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逍遥狂客: 再谈谈股权投资吧

牛牛选股   / 2016-01-05 08:40 发布

虽然一直在说股权投资,也始终在布道,类似的文字也说过了无数遍,然而,总有朋友们问我,什么是股权投资。
几乎是每周都会有人问我,你投资都成精了,为什么在2007年牛市的顶峰卖出股票?然后在2008年的熊市低估再买回来?
唉,说起来真的想叹气,我也想啊,谁不愿意卖在高点,买在低点啊?
可是,我真的没有能力去判断哪里是牛市的顶峰,哪里是熊市的低谷。
我们看看上一轮牛市中的笑话,赵丹阳早早判断到顶离场,成为整个牛市的笑料;但斌的时间的玫瑰、李驰的慢即是快,也成了整个熊市的笑料;林园从黄山旅游、上海机场到茅台股份,跨越了牛熊后,也褪下了股神的帽子。
我也想成神,多爽?若我能判断一轮股市行情的高低点,那我大概率的也应该能判断个股或者板块的高低点。但是,可能吗?
就算是那些超短成神的,统计历史才多久?你能确定过去的不败就能复制到未来?
有没有去算过复利的威力?在绝大多数人们的想象中,最近半年来,每天收获个1%的账面盈利应该比较容易,运气好一点或许能收获n个涨停板。
如果每天1%的涨幅,120个交易日后,应该能收获230%的利润,如果其中再多几个涨停板,不得了,半年收获个10倍,甚至还不必是大牛股。
岂不是比坐上了大牛股还更风光?
我相信,一定有人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媲美神奇小子利弗莫尔,好吧,我想,在猩猩界,也一定有那个将飞镖投掷得百发百中的十万分之一。
这个话题还需要继续么?如果你能,你确定你能,请继续。
很多人并不了解幸存者偏差,或者又叫沉没(非沉默,常有人用错为沉默)的数据,这是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不是偏差),指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沉没)。
再说下心理学的误区,比如我们去调查身边每一个经常开车的司机,然后询问他们认为在这个范围中,他自我认定驾驶水平在平均数的上或者下。
这样的结果,几乎是所有的司机都不会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在平均数之下。
换到股市中,我们几乎所有的交易者都认为自己一定不会是那个牛市尾段接最后一棒的傻子;并且一定会在熊市刚刚到来时候,就能清楚判断这是熊市而清仓离去,绝对不会认为这只是牛市过程中的一个送钱机会。
同样的,在熊市尾段也绝不会有交易者认为自己是在底部卖出筹码的那个傻子,因为他坚信,这只是一次反弹逃命的机会。
由此,我们在股权投资的第一前提就确立了,不去判断股价的高峰或者低估。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撇开股价的波动高低,而用价格与价值的比照来衡量估值,并用估值水平来指导我们的买卖呢?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标的,都是我的股权目标,万科A和金螳螂。
关注逍遥的人一定非常熟悉这两个目标,可谓是老生常谈了。
万科上市比较早,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96年以前的一些年报。
比如说万科、陆家嘴、中华企业、深长城、深振业、黄埔房产、深中侨,这里面囊括了当时相对来说,年报数据挺不错的房地产公司。
如果要进行比较的话,万科拥有的,除了极端文艺的理想,要背景没背景,要资源没资源,财务数据也远远不如别的公司,就连行贿拍马屁都不会。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去用静态的数据去衡量挑选一个公司,那么万科一定是被剔除的那一个,一定不会幸存,不论你是用哪一种估值方法。
万科经历了2006年和07年的楼市火爆后,迅速收缩,08年的财务数据已经相当稳健。在业内,基本上有点人脉的都会知道,目前很牛气的恒某公司因资金链问题,濒临倒闭。当时,圈子里讨论的是万科该不该接手,企业文化是不是能消化。
如果没有08年之后的那一轮吹泡泡,很难说房地产企业会不会如愿大洗牌。
如果行业大洗牌成功,万科还会是2014年的2.82%的市场占有率?
如果真正行业洗牌了,万科一定是那个最终的王者,其财务稳健无可匹敌。这时候,即使是07年的最高价,你都不见得会觉得贵。
但是,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正确的保守却并未达到期待的结果,当没有这个如果之后,留守于万科在现在看起来就似乎是一种错误。
但在当时,你能判断么?很抱歉,我也想能准确判断,但我无法判断08年那个泡沫会被吹起来。
当然,如果我能确定07年那个高点一定是万科此后8年的历史最高价,我也会走人,可是,我没办法确定。
我们再来看看金螳螂,金螳螂在2006年上市至今经历了8个财务年度,净利润增值近30倍。
但不论在任何时候看起来,2007年牛市顶峰的金螳螂同样是显得非常的贵,用现在的任何估值尺度去衡量的话。
然而,2007年8月2日摸高59.17之后,先于大盘开始调整。
2006年的每股收益是0.93元,每股派现0.18元,按市盈率计算的话,63.62倍,股息率为0.3%。
你说,这时候的金螳螂有什么投资价值呢?按目前任何一种估值模型来说,结论都会是极端高估。
如果我在这个看起来非常高估的时候卖出了金螳螂,那么,我想我会非常懊恼这个世界上没有地方能购买后悔药。
其他的,我不需要再多举什么例子了吧?
那么,什么是股权投资呢?
股权投资是指,你重视的是一个企业的股权,后面那个权字才是核心。
你是以一个相对忽略股价波动,而以整个企业的经营现状、未来发展等相关因素去判断这个企业是否适合你去长远投资。
你是站在与这个公司的大股东和管理层的同一个层面去考虑公司的行业属性、经营破局、战略发展、人才捕猎等等。
你需要的是与大股东一致的认同,一致的价值观,你可以与大股东有争议,但不论是什么争议,出发点都是为了公司能更好发展,而最终的结果你也确实发现,或许大股东的意见是对的。
在这个角度考虑,你需要的一是判断公司是否善待客户,如果不能善待客户,产品如无本之木;二是判断公司是否善待员工,如果不能善待员工,企业运营如无源之水;三是判断公司是否善待股东,如果不能善待股东,你更是连投资的理由都没了吧?
其次,你得判断这个公司的运营团队是否团结,有没有内斗;你得判断这个公司得运营团队的年龄梯队是否合适,要不然青黄不接时必然落入下乘;你判断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能长存,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怎样?
最后,管理层的诚信度如何?战略眼光如何?下面的执行力如何?危机应对能力如何?等等。
当所有的评估,都非常让你满意时,你又何必在意这是一家每天交易的上市公司?你直接漠视其股价波动又如何?
你可以轻松拿着这样的公司去钓鱼,去唱歌,去看书,去睡觉,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根本不必每日为公司的股价波动而情绪巨震。
假如上述所有的评估,你都是非常满意,就算是企业运营暂时遇到了困境,你又会真正在意么?
再有一个,我们对一些企业的股权投资,并不能说就是终生持有,绝不是。
我们需要经常对上述资料进行评估,当出现了让你无法容忍的变化时,你说,我们应当怎样做?对,用脚投票。
很多人都在研究巴菲特,我们能否假设巴菲特也在牛市的顶峰卖出手中股份,在熊市的低谷重新买回来,那么他一定是能掌控更多财富吧?
我想说,股权投资,最终的根本属性是企业,而不是股价。
实际上,相对于国外成熟股市,中国股市有股权投资得天独厚的土壤。
那就是牛短熊长,正因为牛短熊长,所以才给我们定投适合股权投资的企业带来了最好的买入机会。
定投的威力,在牛短熊长的市场,还需要我多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