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定调2021-2035!新能车产业发展规划全面解读【安信王者电车】

机构研报精选   / 2020-11-03 10:39 发布

写在前面: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如何看待这一规划?这里面又蕴含了哪些投资机会?安信王者电车团队为您带来全面深度解读!


01

规划稿详细解读

【规划稿详细解读·安信电新邓永康】

10月27日,工信部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版)》发布。11月2日,我们看到国务院也正式下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中国的电动车行业发展,刚刚经历了两年阶段。2010年之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靠的是863计划等各种示范性项目;2010年到2020年是从有到优的过程,靠以补贴为主的政策体系保驾护航;到2035年,是从优到成本更低的阶段。今天发布的《规划》,就是为未来15年中国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首先,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规划》做个简要分析。

 

一、具体的发展目标

1、《规划》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这是发展质量的目标。


2、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到20%左右,这是发展量的目标。路线图2.0给的目标更加清晰,混动新车到2025年要占传统能源车的50%以上,2030年占75%以上,2035年要达到100%;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占汽车总销量的20%左右,2030年占30%以上,2035年占50%以上。


3、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4、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其中,电耗12.0kWh/百公里和公共领域新能源用车80%是强制性目标,20%的渗透率是指导性目标。这里需要做些说明是,《规划》的基调是强调市场化目标,跟过去我们新能源车发展跟着补贴政策走的基调不一样。过去是哪种类型的车能拿到更高的补贴,企业就往哪个方向走,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推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车型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上。从2019年开始,尤其是到了2020年,新能源车已经全面进入产品驱动力时代,很多传统车厂和造车新势力都推出了非常好的爆款车型。一旦进入产品驱动力时代,渗透率能到多少,其实是取决于我们能生产出什么样的车,而不是政策指引多少。按现在行业发展的趋势看,到2025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肯定比《规划》的20%目标要高。


二、规划部署的五项任务

《规划》部署了5项战略任务:

1、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提出要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


2、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提出要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1)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2)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3)强化质量安全保障;4)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车关键环节和全产业链的深度应用,进而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

3、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这里面其实是重点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数据流的协同应用,比如,推进以数据为纽带的“人-车-路-云”高效协同;“车端-传输管网-云端”各环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等等。二是能量的互动,比如,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高效协同,光储充放一体化建设等。


4、是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好使用环境。在充电桩方面,路线图2.0给的信息比较全面。预计到 2035 年将建成慢充桩接口达到1.5 亿端以上(含自有桩及公用桩);公共快充端口含专用车辆达到146万端,支撑1.5亿辆以上的车辆充电运行。加氢方面也是作为重点任务被提及,要求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高氢燃料制储运经济性,支持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


5、是深化开放合作。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深化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技术标准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三、如何落实----市场机制,强链补链

《规划》要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优胜劣汰,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在避免出现价值链短板的前提下,需重点推进强链补链,以现有优势价值链能力为核心牵引,实现综合能力塑造与短板补齐。


同时,要求落实新能源汽车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分类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务等措施,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

02

电新行业观点



电新行业观点·安信电新邓永康:

销量方面:

全球新能源车累计已实现正增长。从全球整体销量来看,全球9月份销量为35.55万辆,同比增长88%,延续了三季度持续高增的状态。全球前9个月新能源车销量为178万辆,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0.9%,自8月以来累计同比已实现由负转正,且目前向上趋势显著。


中国方面,新能源车产销量回归强势增长。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3.6万辆,同比上涨48%,环比上涨28.9%;销量达13.8万辆,同比上涨67%,环比上涨26.6%。下半年以来产销量已连续三月高于去年同期,年内新能源车总产销量有望恢复到去年水平。


全年累计产销量同比仍下降但降幅显著收窄。从累计数据上来看,2020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实现的产销量分别为73.8万辆和73.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7%,累计产销降幅较8月分别收窄7.5Pcts和8.7Pcts,自今年2月疫情影响之后,这一指标已连续8个月收窄。


欧洲方面,新能源车全年有望实现同比120%增长。从欧洲整体销量来看,欧洲9月份销量为16万辆,同比增长173%,延续了下半年持续高增的状态,欧洲前9个月新能源车销量为77万辆,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03%,且目前向上趋势显著;在此情况下,我们预计欧洲全年将实现120万辆销量,同比超120%的增长,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车市。


供给方面:

全球平台化车型陆续推出,优质供给大幅增加。MEB电动化平台的首款车型ID.3仍在8月底于欧洲交付,1ST系列限量发售三万辆,而据大众此前透露,截止上半年,ID.3的预订人数已超过3.7万人;根据EV sales数据,大众ID.3 在9月销量超8500辆,位列全球第5;而在此前,梅赛德斯奔驰也加速了其平台化车型的推出进程。在大众MEB平台的引领下,随着各大车企对于电动化转型的明确,针对电动车专属的正向开发平台陆续诞生。


车企方面,特斯拉产品力突出,继续引领全球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作为划时代的新物种,第三季度特斯拉汽车产量和交付量分别达到14.50万辆和13.96万辆。其中第三季度产量环比增长76.29%,同比增长50.84%;交付量环比增长53.58%,同比增长43.63%;产量和交付量双双创造历史新高。分车型来看,爆款产品Model 3交付量达到12.43万辆,环比增长54.86%,同比增长55.98%,前三季度累计交付31.9万辆,爆款效应延续,预计随着中欧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Model3的产销量在今年将进一步提升。


长坡厚雪好赛道,电动车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全球电动化进程加快,产销端加速回暖,中国锂电产业链投资价值凸显,我们重点推荐各环节具备全球竞争力龙头公司:


1)电池环节,重点推荐宁德时代,建议关注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鹏辉能源、孚能科技等;


2)材料及零部件环节,重点推荐璞泰来、恩捷股份、科达利、当升科技、新宙邦、贝特瑞、中材科技等,建议关注德方纳米、诺德股份、中科电气、星源材质、嘉元科技、杉杉股份等。


3)特斯拉产业链,重点推荐宏发股份、三花智控、旭升股份、奥特佳、银轮股份、拓普集团。另建议关注比亚迪


4)充电桩环节,充电桩既是新能源车推广应用面临的短板,也是能源流、信息流和业务流交互的入口,重点推荐:特锐德、许继电气、国电南瑞等。


5)燃料电池领域,目前燃料电池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国内产业的技术迭代以及成本快速下降,燃料电池未来在长途重载、物流车等领域应用场景广阔。当下迫切的问题是解决氢能体系的长效发展,在相关政策的助推下,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将会打破能源供应的制约!重点关注:亿华通、腾龙股份、厚普股份、雄韬股份、潍柴动力、美锦能源、德威新材、雪人股份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等。

03

汽车行业观点

汽车行业观点·安信汽车袁伟:

今天下午国务院发布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与之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存在以下几点变化:


1、减少的部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比由25%降至20%;取消了“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的要求,仅要求“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2、增加的部分:对于充换电网络,不仅要“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还要“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此外,新增“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新能源汽车的比例由100%降至80%。重视充换电服务,提到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此外,对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视度也有所提高,提到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推荐逻辑共3点:

一、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动摇,明确提出了2025年新能源汽车目标

新能源车方面重点推荐:比亚迪

比亚迪今年11月召开DMI发布会,11月份销量预计还不错,汉的排产是8000台辆,下个月是1万辆,下下个月是一万多辆。


二、       轻量化

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的目标不仅对电池技术提出要求,也对汽车轻量化提出了要求。重点推荐3家公司:文灿股份、精锻科技爱柯迪


1)    文灿股份:公司具有明显的工艺优势,是唯一掌握高真空压铸工艺的内资厂商,也是大众变速器壳体,蔚来、特斯拉、奔驰车身结构件的唯一内资供应商。2018年,公司收购百炼补齐自身的重力铸造和低压铸造技术短板,业务拓展至全球化,未来也有望拓展至底盘零部件。目前公司单车价值4000-5000元,毛利率40%,净利率20%,提升空间很大。


2)    精锻科技:公司提早布局新能源和轻量化产品,受益于轻量化趋势和差速器总成化,单车价值从传统车的500-600元提升至新能源车的2000-2500元,目前已经拿到了大众MEB和沃尔沃新能源车全球定点,公司或进入特斯拉产业链。


3)    爱柯迪:公司主营高毛利的铝合金非标中小件,公司不断拓展工艺,在原来的高压基础上(日系基因、员工去日本研修),通过收购银宝压铸扩展了低压和和半固态工艺,公司的半固态工艺成本低效率高,有望替代锻造,开辟增量赛道,可生产控制臂、转向节、副车架3个产品,单车价值合计1200元。


三、       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方面重点推荐德赛西威伯特利

1)  德赛西威:公司已经研发出L3级别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并已配套小鹏P7,单车价值高达万元,目前公司已经和理想、英伟达签订了开发L4智能驾驶的协议。


2)  伯特利:研发线控制动要求厂商在ABS、ESP、EPB等方面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市面上主要的线控制动厂商皆为传统Tier1巨头或早早布局的OEM,深耕制动领域多年。伯特利的成熟的EPB技术可作为线控制动的电子冗余,在one-box方案领先其他国内厂商,WCBS将在2020年实现量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等。

04

有色行业观点

有色行业观点·安信有色齐丁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一方面是从宏观视角看,我国发展新能源车必须提升关键矿产资源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则是从中观和微观视角看,企业只有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才能具备自上而下的垄断力,来提升市场份额和推动产业链形态的进化升级。


站在当前位置,我们旗帜鲜明看好新能源金属板块的配置价值。第一,淡化价格弹性,重视边际方向,考虑到当前锂、钴、镍等品种价格基本处于底部位置,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化大潮已起,虽然未来三年供需平衡表并不支持出现类似2015-2018年的价格牛市,价格弹性有所下降,但边际向好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我们看好2020Q4-2021年锂钴镍价的上行趋势。


第二,重点关注量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以及产业链形态的进化升级。锂方面,2020-2025年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速30%左右,谁在当前较为稀缺的氢氧化锂环节拥有垄断力,就决定未来市场份额的扩张,以及对上游矿山和下游锂电池具备战略性整合的能力,这是除了行业景气程度之外,提升个股估值的关键。建议重点关注赣锋锂业、威华股份、中矿资源雅化集团


钴方面,2020-2025年需求量年均复合增速15%左右,虽然被“无钴”的舆论打压,但要正视钴业企业产业链形态的进化升级。首先,“无钴”目前被市场等同于“磷酸铁锂化”或者“无三元材料”,这实际上是产业内有意无意的误读。我们认为,未来三元和磷酸铁锂由于天然的特性,会长期共存,各有市场,钴的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需求支撑不会消失。第二,钴业企业天生具备向下游延伸做正极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的一体化经济性,钴业企业正在不同程度地向一体化进军,从而通过钴资源的垄断力去整合中游。第三,镍逐渐成为钴行业整合中游正极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缓解的另一个重要资源,谁能在印尼建设自给程度高镍产能,将成为未来较长时间正极材料行业市场份额的资源保障,也会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极。建议重点关注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盛屯矿业、道氏技术等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