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A股的定价权在谁手里? 本文转自水皮,但原文多处错误,我在这篇进行了修改。

王志强   / 2021-03-31 11:04 发布

提出这样的问题并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有感而发却又百思不得解。
起因是证监会易会满一周前在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其中涉及到的“有趣现象”。

什么有趣现象?

“比如,部分学者、分析师关注外部因素远远超过国内因素;对美债收益率的关注超过LPR、Shibor和中国国债收益率;对境外通胀预期的关注超过国内CPI。对于这种现象我不作评价,但对照新发展格局,建议大家作些思考”。

易是个性非常温厚的人,话讲到这地步,虽然声称不作评论,其实观点已经非常鲜明。这种现象其实并非有趣,而是无聊,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往轻了说是一种自我的迷失,往重了讲是丢失了根本,一句话,找不着北,结果就是以其昏昏,使人昏昏。事实上,即便以美债收益率和国外通胀预期作为分析逻辑,得出的结论也是和美国股市不断创新高的实际背道而驰,也是站不住脚的。可笑的是,这种舆论却在国内大行其道,误国误民,至今没见哪位大V出来作点表面文章,回应一下反思的建议。

(这种现象老王早就抨击过,由于我人微言轻,没有话语权而已,中国有1.8亿投资者,有99%不知道美债收益率是什么,更不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美债收益率的曲线。而且国外“超通胀周期”已经把大宗商品炒出一个台阶了,国内机构们连这个名词都还没学会,真的很搞笑。不是有趣,领导说有趣是给他们留着脸面呢)


话语权的背后是定价权的争夺。

股市的投资者可以分为两种人群,一种量大而广但是实力有限,也就是散户;一种精兵强将但是控制局面,也就是机构。一般情况下,市场呈现的是羊群效应,散户跟着机构走,机构不会反过来跟着散户走。之所以说一般,是因为凡事皆有例外,比如最近的美国散户暴动,借助互联网带头大哥的作用,愣是把香橼这样的机构打的满地找牙再不敢做空。(原文是浑水实为香橼)

具体到机构,也不是铁板一块,有长期持股的,也有短线炒作的;有公募的,也有私募的;有来自社保基金的养老金,也有来自商业保险的投资款;而在对外加快开放的格局下,以北上资金为代表的外资正在成为和境内基金分庭抗礼的有生力量。目前外资持股市值3万亿人民币,基金持股市值5万亿人民币,两者相加,占全部A股市值的10%左右,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仅外资的增量就可能达到这个比例,甚至翻倍。不管是通过MSCI或者富时指数基金进入A股的配置型外资,还是通过QFII直接下场操盘的炒作型外资,他们的投资理念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A股市场的炒作方向,而估值也不避免地会和美国股市相向而行,或许,这就是易提醒关注的时代背景。

没有信仰就是没有灵魂,没有灵魂就没有追求,没有追求必然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抱团取暖,抱团股的出现就是这种“找不着北”的产物;中国正在进入资本时代,股权投资正当其时,存款搬家大势所趋,基金爆款层出不穷,但是方向又在哪里?不知道!上证指数2007年就已经到过6124点,同期美国道琼斯指数的高点是14198点,14年过去了,道琼斯屡创新高,现在已经是33250点左右,而上证指数依然在3500点以下不能自拔,为什么?不知道!牛短熊长是中国股市的痼疾。


以八年为一个周期,三年牛市之后就是五年的熊市,2020年A股终于在美股活久见的熔断之中顽强抗跌,但是却出现七月份史上最短的“牛市”情景,即便在“两瓶酒”带动指数冲击3730点之际依然有三分之一强的个股股价跌破2440点,出现的是所谓核心资产市盈率平均50-80倍,而战略资产市盈率却平均5-8倍的撕裂情景,价值投资体现在哪里?不知道!


思想上的混乱带来的是操作上的紊乱。交通银行2020年利润每股高达0.99元,净资产高达9.87元,每股派息3.17元,股息率高达7%左右,但是社保基金却在5.20元左右宣布减持19.7亿股。尽管减持价并没有低于增持的成本价,但是毕竟是在净资产打对折附近的减持,国有资产如此贱卖给市场释放的会是什么积极信号?莫名其妙的是年报显示,年底社保基金又在4.6元左右原封不动地买回了19.7亿股,里外里多挣10个亿,这种操作是长期持股的机构应有的作为吗?如果国有机构都如此看待手中持股的金融资产的估值,那么让广大散户又情何以堪?


我们在生活中都知道国有资产要保值增值,为什么在股市里面对于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尤其是经营面良好的金融企业长期“破净”折价交易却视为理所当然呢?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谁能告诉我们,中国四大国有商业的市盈率只能在5-8倍间,而美国的银行股市盈率可以在10-20倍间?为什么国内的基金不断减持地板价上的金融股,而诸如邮储银行的价值投资要由美国的投行喜马拉雅来发掘?现在的价格下,国内的那些所谓的机构凭什么视而不见?

A股的定价权究竟在谁的手里,国内的机构,国外的机构,北上资金,抑或游资?几乎所有的金融资产都是国有资产,他们的市值长期低于正常的价值并不正常,是崽卖爷田不心痛还是根本就没有人看护,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回避。因为如果国有资产的定价权都没有人在乎的话,那么又会有谁在乎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价权呢?

中国股市是个散户市,投资者多达1.8亿人,但是真正该教育的恰恰是那些机构——财大气粗不可一世的机构,作为市场最大的受益者,机构尤其是公募机构,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引导价值投资,提倡理性投资,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向上生长。

3500点是目前A股的价值中枢,但是不应该永远如此,否则,对广大投资者而言,伤害当在其次,侮辱却是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