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问题
柴孝伟
/ 2021-04-19 07:07 发布
————格雷厄姆
这句话好多人以为是巴菲特说的,实际是巴菲特引用格雷厄姆的话。
实践中怎么做到这个规则,有两个方法可以做到,一个是现金为王,看不准或看错了就坚决止损,保住现有的资金,等看准了再说,这个常常是市场派的正常做法。
另一个方法是格雷厄姆的方法,按他的“买价按资产折扣+分散投资”模式,只要严格施行,可以坚决持有,这确实是一种安全必赚的模式。
这样,如果你是市场派出身,又坚持格雷厄姆这种模式的话,就出现了一个冲突,当看不准时,安全起见,是像格雷厄姆那样持股,还是市场派那样止损。
这个实际很简单。
真正了解格雷厄姆的话,你就知道格雷厄姆模式是一个非常严格的模式,第一,“买价按资产折扣”本身就是极其严格的,太多股票看似符合、实际都不完全符合,比如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的低pb低Pe银行股,许多人认为是格雷厄姆模式,实际格雷厄姆、施洛斯就不买银行股,银行股并不符合格雷厄姆的“买价按资产折扣”模式;
第二,“买价按资产折扣”原则并不是孤立的,后面必须“+”别的东西,经典是“+分散投资”,格雷厄姆、施洛斯实际都是同时买二三十只“买价按资产折扣”股票。每只股票挑选又严格+又有几十只这种股票分散风险,当然可以放心持股了,当然可以不用去持股公司调研了,当然不用管大盘牛熊了,这就是没风险。
反过来说,你要不是严格执行这两条原则,只是近似的“买价按资产折扣+”(施洛斯后来找不到那么多严格标的,也是放宽了个股标准,但还是买三十只股),或者是“买价按资产折扣+好生意+好时机”这种变形模式(这种模式可选标的更少,必须放宽标准),那么是否持股就要看情况了,比如公司生意坏了,那么就要考虑退出。
也就是说,严格的格雷厄姆、施洛斯模式可以持股,变形模式需要根据生意好坏、甚至需要根据是否熊市来决定是否持股。
毕竟格雷厄姆、施洛斯在的是真正注册制的股市,许多股票价格那是真的很低很低,我们的注册制还没有施行呢,真正“买价按资产折扣+分散投资”标准的股票群还没有大出现,还很难做到,目前只能近似或变形,这是股市环境问题。格雷厄姆也曾为买入盖可保险变形标准,施洛斯也在牛市里变形标准,巴菲特的变形标准更是一种突破(巴菲特止损的股票也多了),龙生九子,平台原则基准一样,风格可以有所不同。
明白了这些,实践中就不会纠结和教条了。
九面鼎
“好生意好价格好时机”
“踩实洞见理性”
“目标十七个资金净翻番”
“日常低估好生意思维”
“买价按资产折扣”
“坚持五类好生意”
“集中与分散有度”
“耐心等待甜密区击球”
“多维共振确定甜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