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摒弃疯牛情结,直面康波周期下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千岛湖的柚子   / 2021-06-20 17:48 发布

2020年7月30日,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第三次媒体交流会在线上举办。中信建投金融工程兼大类资产配置与基金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丁鲁明受邀出席交流会,围绕“摒弃疯牛情结,直面康波周期下的中国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分享了自己观点。发言纪要如下:


如果用一个标题来表述今天的观点,我想是超配全球权益和实物地产。这个标题本身想表达的是全球资产泡沫的过程。我想强调的是,这个泡沫主要指的是估值层面,因为实际上各个资产价格都是由基本面和估值双方来构成,最后的价格体现是两者的合力。实际上对整个康波萧条期来看,基本面环境并没有那么精彩,但是整个估值体系由于流动性的释放会达到较高的水平。所以我们会看到非常典型的现象,就是整个市场的指数会由估值来推升。 


当然大家在最近的一些公开数据中也看到,从基金研究的维度我们非常关心市场中一些基金的相关信息。有一张表格在最近两天非常风靡,就是各个资产管理公司的平均持股的估值水平、PE水平,我们会看到从二十几倍到一百多倍的估值都有,实际上估值越高的这些持有的公司,反而在今年的业绩更好,非常凸显了我们所说的这种特点,这种过程应该还会延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从康波周期的定义切入。 


2020年五六月份的时候,有一篇研报在金融圈被广泛传播。这是我们中信建投前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先在14年前所发表的一篇研报。这篇研报之所以会引发大家关注,是因为研报中提到对于2020年的展望。周总当时展望的结论是中国的资本市场会出现一轮由科技带动的显著上行的趋势。这个结论最精密的地方在于这是周总14年前所提出的。在2020年的6-7月份恰好市场有了非常类似的走势。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放得再宽一些,从2019年初开始以来,一直是科技显著占优的市场。因此这种前瞻性的展望再次获得完美验证。 


我们团队作为中信建投的康波周期框架的传承,应该说对这套周期理论做了长期的研究和实证,我们收获颇丰。我想说我本人和周总在14年前的观点非常的吻合。当然这个吻合不是从今天开始,而是从整个18年底19年初,大家知道在过去两年中,我们是全市场中对于科技股或者说以科技股为代表的三级指数创业板最明确地给出看多观点的团队,并且对于时点和幅度的把握均非常精准。我们的研判其实和整个康波周期萧条期下的科技股的机会是息息相关的。 


那么首先简单说一下什么是康波周期,一句话的概念——它是60年左右的全球经济波动的周期循环的规律。这是一个事实,因为在过去两百到三百年,全球发达经济体包括英国、美国的经济数据,都呈现出这样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有很多学者对它做了一个定义,认为康波周期的来源有各种的假说,当然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认为它是科技力量驱动的生产效率的提升、渗透和消亡的过程,以及下一个颠覆性的科学技术再次出现的过程,所以本身康波周期是一个科技周期。当科技周期进入到箫条期,其实本质上意味着上一个拉动全球经济生产力、提升生产技术效率的科技点已经进入到尾声期,它的红利已经大部分被整个社会的实际生产所吸收,甚至已经进入到饱和状态,从而整个经济的上行动力会进入到尾声期。 


那么往往在这个时期,新的一轮科技创新逐渐地崛起,这个崛起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康波周期之所以称为周期,是因为往往在这样的低迷期、消沉期,作为各国政府而言,它有追求也有职责,说得小一点是为本国国民,说得大一点是为全球人类去寻找下一轮经济的增长点,因为摆在人类面前的往往就是科技新的突破,或者转入混沌、战争和萧条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的主动性投入便非常重要。 


我们从2019年初看到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Top2的国家,在全人类的和平或战争的分界点上,都做出转型科技的重大决策,当然具体的方式是通过5G的投入。那么这样的环境到底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我们一直说康波周期本身并不是一个单周期,实际上我们研究的是多周期的嵌套,康波是其中最长的一个波段,除此之外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房地产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等,这一系列周期构成了从长到短的经济波动。


如果我们要往后看15年,当然应该用康波周期,如果我们只是往后看一两年的时间,康波的影响就变成一个次要的影响,更核心的影响来自于短期社会补库存的过程和运行节奏。当然这个是规律性的东西,不规律性的东西就包括新冠疫情,它所造成的冲击以及冲击后的经济复苏。这些规律性和不规律性的事件,最终叠加为当前生产经济具体的状态值。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维度的分析将预测做到更为精确。 


从整个多维度的定义来看,我们当前正处于的状态可以用三个主要矛盾来进行刻画。 


第一,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正处于第5轮康波周期的萧条期,无论是我们当前的预测还是此前周金涛先生的预测,在这个点上的结论目前高度吻合,我们都认为2025年全球会迎来这一轮康波萧条的低点,也就是说从现在到5年后,整个康波萧条的状态是持续的,经济会保持持续下行过程,这个过程是均线概念的下行,实际上体现在短期波动上,也可以再上再下有波动。 


第二,我们正迎来一轮全球库存出清后的补库存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我们认为是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只不过在今年初被新冠疫情打断。


第三重要的点是新冠疫情本身,即便到今天为止,美国也有复工后疫情二次爆发的迹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其实整个疫情才刚刚开始蔓延,所以全球的每日新增病例高达22万人。但是从主要经济体来说,包括中国、欧洲、美国,日本,当然日本目前似乎在经历二次冲击,除了日本之外的前三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出现了疫后的经济复苏过程,只不过中国是最早的,但是美国和欧洲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迹象。所以其实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冲击,就是疫后修复。


这三个力量的叠加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短期经济的状态,经济从底部快速回升,但是整个上行过程并不是长期的趋势而是短期的趋势,短期会面临补库存过程的额外带动。但是到了明年后年,整个康波萧条的影响还是会成为主要的负向变量。 


因此,纵观整个经济形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波段上行的过程,这种上行目前还在延续,并且我们认为到年底之前这个趋势应该较为明确,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全球经济的状态,我们所做的定位。 


第二,我们想说的是市场的估值或者说流动性。我想对于今年3月份的疫情,大家一定会把过去120年来全球最大的疫情和当前的新冠疫情对比,实际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的确如此。当然由于各国政府在历史的推演中,一直是在和经济周期做对抗的过程,所谓的政府行为,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本质目的都是要削峰填谷,更重要是填谷。在经济困难的时刻要度过去,那么这种过程实际上都是在和周期做对抗,对抗的方式也是越来越有效。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过去120年来全球经济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它的波动性越来越小。


如果我们从一个层面来进行刻画,1950年之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有一战和二战的“热战”。1950年到2000年的,实际是剩“冷战”一种方式,而不再有世界范围的“热战“。2000年之后,甚至只有局部性的战争,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话说太满。实际上整个世界都是周期循环的,但是政府的努力我们需要看到,那么对于这一轮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实际上对于经济本质带来重大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以美国政府为首,我们再次看到巨大的流动性释放的过程,对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考虑到整个政府决策的出发点以及最终的救助效果来看,这是必然的方式。 


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实际上在轮当中采用了“直升机撒钱”的政策,这个政策在我们看来是导致本轮美股重大反弹以及全球资产泡沫的最核心因素之一。当时3月底的2万亿的财政刺激,以及最近1万亿的财政刺激的补充,它的最大颠覆性就是在于发放流动性到居民个人,这是过去的救市中都没有过的,无论是美国还是全球都没有过。当然主要是指这样一个体量级,上升到了全国的范畴。 


这样的政策最终导致的是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短短三个月内,从3月份至今已经扩张30%左右,而且根据这个趋势还会进一步扩张。最朴素的道理就是既然钱发多了,那么钱就贬值了。我们也可以同步地看到美元指数出现了一波快速的下行,大家可能以为这些因素都是上述单一的政策所带来的,实际这也是有更大的周期来验证。早在去年底我们就已经明确给出了这两个结论:第一,美联储会大幅扩标,第二,美元指数会大幅下行。只不过在疫情的冲击下,在政策的刺激下,这些趋势变得更加明显。那么整个康波周期的话,从长波视角来看,其实都是必然的结果。 


大家也都知道,在今年3月24日我们在全市场的关注下发布了今年以来最重要的一个拐点的报告,我们以中信建投大类资产配置团队的名义,当时发布的标题是《当下判断全球股市重大拐点的三个核心理由》,发布的日期就是3月24日。非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因为在当天的下午2点,我们这篇报告就占据了各大重要媒体的头版,当时大家起的标题比我的更直白,用了我当时在正文中的一句话——我们当时说3月24日、25日是这轮行情最佳的买入点。事后来看,市场没有让我们失望,无论是我们中国的沪深300,还是美国的标普、纳指和道指在这一天都形成了最重要的低点。 


所以实际上当时的主要的变化,我们为什么能够给予如此前瞻的判断,核心是我们同时知悉当前全球的长波周期所处的位置、市场的主要矛盾,以及在这个时刻政策微妙的变化和不同。我们也明确感受该政策能够对于资本市场产生正向的影响,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所以这是我们看到的大的环境,我刚才所提到的两个大的环境短期内都不会出现变化,第一个是我们全球所处的康波萧条,第二个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这一轮因为疫情而导致的重大流动性放松政策。这个政策也给予了全球非常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从美联储发布的最新会议来看,流动性释放的过程还会长期持续。其实从美联储表述来看,没有提到任何要加息的动作,当然这个和我们的预判也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认为2021年底之前,全球都不会退出流动性的宽松,因此实际上对资本市场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当然主要讲的是估值,我再次跟大家强调这件事。


对于整个市场的后续空间,我想再补充两句,因为毕竟市场已经出现了深v的走势,对于A股来说是已经突破了当时2月份所到达的3150点的上证的高位,而对于美股来说,纳指也已经突破了,对于道指这些指数来说其实也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其实反弹的幅度都不小,所以大家很多会问追不追的问题。我想我们当时所给出的预判也是基于历史上疫情后的资本市场的表现做的客观的呈现,当然也会有我们自己的推论。我们参考的是历史上几次最大的案例,包括1918年到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1957年到1958年的亚洲流感。之所以选这两个案例,是因为20世纪以来,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历史上最大的两次疫情。 


考虑到这一轮全球股市在疫情初期的跌幅,我们有理由把下个月起当做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毕竟目前新冠在全球范围内还没能得到明显的控制,所以新冠疫情还是一个不可控的变量。 


我们不妨以上述两次疫情做对比,但即便比对 ,我们会发现其实美股的跌幅也是远远小于这次新冠疫情的。当时西班牙大流感,市场的极端跌幅是每股10%,出现在1918年的11月;亚洲流感的跌幅是20%,出现在1957年的6到10月。大家可以看到都远不及这一次美股36%的跌幅。 


所以我们想表达的第一个点就是这一轮新冠疫情对全球股市的冲击,实际上包含了比较显著的恐慌情绪,因为20世纪以来的所有的疫情下,美股的调整幅度都没有那么深过,都没有超过20%,但是这一次直接到了36%,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了第一轮的反弹。 


第二,当疫情控制住之后,整个资本市场的上涨是非常的显著的。我刚才提到了两个案例,在此后的第二年美股的涨幅都超过了40%,所以最终的结果是美股都出现整个指数创新高的状态,并且创新高后还有显著的上涨空间。所以基于这样的一点,我们再来展望当前。 


当前对美国经济而言,可能四五月份应该会是经济最差的时间,但是整个复苏也是才刚刚开始。我们之前做的全球经济的定位,对中美来说,本质上大家都面临康波萧条,都面临库存上行,都面临疫情的冲击,只不过微小的区别在于中国在二三月份控制住了疫情,所以3月份之后就进入到疫后修复,目前是疫后修复第4个月。而美国,实际上它的疫情最大冲击是在今年的5月份,从6月份开始以后修复,目前处在第二个月,这是微小的差别。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参考历史上的两个最大的案例,看到的结果是第一,资本市场的表现并不会和疫情的节奏同步,尤其是1957年的亚洲流感,那一次实际上整个资本市场是提前预期5个月见底的,先行上涨,当然在整个疫情拐点出现之后,它是进一步地加速上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在过去的三个月,整个全球资本市场主要还是靠估值推升的话,那么当疫情过去之后,尤其是对美国经济而言,疫情过去之后的三季度和四季度,我们会看到实质性的以EPS所推升的估值上行,对全球权益市场来说,上行的趋势并未结束。 


第二,对于大类资产中的债市,因为时间原因,我主要讲我们大类资产中的股债这两类资产。对于债券市场来说,短期就处于不太有利的过程。相信大家都知道今年5月份银行理财曾经出现过一波稳定收益产品出现短期浮亏的状态,因为确实在当月,整个债券市场是出现了牛市后的快速收益率上行,这一切其实都是资产价格的表现,银行理财持有的确实也是这些债券资产,确实是债券市场本身出现了显著调整,那么这个调整背后其实就是整个大类资产的轮动。


我们看到债市其实无论是从当时而言还是现在而言,都面临两个最核心的本质问题:第一就是经济在回升,这个回升是以疫情的修复为主要背景,但是大家不得不承认,由于疫情砸坑很深,所以疫情后的经济修复斜率较快,尤其是疫情后的经济大幅修复的情况下,实际上大家对于无论是中国央行还是全球进一步的流动性释放,都需要非常审慎,这样的预期变化导致债市收益率的上行。第二个因素是来自于物价,今年1到6月份,由于猪肉价格的因素,整个CPI出现了高位快速回落的过程,但有一个细节是,最新6月份的CPI数据已经出现回升的迹象,除了CPI之外还有PPI,整个物价都出现短期触底回升的迹象。根据我们的预判,在未来三个月整个PPI会出现持续上行,而CPI也会出现稳步齐升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其实对于央行的流动性释放的预期也是需要进一步降温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流动性释放有一个大的前提就是不能触发通货膨胀,所以对央行来说,通胀始终是控制流动性阀门的非常重要的参照因素。那么这个因素目前来看,至少当前和上半年相比,它的基本环境是更加不利于流动性预期的。因此这两个因素共同叠加,造成了整个利率市场的稳定和上行。这种上行也使较多银行端资金从债市被吸引到了股票市场,这个因素也是7月初市场快速上行的力量之一。


以上的话,是我们对于当前尤其是3月份疫情恢复以来,为什么资本市场会出现这样一轮和基本面有显著背离的极端上行,当然我们还是想强调这种上行在未来的6个月中,它的中期趋势仍在延续,这个趋势是不变的。那么整个大类资产配置来看,今年下半年股票类资产相较于债券类资产的吸引力更为显著。


Q&A



Q1:因为今年黄金已经走出了一波大牛市,您现在怎么看待白银的,当下白银的上涨空间会比黄金大吗?


答:其实黄金资产是我们主要覆盖的大类资产,但是我们一般把黄金白银当做一个板块做持续的跟踪。细分白银的话,我想有色金属行业的分析师可能会更了解,但我想点评一下黄金,黄金在最近也是刚刚达到了两千美元的历史高位。


那么对于黄金资产的话,首先我想说,从大类资产配置维度,其实它并没有排在我们今年推荐的靠前的位置。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刚才所说的几个重大逻辑,第一是流动性放松,第二是通胀,通胀实际上在当前以及未来实际上都会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环境,第三是经济,经济本身短期还处于一个上行的过程,所以其实从大类资产配置的维度,我们更愿意去配置的是一些进攻型资产。那么对于黄金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在疫后的三个月当中,黄金出现了大约20%左右的涨幅,对于黄金本身来说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空间,但是20%的数值放在各大权益市场来看,它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的显著。 


那么为什么黄金也会出现上涨呢,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美元的贬值,我刚才跟大家强调过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过去的三个月其实扩表了20%到25%,所以实际上这一轮的黄金上涨其实并不是核心价值体现的过程,它更多反映的是美元贬值带来的重新定价的过程。 


对于这样的过程,我们认为从当前来看,往后的两年中,全球的流动性宽松的状态在持续,我们也很有可能会看到最后美联储整个扩表规模也远远不止当前的20%到25%,但是扩表的速度在下降,比如可能最终会停在30%,那么对黄金来说后续还是有创新的空间。 


但是从整个资产的排序来看,如果一旦出现这样的状态,我们会看到的是权益市场更好的表现,所以从绝对收益来看,在资产泡沫的环境下,可能大部分的大类资产都是以涨为主,但是从相对收益来看,黄金这个资产在我们的排序中可能还是相对靠后一些。在今年下半年,大家还需要更多的关注的是疫后的修复所带来的经济的回升,以及它所对应的企业盈利的回升,根据我们的研判,盈利的回升高度会更为的可观。 


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整个全球经济会出现一个增速,不是一个弱反弹,而是一个强反弹,甚至有可能中国GDP增速超过6%以上,那就意味着可能会超出过去两年左右的平均水平,就是它的底部区域会被往上抬。虽然它也是一个临时的现象,但是短期内如果经济达到这样的高度,那么整个资本市场的积极性会更高。这是我对于黄金的一个点评,其实我们是站在大类资产的比价关系来衡量这些资产。


Q2:您觉得以后主板相对于创业板和科创板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今年来看,创业板对于 A股市场和投资者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答:我们想说的是看多科技板块,我们可能是全市场最坚定的。在2019年8月底9月初的一次千人会议上,我们应该是第一次向市场披露了我们对于创业板或者说以创业板为首的科技类板块未来10年的一个看多的趋势,那么这个趋势其实和康波萧条中对科技看好的大逻辑是一致的,这也是14年前周总当时看多科技类板块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于科技类板块而言,我们认为在今年下半年它可能依旧是全市场中最热门的板块,我们也是建议大家重点关注,在未来半年以及更长的时间内,可能科技板块对于主板的超额收益会长期延续。它的主要逻辑来自于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我刚才其实在最初讲康波周期的时候和大家阐述过,在康波周期的萧条期,它不是一个自发的周期复苏的过程,而是一个倒逼的过程。我想对于康波周期,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可以去看一下历史的那些案例和历史上的康波萧条期的时间点,大家可能会惊讶的发现二战是在康波萧条期之后,冷战是在康波萧条期之后,实际上我们想说的是康波萧条期之后往往会有全球的重大格局变动,那么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它都是以剧烈的战争来呈现和结束的。其实各个国家都承担不了战争的压力,所以实际上如果能够通过生产效益的提升来缓解的话,我想有大国意识、有全球担当的一些国家,都会往这个方向去做重大的尝试和投入,这也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所以从整个康波周期的萧条期来看,既是一个旧有生产过程到达瓶颈的过程,同时也孕育了新的机会。 


第二,在这样的一个大的逻辑下,我们的确看到包括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短期是贸易战尤其是科技战,但是在科技战的背后,我们认为可以用科技领域的军备竞赛来衡量这样的状态。中美两国在5G上的投入都是国家政策,并且在过去的两年中都获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实际上都是在为下一轮全球科技去铺设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重要。那么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在2018年底到2019年初也是明确提出了产业政策转型的口号。大家都知道,2019年之前的两到三年,当时的产业政策是供给侧改革,2019年1月份开始转变为战略新兴行业,整个转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这些政策非常明确且具有前瞻性。政府的支持是我们想说的第二个逻辑。 


第三个逻辑是在于资本市场的改革,当然这也可以认为是政府整体推动产业加速革新的环境之一。我们身处资本市场,所以资本市场的改革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独因素。2019年6月份之后我们看到科创板上市,2020年4月份我们看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落地,这两个板块无论是从新建还是改革,它的方向非常的明确,大家可以看到专业版和科创板的各项条款中都体现出对于科技新兴类、战略新兴类行业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尤其是特殊通道的方式去支持一些未盈利的,但行业属性符合国家政策的企业。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产业的各个维度上,包括投入,政策,资本市场的退出机制越来越灵活化、自由化的过程。 


它在对标什么呢?它在对标的就是1990年期间的纳斯达克指数,美国当年有了这样的资本市场的指数,就有了非常好的资本市场环境,最终导致了上一轮的科技类的领先企业,最终落地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从而让美国经济兴盛了20年。那么在当前的时间窗口下,实际上中国政府也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我们对于这样模式的后续展望也是非常的期待。


所以对于整个科技板块来说,我们曾经也用过天时地利人和三个维度的共振来形容当前的科技类板块。那么整个上行过程,我们认为也是会有持续的超额收益,我们也是建议大家密切地关注包括TMT板块,例如通信、传媒、电子、计算机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Q3:很多人都在说后期有可能的进行风格转换,因为 PPI也要转正,就是说现在环比已经转正,后面同比转正。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周期类的或者价值类的版块可能会起来,目前肯定是创业板强,未来可能是主板的,像银行、地产、化工板块强势,您怎么样看这种观点?或者你对后面是否会风格的切换持怎么样的看法?


答:实际上我们团队一直非常关注周期类板块,今年6月份我们曾经也向市场提示过,周期板块可能会在三季度出现脉冲式分割切换。7月初的市场表现大家也看到了,比我们说的“脉冲”更为“脉冲”,市场短平快的节奏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确实认为今年7月份或者说整个三季度,周期板块会迎来一个大家预期的基本面拐点,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来自于美国经济触底回升,以及中国的PPI回正或者说 PPI的同比增速的下行趋势转为上行趋势。我们自己对于PPI的预测也是认为到今年底整个PPI可能会出现持续的上行,最终可能会回正。但是我们的观点还是并没有把周期板块当做一个持续的风格切换,我们当时认为它是一个脉冲式的冲击。这其中的差异主要就是来自于我们认为这轮PPI的回升的持续性会非常的弱,两个维度分别是:


第一,自于它本身它是处于最上游的行业,它对于整个经济需求的感受是最为滞后的,全球经济的大环境是是疫情后的修复,这种修复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还没有体现总需求回到正常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商品价格回到正常水平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我们应该要先看到的是经济回升到一个正常水平。 


第二,从整个康波周期的视角来看,在整个多周期叠加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最长期的变量是康波萧条,那么其实康波萧条在上一轮和库存周期的叠加期中已经体现出对资本市场的重大冲击了,时间就是2018年到2019年初的那一年半,我们看到的过程是贸易战导致的全球股市暴跌,但实际上它也是这两个周期共振向下的过程,下一次这样的过程其实也不会太远,可能在明年会出现类似的过程,所以它始终是一个需要警惕的点。当然这也意味着就是这一轮的经济复苏可能最终的力度不会特别地强。 


我们其实回忆的是2012年到2015年,那一轮库存周期,我们当时可以看到整个经济回升只出现在2012年底到2013年8月份这短短的一年当中,之后其实经济是再次回落的,这和当时政府的产业政策有关,我们知道2012年的产业政策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和现在很相似,我们目前的政策是新型基建,本质上都是在鼓励我们的新兴科技型企业,而相对来说,对于传统行业的救助力度偏弱,所以在这样的大的周期环境下,我们认为2013年到2015年的经济环境是可以用来参考的,也就是说这轮经济上行的持续时间也会更弱一些。 


第三个因素就是来自于中国政府目前对于房地产的市场的调控仍非常严格,这就导致了整个流动性的宽松无法全面传递到经济的各个维度,有一些板块领域实际上受到肺炎严苛的控制。所以中国政府这一轮和全球同步的流动性释放,首先它的释放幅度不够,第二,它的传导机制也受限于房地产政策的调控,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一轮的经济回升可能不如之前那么强劲。那么转移到整个周期板块,也会出现整个盈利上行持续性是有限的,这是我个人担心的点。所以对于周期板块,我们看的还只是一个脉冲的行情,下半年,最晚的话到今年底经济回升触顶之后,周期版块的相对机会在后续的表现可能还会不如整个科技类企业,毕竟从整个产业政策来看,重点扶持的可能还是科技类板块。 


Q4:您认为A股创业板占优的逻辑是什么?近期的震荡调整大概何时会结束?到年底大概还会有多少的上行空间? 


答:这三个问题,我先回答一下第一个问题——创业板看多的主要逻辑,主要是三个维度。


第一,是从60年的康波周期维度来看,目前进入到全球的康波萧条期,我个人认为互联网的产业模式,它对于整个全球经济的生产效率的带动作用已经达到了边际的极限,或者说它已经完全渗透到大家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娱乐中,所以它对于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达到瓶颈之后,我们看到的是经济后续再增长的乏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中国和美国政府在新型基建领域的投入,所以从周期来看,意味着新的一轮科学技术需要,这个需要是被全球社会所需要,被全人类所需要,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科技进步,那么未来可能意味着混乱和战争,所以从政府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倒逼的行为。但是很重要的是,中国和美国两个有担当的国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开始进入到了全国的政策扶持,对于5G为代表的科技领域的投入。 


第二点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中国自己的资本市场的改革,我们看到无论是科创板还是创业板改革,市场流动性更上一层楼,进入到单日20%的波峰范围。整个流动性的鼓励,以及对于更多企业的纳入,可能对于IPO非盈利企业其实本身也有特殊的规定,以及对于整个相关行业的并购重组等,都意味着这些板块会迎来基本面以外的资本市场政策红利,来抬升它的市场吸引力,也就是估值。


当然对A股来说还有第三点,就是我们说的商誉周期,大家都知道可能现在没有人提,但其实过去的几年,大家看到整个板块都有大量的商誉减值,它导致了整个板块的会计利润在一个虚低的位置,实际上这些企业的现金流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这种商誉减值实际上目前正在度过它的最低周期,开始重新复苏,也就意味着一些企业盈利会在今年和明年出现显著的大幅提升。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促成整个创业科技类的板块在今年以及未来的几年内会出现持续的超额收益。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短期调整。我想短期调整是非常困难,即便有我们量化团队来提供这样的观点,但这也有概率的问题,大家知道越短期的预判胜率越低,不是低于50%,而是比50%高不了多少。我觉得从周度的研判来看,能够得到70%以上的胜率,那么可能从赋值的角度来看,10年后收益就非常可观。反过来说,周度70%以上的胜率其实也是很难的。首先我想和大家明确我们的预判,它有胜率问题。


那么我们自己的研判,大家可以参考我们在最近一期周报当中的观点,当时的标题是《短期调整或已至尾声》,在前一期的周报当中,我们给出的观点是《市场有望在3150点上方重拾升势头》。也就是说目前来看整个时间和空间,我们认为最后这轮短期调整的低点其实就在眼前,我们认为是可以去做一些提前的埋伏和交叉的行为,毕竟后续我们是继续看涨,所以我们的观点是短期调整随时结束,或许已经结束了。


我们认为如果一定要说小概率事件的话,若未来的一周之内再往下尝试性杀跌,再去确认这个缺口,再涨起来就是一个更完美的趋势,但是在资本市场中没有完美,所以供大家做一个参考,我们认为3150点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技术支撑位。


第三的话,对于年底的空间,我们自己的判断实际上是综合考虑了企业盈利和整个的市场的流动性两个因素。在一些基本假设的环境下,今年下半年整个创业板可能还会有比较显著的涨幅,或许不亚于今年第一波的上涨。


Q5:您认为货币政策会有变化吗?宽松是否会结束? 


答:我想这个问题在今年的五六月份大家的分歧非常大,最终的结果是让宽松派比较失望,因为这实际上还是一个结构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说事实是,今年6月份之后,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并没有跟随美国大幅宽松的政策进行一个补偿性的持续降息,而是反之在美国短期降息结束之后,中国也是停止了流动性的进一步宽松。这个事实已经低于很多投资人的预期了,原本市场中曾经有一个声音认为美国是一步到位,中国是分阶段起步到位,叫做步子小,但是持续时间长,最后达到一样的效果。我们的观点是:这样的预判可能过于乐观。


那么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我们看到目前中国央行的定力非常强,4月份之后,中国疫后修复就快速收起了持续宽松的步伐。我们没有看到紧缩,但是我们看到确实没有持续加大宽松力度,所以在最终的累积效果上,中国和美国两者之间在整个的流动性宽松的幅度上是天壤之别。 


美国是全球这一轮中流动性幅度宽松最大的国家,并且目前还在进一步的加大。而中国已经缓步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资本市场缺流动性,因为流动性一方面可以由本国的央行来提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由他国的央行来提供。 


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的确就是如此,在美国出现了大幅流动性释放之后,不出意外,我们看到了美元的外流,表现的方式就是美元指数汇率大幅下行,这反映的核心结果就是美元在外流,印出来的钱最终流到了新兴市场国家,这里面就包括中国,大家看到其实今年6月份以来,陆股通北上资金对于整个A股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比较强的。 


当然这其中有合理性,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其实也包含了在美国超发货币后流入的资金,所以整个结论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未来半年内,我们可能很难期待在整个利率通道上有明确的宽松,但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还是会非常宽松,因为有全球的宽松的货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