的拔升本质上是过去几年经济下行新投资机会匮乏的体现

2015年牛市的基础其实是很坚固的这一波牛市是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事后追认值得一个牛市实际上这段时间涌现出了BAT这一批头部的互联网平台尤其是放眼世界只有中美孵化出了这种大型的全能平台传统的日韩欧洲全都没有跟上时代

进入2016年之后互联网平台的红利基本耗尽内卷加剧传统产业升级受限互联网平台忙着内卷新的创新产业遍寻不见成长股投资青黄不接基本面扎实的白酒股就成为了资金的宠儿

这场盛宴的高潮就是2020年12月那一篇火遍朋友圈的敦促看空白酒者投降书

白酒股也为中国股市贡献了最多的段子

中国股市只有两种科技酱香型科技和浓香型科技

有机构投委会看完泡泡玛特的火爆后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提拔几个90后的基金经理不过压力最大的是他们的业绩明显跑不赢做白酒的70后提拔理由不充分

05

白酒股未来怎么走

白酒的未来取决于业绩和成长股的投资机会

白酒的产量在2016年达到了高点但白酒企业的收入利润在后面的4年中迭创新高靠的就是不断的向高端迈进也就是不断的提价后面涨价的空间还大么

有一个指标叫做人均月收入买茅台瓶数从2000年到现在总体在3-4瓶之间进入2020年之后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2以下显然白酒短期继续提价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那其他投资股的成长机会呢

这一次我只能说白酒碰到了碾压式的成长股这是它的幸运也是它的不幸幸运的是白酒终究不再背负着正能量含量不足的压力不幸的是他们终结了白酒也结束了大消费的牛市

新能源车和光伏这两个已经是明牌的行业方向将在未来十年引领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生产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是下一波牛市的发动机这一切都发生在2020年特斯拉在元旦的降价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时代后续光伏平价上网的开始则预示着太阳能统治人类能源开发的开始

过去20年贵州茅台的估值平均为31倍现在是44倍

我坚信茅台总有一天会突破前期的高点但那需要时间

我们现在需要相信常识

文章来源格上私募圈

风险提示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或媒体观点与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材料不构成本公司业务和产品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投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产品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需谨慎。

工银瑞信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