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背景下,建材行业的投资逻辑!
飞鲸投研 / 2021-03-29 17:24 发布
去年9月,领导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今年1月16日,中国建材联合会向全行业倡议:我国建筑材料行业要在2025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要在2023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
那么,建材行业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个紧迫的时间表?其中又有哪些投资机会?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减排重点治理行业
1、什么是建材?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以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专用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2、能耗高、排放多、产能过剩
建筑业碳排放占比过半,为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减排压力较大。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8年建筑业全过程排放49.3亿吨CO2,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其中建筑材料碳排放占比28%,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比22%,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占比1%。
建材行业是一个能耗高、排放多、产能过剩的行业,因此也成为国家减碳工作中会重点治理的行业。所以,一定要认识到,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不等于是到2030年才让建材行业达峰,而是需要提前达峰。
3、投资主驱动力
根据《2020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0年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6万亿元,利润总额4871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水泥行业营业收入9960亿元,利润总额1833亿元,平板玻璃行业营业收入926亿元,利润总额130亿元。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墙体材料、建筑用石等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发展仍然是建材行业投资的主要驱动力。
二、产业链、价值链分析
1、建材行业产业链
建材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主要由基础原材料、建筑材料生产(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石材、钢材、混凝土、保温材料等)、建材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投资、汽车制造等产业领域)。
2、建材产业价值链分析
通过由微笑曲线的中间向两端延伸,来实现我国建材行业的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目前我国建材行业多数细分产业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产业链中段相对优势明显,产业链上下游则相对薄弱。因此,建材行业可以将核心竞争优势向上游和下游延伸来获得价值提升。
一、产业链向前延伸,加强基础研发和技术创新。水泥、玻璃等等传统建材产业,多偏重制造加工,处于价值链分工体系的低附加值、低利润率环节。传统优势产业应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链向上游拓展。
二、产业链向后延伸,补齐品牌营销短板,增加市场竞争力。如以高端化、个性化、品牌化、终端化作为我国建材产业延伸的主攻方向,重点拓展
新兴 建材、智能建材等营销渠道,尤其是加大品牌建材等具有高附加值终端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推广,通过提升产业链能级来实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三、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来实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
四、通过提高技术层级加入全球产业链来实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目前,国际建材产业链重构的进程正在加快。在产业分工更加细化的趋势中,产业结构的价值分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快速融入国际产业链,在关键分工环节逐步占据有利位置,就能在更广范围和更长时期获得竞争优势。
3、投资机会
(1)水泥:碳达峰、碳中和将加速行业供给侧改革和落后产能出清。从宏观层面来看是碳中和进程带来的对行业新增产能的严格限制以及相应的落后产能退出,行业周期性有望减弱。对于企业来说,整合或将加速,而龙头企业的盈利水平长期将进一步提升。
(2)玻璃:玻璃行业具备与水泥相似的供给端逻辑,表现为行业产能总量的受限和落后产能的退出。
(3)消费建材:碳中和将使低碳、环保要求进一步趋严,带来对绿色建材的大量需求。可以重点关注以下赛道:一是建筑节能保温材料企业;二是以板材为主的绿色建材生产企业;三是以集成配套为主的装配式装修企业。
三、总结
建材板块包含水泥、玻璃等高耗能行业,与“碳中和”目标密切相关,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我国的建筑材料行业趋于向生态建筑材料发展,以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原则,实现建筑材料的容易回收与循环利用。
关注贝壳投研,这里有您最关心的投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