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数拉升猛涨,如何才能抵挡住诱惑?
黑马牛散 / 2021-06-26 14:23 发布
本周大盘指数走得相当漂亮。
从周初科技股的余热,军工、航天概念的炒作,到农业、石油走过场式的表演,再到后半场C位出道的光伏概念,以及冷不丁就飙车的券商。这几天A股的菜谱搭配得恰到好处,营养非常全面,只是对多数投资者而言,恐怕未必能有口福尝到这一道道的美味佳肴。
简单回顾一下这几天资金炒作的方式就能发现,A股的主旋律还是分化和轮动。市场捧起一个新热点的代价,往往是把前一个热点棒杀,鸿蒙、航天航空、芯片、软件等均没有逃得了被市场热钱过河拆桥的命运。
按理说,当前投资者情绪很足,市场也不乏政策或行业相关的热点事件,A股的上涨理应是逻辑严谨,让人充满信心。但为何现在每一步迈得都比较谨慎,放不开手脚,而且始终透露着顾此失彼的无奈?
这段时间我们已经聊过多次,问题的根源在于缺钱!诚然,近期市场交投要比前段时间改善了很多,基本上每周都能有几个交易日沪深总交易量冲破1万亿元大关。但破万亿之后的增量非常有限,依照A股当前的总体量,万亿成交额应该只能算是维持市场活跃度的及格水平。所以,A股近期的打法也非常讨巧,每天都拎出几个很能打的热点,代价是抛弃一些被炒高之后的概念。
这样的快节奏,对大盘很友好,对个股很冷淡。因为无论是炒作热点,概念还是国家政策, C位轮流坐的同时,一直有权重股时刻准备着给市场托底。比如周五,券商、白酒、周期等一起发力,指数长虹,个股却绿了半边天。
很多朋友很不习惯A股现在这种指数牛和部分个股牛,众多个股被抛弃在一边的现象。比较残忍的是,恐怕这种现象在未来多年内,不但会一直存在,而且还会持续加重。上层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把优胜劣汰的选择权交给市场,虽然有一些历史和体制上的特殊性,但A股还是会逐渐西方化,而且是更倾向于美股化。只不过,去散户化的目的在A股不太可能达成,未来大概率仍是散户被机构收割,机构被政策收割的局面。
指数长牛和一部分个股的长牛是能实现的,同时自然也会有一些当初不该来,或中途变坏的公司被淘汰出局。这是市场化之下的正常现象。
大盘本周的收线相对强势,而且从沪深每日成交量上来看,周内的五个交易日均在1万亿以上,稍高于近期的平均交投水平。北向资金方面,周合计净流入超200亿元,其中过半资金是在周五当日集中买入。
大金融拉指数,权重股集体反弹,目前市场对此的看法也并不统一。首先,券商券商反映虽然亢奋,但涨幅靠前的除了中金和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东方财富外,多数是小券商,以往牛市的正牌旗手的反映相对冷淡。其次,因七一特殊的时间窗口,下周A股的表现是“不被允许“出现意外的,也就排除不了周五刻意拉指数的嫌疑。大盘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像是加了几层滤镜之后的效果。
另外,也有外围市场的影响,主要是来源于美利坚,最近美财长耶伦(前美联储)和现美联储鲍威尔就美联储的加息节奏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而且形成了鹰鸽对峙的两派。这一边双簧戏在上演的同时,另一边拜登的2万亿基建计划最终商量通过了1.2万亿。美国的套路一直没停歇,一边大喊着收紧,一边继续放水,虽然对短期市场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同时也在消耗美国的信用。
目前全球资本对中美之间的博弈都比较谨慎,但同时也在做出抉择,有的在我们这面押宝,也有的把筹码放到了对岸。就时机、现状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来讲,对A股而言中间难免一些事件带来的短线洗盘,整体机会是远大于风险。
因而,我们这两年多一直在讲的,并不是着眼于A股一个常规的牛熊周期,而是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要摒弃“牛市普涨“的观念,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选股策略,继续参考近期谈的一些观点,这方面上周的周末评论中也做了系统、详细的总结。
短线,估计周五拉升之后,大盘再行冲高的幅度有限,市场大概率会以走阶段高位区间的方式平稳度过七一特殊时间窗口。目前我们不清楚是否还有政策上的红利,可以吸引场外资金,把沪深的日均量能再拔高一个层次,重点观察这方面的动向。
市场短期炒作风格则继续维持热点、概念快速轮动的节奏。需要提一下的是,科技大板块的炒作周期不会那么快结束,尤其是市场将会加大对苹果产业链的炒作力度,而且其秋季发布会应该会成为概念炒作的兴衰转折点。本月的大热点鸿蒙概念,随着一封封的监管函给过度炒作的市场降温,之后将进入常态化的炒作周期,后市脉冲式上冲仍然少不了。
本周的政策大热门,光伏概念作为国家能源大战略里的一环,建议别太在意市场的短期炒作;预计像风电、水电等其他类型的清洁能源,后续也有相关政策,我们无法推测政策的具体内容,但能预见相关的产业诸如智能电网、特高压、充电桩等涉及到能源的传输、储能和供能的基础设施(新基建)会继续推进建设。
总结,着眼长线布局,别求爽一时,要以端正的态度,看待国家战略。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中板块、个股均为技术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建议!
文/黑马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