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18个月,翻了近30倍,斯达半导有何魔力?
飞鲸投研 / 2021-08-16 11:05 发布
前几天听我同事说他之前11块钱买的韦尔股份,涨到14块钱就卖了,当时觉得自己血赚,但现在他看着股价近300、市值2500亿元的韦尔股份,心情很复杂。韦尔股份四年翻了30倍就已经很振奋人心,而今天要聊的斯达半导,在2020年2月4日上市后直接21个涨停板,一个月股价翻十倍,它什么来头,有什么魔力?
想了解一家公司,首先要去了解他的产品。斯达半导的业务是以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并以IGBT模块形式对外实现销售,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其自研的IGBT芯片与快恢复二极管芯片。
经过15年的深耕,斯达半导IGBT模块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5%以上,那这个IGBT是什么呢?其实IGBT是一种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是工业控制及自动化领域的核心元器件,作用类似于人类的心脏,能够根据装置中的信号指令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相位等来实现精准调控的目的,被称为电力电子行业里的“CPU”,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机节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等领域。
总结一下就是这个产品他很重要,作为核心器件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性与效率。斯达半导为何能靠IGBT模块这一种产品支撑起2500亿元市值呢?我觉得主要是由于公司所处黄金赛道以及公司本身实力强劲。
一、IGBT处于黄金赛道
1.国家政策支持
从2014年开始,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主要表现在税收优惠以及政府补贴上,为我国功率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推动了我国功率半导体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而IGBT作为代表性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无论技术工艺,还是市场销售都有着很大进步空间,国家给的政策支持也更多。
除此,随着“供给侧改革”、“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进口替代”等国家政策的强化,深入与落地,未来中国IGBT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需求旺盛 供不应求
受益于节能减排政策,工业控制、变频白色家电、新能源汽车等节能效果明显的产品,近年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它们均为IGBT模块的主要应用领域,让IGBT模块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根据Yole数据,2019年全球IGBT市场达63.4亿美元。根据Omdia数据,2019年国内仅有斯达半导以2.5%的市占率进入全球十大IGBT模块供应商,这一块的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除此,海外疫情迟迟得不到控制,直接会影响海外IGBT厂商的产能,一边是需求的高增长,一边是产能的下降,给足了斯达半导的发挥空间。其营收在2021Q1增速达到了136%,公司模块生产量较2019年增长31%,销售量较上年增加25%,产销率达到96%,除此其毛利率也在2021Q1上升至34%,且随着海外疫情的干扰,以及“缺芯潮”的短期难以缓解,斯达半导的营收、归母净利润与毛利率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二、斯达半导实力强劲
斯达半导除了其所处的赛道具有很大优势,公司本身也很具备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研发、产品领先以及对客户需求的快反应强满足上。
1.人才优势
人才是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因素,是功率半导体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先决条件。公司创始人为行业技术专家,具备丰富的知识、技术储备以及行业经验。公司具有多名具有国外一流研发水平的技术人员,多人具备在国际著名功率半导体公司(英飞凌)承担研发工作的经历。除此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稳定,大多数人在本公司拥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公司对人才的激励也很有动力,这对稳住公司内部人才是很有帮助的。
2.IGBT芯片研发开始量产 未来会显著降低成本
上文提到过斯达半导的毛利率在稳步提升在30%左右,但是并未拥有细分领域龙头那样可喜的毛利率,这除了因为其产品在对标英飞凌的5-6代技术水平(英飞凌已经升级到第七代(微沟槽厂截止)),技术有差距外,还有一原因出在成本上面。
斯达半导的成本构成里,原材料占比87.21%,其中IGBT芯片的占比排在首位为69.21%,这是由于斯达半导属于Fabless模式,它一部分芯片由华虹半导体与上海先进代工厂合作,另一部分向英飞凌采购,自己组装成模块后对外销售。与IDM模式下的英飞凌相比,斯达半导的芯片采购费用占了大头,与会相对的其制造费用、直接人工费用、折旧摊销费用远低于英飞凌。如果斯达半导在芯片采购上的花销能有所减少,其毛利率建会有很大提升。
事实上,斯达半导也一直在进行IGBT芯片的研发,且在2019年自研芯片数量占比达到54%。目前,公司已经实现 IGBT 芯片和快恢复二极管芯片的量产,以及 IGBT 模块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虽然向英飞凌采购的芯片毛利率会比自研芯片高3%,但是随着自供比率上升,预测在2021年芯片自供比率达到100%,芯片成本将降低11%,毛利率将提升至35%左右。
公司能在功率半导体领域有持续的突破,离不开公司对技术研发的高投入。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技术发展和产品质量为公司之根本,并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为公司的主要工作,持续大幅度地增加研发投入,其研发费用占比一直很大,培养、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型研发队伍,涵盖了IGBT 芯片、快恢复二极管芯片和 IGBT 模块的设计、工艺开发、产品测试、产品应用等,在半导体技术、电力电子、控制、材料、力学、热学、结构等多学科具备了深厚的技术积累。
3. 先发优势与细分行业的领先优势
车规产品认证要求高,国产功率器件替代在汽车领域的替代总体仍处于较为初步的阶段。斯达半导生产的汽车及IGBT模块现阶段主要配套A00级新能源汽车,实现配套超过20家终端汽车品牌,在国内很有优势。这优势可以从数据上看出,2019年我国A00级电动车销售23.22万辆,公司IGBT模块在2019年的A00级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占有率已接近70%。
按照销量数据来看,2019年英飞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领域排名第一,占比高达49.3%,其次是给比亚迪品牌车型胚胎的比亚迪半导体,占比20%,而斯达半导位居第三,市占率达16.6%。国内IGBT市场相对比较集中,随着技术的突破,性价比的提升,稳定性增强,有望进一步开拓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IGBT应用的领域那么多,为什么要重点叙述他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呢?这要看斯达半导的业务结构。根据下游应用划分,斯达半导工业和电源收入占比74.6%,新能源汽车占比21.1%,近三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新能源业务占比从19%提高到22.32%,增长趋势明显,有很大的增量空间。
除此,上文也提到过,之前IGBT主要应用于A00级电动车,相当于把新能源车当做一种“试水的”的态度,随着技术的提升,长期来看电动车的消费结构升级是势不可挡的趋势。国内IGBT有望受益国产替代大势,掘金A级及以上新能源汽车IGBT模块的广阔市场。
市场层面说完后,来说公司层面。根据IHS Markit 2020年报告,公司2019年度IGBT模块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国际排名第7位(并列),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1位,是国内IGBT行业的领军企业,具有细分行业的领先优势。
公司开发了不同系列的 IGBT 模块产品,在变频器、新能源汽车及逆变电焊机等细分市场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IGBT 模块不仅应用广泛,且是下游产品中的核心器件,一旦出现问题会导致产品无法使用,给下游企业带来较大损失,替代成本较高,因此一般下游企业都会经过较长的认证期后才会大批量采购。国内其他企业进入 IGBT 模块市场需要面临长期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市场开发的困难,公司的先发优势明显。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自主芯片的批量导入,在供货稳定性上的优势会进一步巩固,从而提高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本行业的壁垒。
4.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及合理业务模式优势
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主要是对IGBT芯片特性及模块的电路结构、拓扑结构、外形和接口控制的个性化要求等。公司拥有IGBT芯片及模块的设计和应用专家,并成立了专门的应用部,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将这种需求转化成产品,这些个性化产品成为公司保持与现有客户长期稳定合作的重要基础;与国际品牌厂商相比,公司采用了直销模式,直接与客户对接,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客户的效率。
因此,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公司与下游客户的沟通更加便捷和顺畅,在对响应客户需求的速度、供货速度、产品适应性及持续服务能力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优势。
三、总结
由于IGBT对设计以及工艺要求较高,国内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工艺基础薄弱且企业产业化起步较晚,市场长期被国外跨国企业垄断,随着国内需求量逐步增大,供需矛盾会愈发凸显。斯达半导指出,未来公司将持续发力新能源汽车及燃油汽车半导体器件市场,在新能源汽车用驱动控制器领域为客户提供全功率段的车规级 IGBT 模块,并继续加大 SiC 功率芯片的研发力度,尽快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自主的车规级 SiC 芯片,以完善辅助驱动和车用电源市场的产品布局。
斯达半导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国外厂商,而由于国外疫情的反复干扰,同时受益于新能源市场的发展与需求,Fabless模式下有利于公司市场拓张与技术迭代速率,斯达半导实现了业绩的突破。除此其一直以 IGBT 技术为基础,量产IGBT芯片、不断突破和积累下一代以 SiC、GaN 器件为代表的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车规级功率器件,不断创新,并进一步发挥在研发、生产、 品牌、市场、渠道、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可期。但是再好的投研逻辑,也需要市场的配合、资金的认可、以及较强的择时能力。
贝壳投研从多维度分析,整理了一份《成长50》的名单,可以关注同名:贝壳投研,进行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