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正敲定新东家,中国平安为何接盘
拙政江南 / 2021-04-30 22:12 发布
这一天,海航集团官微正式官宣破产重整,20多分钟之后,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了关于北大方正集团(下称“方正”)重整的最新进展。
经过多轮竞争性选拔,从29家意向投资者中,敲定了三家重整投资者——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珠海华发”)、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中国平安(SH601318)$ ”,601318.SH,2318.HK)、深圳市特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圳特发”)。
中国平安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公告,确认了此事。至此,方正将近一年的破产重整终于朝前迈进了一大步。
当日,方正旗下6家上市公司有5家上涨,港股方正控股的最大涨幅甚至17.81%,A股 $方正证券(SH601901)$ (601901.SH)盘中最高涨8.91%。显示出市场对方正重组消息的看多心态。
三个月后,在4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北大方正重整方案的细节最终敲定。
4月30日傍晚,中国平安发布了《关于参与方正集团重整进展的公告》,宣布将由旗下子公司平安人寿代表集团参与本次重整。
当时在29家方正重整意向投资者的遴选队伍里,除了中国平安,还有另一家险企泰康人寿也参与了。
最终,“珠海国资+中国平安”联合体战胜了“泰康人寿+武汉国资”两人组。
那么接下来,大家可能将关注,中国平安正式入主后,如何整合方正系和自家的金融资源?
白马骑士翩翩而至
根据各方签署的重整投资协议,重整主体以除方正微电子全部权益以外的保留资产出资设立新方正集团,整体出售给投资者。平安人寿与华发集团将按7:3的比例受让新方正集团不低于73%的股权,其中,平安人寿将以370.5—507.5亿元对价受让新方正集团51.1%—70.0%的股权。
最终支付对价金额及持股比例,将取决于债权人受偿方案选择情况。
另外,新方正集团不超过27%的股权,将抵偿给选择以股抵债受偿方案的债权人,重整主体持有的方正微电子全部权益由深超科技或其指定主体单独承接。
根据相关规定,本次重整尚需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以北京大学理科新技术公司起家的方正,曾作为校企双璧之一辉煌一时。多年后,双璧皆身陷困局。
1986年8月,北京理科新技术公司成立,成为方正的前身。当时,北京大学注资40万元,时任北大教授的王选院士作为北大方正的技术决策者、奠基人,其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奠定了北大方正的起家之业。
1992年12月12日,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注册。彼时,在王选以和一批年轻干将的努力下,方正成为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先锋。
2001年,方正科技发生了一场股权争夺战,凯地系由此进入,为以后的故事埋下引子。
21世纪的头三年,方正进入并购飙进时期,北大医药的前身西南合成制药便是在这一时期被方正收入囊中。
2003年,方正启动改制,股份一分为三,其中三成用以引入社会资本。新资本衔枚疾走,新CEO登堂入室。
方正从此不平静。十年后,一场发生在2013年春天的故事,一直延续到两年后的春天。
2019年初,方正的控股股东北大资产管理公司曾发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2003年时引入的新股东转让股份无效。
2019年年尾,方正一笔20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违约,为其拉开了危机序幕。
2019年12月23日,上清所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方正的23名债券持有人同意延期支付“19方正SCP002”本金,将本期债券兑付日变更为2020年2月21日。
此外,方正提供其持有的重庆银行股权(01963.HK)为“19方正SCP002”延期提供增信,共计94506878股。
彼时,市场便传出方正将重组的消息。
当天晚间,方正旗下的几家上市公司中国高科(600730.SH)、方正科技(600601.SH)、方正证券、 $北大医药(SZ000788)$ (000788.SZ)等纷纷同步发布公告,称尚未最终确定战略合作方及具体交易方案。
方正证券在公告中透露,经向方正书面函证获悉,按照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相关部署,北大资产拟为方正引入大型央企作为战略投资人。但彼时尚未最终确定战略合作方及具体交易方案。
半个多月后(2020年1月14日),北京一中院对方正下达通知,申请对方正进行破产重组。
不过,北京银行(601169.SH)认为方正未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不具备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申请对方正进行重整。
2020年2月18日,在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方正宣布申请破产重组。
当日,方正旗下几家上市公司齐发公告称,彼时方正的债权人提出的重整申请是否被法院受理,以及方正集团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
2020年4月20日,方正发布公告,招募战略投资者。
2020年7月,方正被法院裁定,将与旗下四家主要子公司一并进行重整。
2020年10月9日,北大方正等五家公司共有638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了649笔债权,合计申报债权金额2311.67亿元。
不过11天之后,在方正等五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在该会议上,临时确定的债权额为1654.61亿元。
起初共有29家机构报名战略投资者,第一轮之后有15家入选,第二轮有六家入选,其中便有珠海华发和泰康人寿。
而珠海华发和泰康人寿分别找了中国平安和武汉市政府结对子,各自组成联合体。
直到2021年1月,重整投资者才最终确定华发与平安组胜出。
Founder,一个特有意思的单词,作为名词是“创建者、发起人”的意思,作为动词则有“失败、沉没”之意。
如今,Founder有了新股东。想必,动词的那层意思,将不会发生。
新东家的打算
中国平安接盘方正,多少让人感觉有点吃惊。毕竟,中国平安不缺金融牌照,方正有的,它也都有。
对此,中国平安方面表示,参与方正重整,是该公司进一步深化医疗健康产业战略布局、积极打造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重要举措。通过将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优质医疗资源,与平安保险专业能力、医疗科技能力紧密结合,构建“有场景、有服务、有温度、有频率”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打造公司未来价值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中国平安看重的是方正积累多年形成的优质医疗资产板块。
此前中泰金融团队的研究报告便指出,中国平安参与本次重组,目的是获取方正旗下的医疗健康资源,即北大医疗产业集团相关资产。
公开信息显示,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当前的核心资产包括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是集中北大最优质医疗资源的医院)、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康复专科)、北大医疗健康管理中心(提供体检,转诊等)、迦南门诊(提供防癌筛查)、鲁中医院、淄博医院、株洲心血管疾病医院、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北大医疗产业园(孵化了100余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并包含养老社区)等12个大型医疗体。
平安现有的大健康体系主要包括平安好医生(线上问诊和互联网医院经营)、平安智慧医疗(医药数据库,知识图谱,赋能医院和医生等)、平安医保科技(医药控费)和平安人寿,健康新安和养老险(医疗费用支付者),但缺乏现成的实体医院,而这正是北大医疗最大的资源。
中泰金融团队报告认为,中国平安此次作为联合投资者参与方正集团的重组事宜有利于其打通线上线下医疗资源,获取成熟的实体医院,为保单销售及医疗生态圈赋能。
中国平安表示,无论是方正的线下产业规模、医疗科技研发及应用水平,还是医疗健康大数据积累方面,均与其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对于正在打造医疗健康生态圈的中国平安来说,能参与重整,把方正的这些优质现成资源纳入囊中。这三、五百万元,花得值。
据了解,新方正将承继方正与北京大学及下属单位之间既存的合作关系,延续使用方正目前已被授权使用的品牌及知识产权。中国平安表示,未来将与北京大学在医教研和产学研的成果转化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早在中国平安入主新方正之前,其旗下的平安好医生曾在2019年6月18日与方正旗下的北大方正人寿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计划打造“医疗健康+保险”新生态体系。
金融牌照怎么盘整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方正已握有数张金融牌照。
早在2002年8月,方正便出资2.3亿元收购了浙江证券51%的投权,揽得第一张金融牌照。
浙江证券拥有上交所极具象征意义的001号红马甲,是国内首批具有证券主承销资格、证券投资咨询资格和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的公司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开展B股业务的公司。
2003年8月,浙江证券获批更名为方正证券, 2011年8月1日登陆上交所。
方正证券上市的前一个月(2011年7月25日),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是内地首家台资基金管理公司。
2011 年 12 月 22 日,方正证券获批收购盛京银行3 亿股股份,股比为8.12%。
2012年5月,原名海尔纽约人寿、成立十年的海尔人寿迎来新股东方正,方正、青岛海尔投资和明治安田生命保险相互会社分别持股51%、19.76%和29.24%。方正入主后,将其更名为北大方正人寿。2013年4月,方正证券收购北京中期期货公司。
至此,方正的金融版图已集齐证券、基金、银行、保险、期货等主要金融牌照。
作为新股东的中国平安,旗下已集齐了上述类别的金融牌照,甚至比方正的更多更全。
那么问题来了,在“两参或一控”的金融监管政策下,中国平安如何盘整这些金融牌照?
中国平安对媒体表示,在未处置资产前,中国平安将先予赋能方正,提升其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未来如果进行资产处置,将在监管部门允许的情况下,以多种方式予以整合。
近期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是,除了中国平安,将成为方正二股东的珠海华发,旗下有华金证券。平安证券、华金证券和方正证券是否会“三合一”呢?
文字:原创 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