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胜: 注册制,加速创新时代和资本时代的到来
牛牛选股 / 2015-12-28 10:59 发布
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私募登记备案月报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已登记备案各类私募基金认缴规模为4.51万亿元。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98家,其中合资公司46家,内资公司52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7家,保险资管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6.88万亿元。
中报显示,QFII于今年第二季度投资股票的市值为1519.41亿元,若剔除因限售股解禁的个股外,QFII今年二季度持股市值984.37亿元。
全部A股,2015/12/3,合计流通市值40.67万亿,合计总市值51.57万亿。机构合计持股市值为11.54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22%,个人投资者(含非基金的大股东)占78%。
中美投资者结构截然相反
中国个人投资者(含非基金的大股东)占比78%;美国机构投资者占比81%。
注册制,养老金,MSCI影响深远
注册制,养老金明年上半年大概率推出,MSCI也可能明年接纳中国,私募发展一日千里,这些制度将如何深远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让我们来沙盘推演:
1 注册制
注册制,最初可能是有节制的发行新股,但最终必然过渡到由上市公司自主选择发行时间,也即大规模的发行新股。
当新股大规模发行时,A股的估值必定会逐步下降到合理化的水平,高估值/高溢价的现象由普遍存在变为零星的存在。个人投资者将经历严峻的考验,机构投资者由于其专业性,整体状况稍微好些。
2 养老金,MSCI,私募,沪伦通,QFII逐步取消额度限制
养老金,结余3万亿,假定20%可投资股票,则可投资额为6000亿左右。未来,国家会划拨部分国资给养老金,规模不详。
MSCI,据大摩测算,最终的投资规模在1万亿~2万亿之间。
私募,募资总额,每年也有一定的增速。
沪伦通,QFII取消额度限制,长期的增量资金数千亿。
银行理财及信托,体量庞大,借道基金入市规模难以预料。
总之,养老金+MSCI+私募+沪伦通+QFII,潜在的增量资金在3万亿左右,占A股总市值的6%左右。
银行理财,2015年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逾28万亿,可见规模之庞大,未来何时何等规模入市,各位自行测算。由于利率不断下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路走低,所以,银行理财产品在牛市时的入市规模非常壮观,毛毛估可以在5~20%之间,也即1.4~5.6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2.8%~11%。
所以,初步估算,机构未来几年的增量资金可占A股总市值的6~17%。机构现在占比22%,未来几年可望提升到28~39%之间。
大股东(非基金)占A股总市值,估测大约为30~40%(哪位大侠有准确的数据?),国企控股股东减持的概率低,民企减持的概率高。
3 机构持仓市值未来5年有望翻倍
4 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可能胜出,个人投资者需谨慎
4.1 机构投资者拥有庞大的调研,分析,投资资源和能力,部分机构会脱颖而出
4.2 个人投资者中,也有部分理论功底扎实,投资经验丰富,风控能力较强的,在此暂且称为“专业投资者”,部分专业投资者在注册制下也能如鱼得水。
4.3 无投资经验,无投资理论,无风险控制,属于三无的个人投资者,在注册制下,投资需谨慎。当然这类投资者也有应对方法:
A 投资公募私募基金
B 定投300ETF和500ETF,定期定量买入,坚持20年,年化收益率有望~10%
C 在投资顾问的指导下投资,问题是投资顾问必须靠谱
D 自学投资理论和投资方法,不断实践,最终成为“专业投资者”
显然,AB选项简单易行,C有一定的风险,D选项需要多年的磨砺。
注册制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1 高估值难以长期存在,A股整体估值重心下移
2 机构投资者,专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
3 结构性行情更加明显,个股分化加剧
齐涨齐跌成为历史,牛市也有相当部分股票下跌,熊市也有部分股票上涨
4 成长投资和价值投资生存的概率更高
5 市场监管严刑峻法,内幕交易严打严罚
6 信息披露透明化
7 财务造假可能退市
8 市场操纵无所遁形
9 制度改革可能来临:熔断机制,股票T+0,放开涨跌幅限制,投资者保护......
注册制,对中国的资本市场以及市场参与者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一次彻底的改革。从长远来看,促进估值的合理化,加快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大量小微企业及创新型企业上市,助推中国经济的改革转型,加速创新时代和资本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