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称重机称什么
柴孝伟
/ 2021-06-28 06:30 发布
—————格雷厄姆
这句话,是基本面投资的基石,是格雷厄姆说的,巴菲特多次强调,段永平多次重复,张磊也认同。
但是,“称重机”称的是什么的重量呢,净资产?现金流?创造的用户价值?这个很少人去明确定义。
我的理解是,这个长期“称重机”称的是“净资产”,一切的基础和目标都是公司净资产,我们来股市最终要的也是累积自己的资产。
那么,现金流、创造的用户价值,这些东西和称重机又是什么关系呢。
或者说,基本面投资五层楼的联系和不同又是什么呢?
一,第一层最直接,既然长期称重的是净资产,那就细抠资产价值,打折买入,当净资产放在称重机上称时,很自然就赚了,施洛斯一辈子就是这么干的和这么赚的;
二,但是这个“称重机”只有是“长期”时才成立的,所以,这里就必然有了个时间因素,比如当你认定是资产折扣,但有了这个时间变量后,资产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变化减少的,那么单纯资产折扣者,折扣就会变小或消失,就少赚了不赚了甚至小赔了。那怎么办,施洛斯用的方式是“分散投资”,数量多了,那么总体意外就少了。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就是去利用这个“长期”的时间变量,既然,时间可以减少资产,那么就也可能增加资产。净资产怎么增加?资产如水池,要增加水池的容量,就要有流水注入,这就是“现金流”的概念,现金流入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资产。
只要公司赚到真金白银,那就是“现金流”增加了,这时“资产”也就增加了,称重时就更重了。
所以,这就是基本面投资的第二层楼,周期类公司,比如集装箱运费涨价了,中远海控就赚钱了,现金流赚钱哗哗哗,资产也增加了,股价也涨了。比如尿素涨价了,尿素公司现金流哗哗哗,资产也就增加了。
这就是,现金流入能增加净资产重量;
三,虽然现金流入能增加净资产重量,但是现金流是流动的东西,怎么才能稳定增加呢,别流着流着断流了,有的甚至还变成流出了。
这就是基本面投资第三层楼:巴菲特的垄断护城河、段永平的差异化生意模式,垄断第一的公司,更可能有稳定增加的现金流入,能产品涨价,销量不受大影响,现金流入杠杠的,净资产也是不断稳定增加,那么重量也就是杠杠的;
四,垄断第一是好,但总是有竞争对手,价格上涨是有参照物的。所以,“唯一”才是可能无价的,想涨多高都没有参照物,那么现金流就可以更大更持久。物以稀为贵,唯一最贵,可以无价,这种资产也可以是无价的,称重时就重多了,这也应该是到极致了;
五,但是,这个世界是阴阳转化、物极必反的,所以,当“唯一”这个极致到极限后,就会面临可能被外部新维度打破的命运(永恒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改变世界”的公司,打破一切唯一、第一、垄断,比如柯达胶卷被数码打败,马车被汽车打败。改变世界公司最重视“企业文化”中的“使命感”,这与现金流是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两条路,为了打破旧秩序甚至要反向先付出现金流,也不那么重视赚钱模式,它们就是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凭着“使命感”(原力),烧着现金流,闯出一片新天地,比如马云的阿里巴巴、共享单车,都是先烧钱不赚钱,到一定阶段才创造出合适的“生意模式”,产生现金流,随着现金流越来越大,净资产水池也不断变大了,资产重量就越来越重了。这一层楼实际是前四层楼思维模式的一种反向,前面多用涨价来增加现金流,第五层楼多用降价提高市场容量来为手段。
所以,基本面一二三四楼与五楼,实际是个太极图阴阳鱼的关系,是个矛盾的对攻体。
但是,不管几层楼,最终的终点都是“净资产”,“现金流、垄断第一、唯一、生意模式、企业文化、改变世界、为用户创造价值”这些都是应付时间变量的诸因素,手段不同、各有高低、各有利弊而已。
弄清楚“称重机”称的是什么(是资产),弄清楚“长期”这个“时间变量”因素下,“现金流、垄断第一唯一、生意模式、企业文化、为用户创造价值、改变世界”等等诸因素提法,都只是为了去更好抗衡未来先生这个时间变量的产物而已。离“资产”越远,考虑的时间诸因素越高级,反而也越可能迷失在各种花样里,初心是“净资产称重机”。
守住资产折扣的根本,就是股市正确捡漏。这个基础上,争取更好更强的时间变量诸因素,就是捡大漏。
九面鼎
“好生意好价格好时机”
“踩实洞见理性”
“目标十七个资金净翻番”
“日常低估好生意思维”
“买价按资产折扣”
“坚持五类好生意”
“集中与分散有度”
“耐心等待甜密区击球”
“多维共振确定甜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