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能上天入地的股市里只赚低买的钱
柴孝伟 / 2020-11-23 06:46 发布
—————巴菲特
为什么巴菲特大部分投资案例基本上都是两倍净资产价格以下买入?为什么施洛斯大部分买入价格都在每股净资产以下(从不超过二倍市净率)?
为什么格雷厄姆买赚了二百倍的盖克保险时一再破例的情况下,也只是按每股净资产价买入?
我们现实中买一个东西,都要考虑一下它的成本,要差不多,不要离谱。
我们在股市中花重金买股票对应的公司资产,却常常不考虑它的成本(净资产),股市看似万花筒,人一进入股市就迷了。
因为股市是个什么都能上天的地方,再高的股票可能大涨,既然有可能涨或者大涨,人们管那个净资产干什么,管那个净资产反而可能错过许多许多牛股大涨,自缚手脚嘛。
但股市又是一个什么都能入地的地方,哪个公司没有入过地?即使有,也是时间没到。看看中港股票对比,同一家公司,股价差几倍的也不少,港股许多低价是大部分A股股民想象不到的。
中国股市还不是注册制,还没有取消涨跌停板,中国股市还只是湖泊,风浪还不是那么大,真正的大海大洋看看港股的股票价格吧,我们A股总有一天要像港股那样,天更高,地更低。
没有在股市经历一轮牛熊,就不知道股市的狂热和残酷,即使经历几轮牛熊,若不知道美国港股的样子,也都是认识不足。
即使格雷厄姆、施洛斯、巴菲特买入价如此谨慎,年复利率也不超过25%。
新手看不上老手不敢追涨不敢好市道大赚,看不上格雷厄姆一脉的在买价上纠结错失机会,这都是不知道长期股市的上天入地变化之大,盈亏同源,在股市不正确的道路上凭运气赚到的,必然会凭实力亏回去。
当然,即使照买价按资产折扣做,施洛斯、巴菲特对同一家公司也可能会有很不同的评估,但这个方向道路总是对的。
买价按资产折扣,我只坚持这一条,只赚这种公司的钱。至于是像施洛斯那样常常赚50%就卖,还是格雷厄姆、巴菲特那样翻倍或是长期持,都是次要的,这要看对不同公司的洞见了,赚多赚少赚快赚慢的问题不是股市的大问题。
九面鼎
“好生意好价格好时机”
“踩实洞见理性”
“目标十七个资金翻番”
“日常低估好生意思维”
“买价按资产折扣”
“坚持五类好生意”
“集中与分散有度”
“耐心等待甜密区击球”
“多维共振确定甜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