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经典-巴菲特:巴菲特分享美国财富的秘密(附解读)
价值and风险 / 2020-10-07 00:08 发布
2018年1月《时代周刊》巴菲特专栏文章:
Warren Buffett Shares the Secrets to Wealth in America
巴菲特分享美国财富的秘密
我有几个好消息。首先,大多数美国孩子将比他们的父母生活得好的多。其次,美国人生活水平将持续数代地大幅提高。
几年前,大家和我一样乐观。但如今,民意调查发现,大多数美国人对孩子的未来感到悲观。政治家、商界领袖和媒体不断跟我们说,经济增长正在放慢,他们的依据是,近几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2%左右。
在为这个数据悲伤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简单计算,了解一下人均GDP的重要性。例如,假设美国人口每年增长3%,而GDP增长2%,那么,我们的孩子未来的确是暗淡无光。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确定,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美国人口每年增加不超过0.5%。移民人数难以预测,但我相信,合理估计是每年100万,这将带来每年0.3%的人口增长。
总的来说,可以预期美国人口每年增长约0.8%。在这一假设下,实际GDP增长2%,即剔除通货膨胀后的增长率,人均GDP每年将增长1.2%。
毫无疑问,这一增速听起来微不足道。但随着时间推移,它将创造奇迹。在25年,即一代人的时间里,每年1.2%的增长率,将使我们当前5.9万美元的人均GDP增长到7.9万美元。这2万美元的增长,将为我们的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
应该说,在美国,这样的收益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尽管它最终将带来非常可观的财富积累。只要看看在我有生之年都发生了什么。
我出生于1930年,当时美国财富的象征是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Sr.)。今天,我的那些中上阶层的邻居们,享受着洛克菲勒及其家人无法享受的旅游、娱乐、医疗和教育服务。即使约翰·D耗尽他所有的财富,也无法享受到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欢愉和便捷。
用两个词可以解释这一奇迹:创新和生产力。相反,如果今天的美国人,如同他们在1776年所做的那样,以同样方式来做相同事情,我们将会活得和我们的祖先一样。
还原那些早期的生活,仅仅为了提供日常所需的食物和棉花,就需要80%左右的工人在农场劳作。为什么现在只有2%的工人做这项工作呢?这要归功于那些发明了拖拉机、播种机、轧花机、联合收割机、肥料、灌溉系统以及其他一系列提高生产力工具的人。
当然,对所有这些好消息来说,有一个重要的开端:在美国成立至今的241年中,我所描述的进步,已经破坏并取代了我国几乎所有的劳动力。如果这一层面的剧变被预见到——显然并没有——工人的强烈反对肯定会让这些创新难逃失败的命运。有人会问,这些失业的农民能找到工作吗?
今天我们知道,农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是一件好事。它释放了全国近80%的劳动力,并将他们投入到那些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新行业中。
你可以将这些发展描述为提高或破坏了生产力。无论用哪个标签,它们都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现在拥有惊人的59,000美元的人均GDP。
这场经济奇迹还处于早期阶段。未来,美国人将从更多、更好的“东西”中获益。我们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让这种慷慨的赠予,给那些遭受破坏者及创造者带来更好的生活。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人的担心是有理由的。
让我们再想想1930年的情形。想象一下,当时有人预言,在我有生之年,人均GDP将增长6倍。我的父母会毫不犹豫的认为,这样的收获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他们能想象到这一切真的发生了,他们就会同时预测到某种接近于普遍繁荣的东西。
相反,随后几十年有另一个发现,《福布斯400》(Forbes400)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从Forbes400在1982年首次统计至今,顶层400人的财富增长了29倍,从930亿美元增长到2.7万亿美元,而千百万勤劳的公民仍然停留在经济的脚踏车上。在这期间,财富的海啸并没有蔓延下来,而是在向上涌动。
1776年,美国同时拥有市场经济、法治和机会均等,这释放了人的潜力。这是一个天才的制度,仅仅241年的时间,把原来的村庄和草原变成了96万亿美元的财富。
然而,市场体系也让许多人无望地落后,尤其是在这个市场变得越来越专业化的时候。这些破坏性的副作用是可以改善的:一个富裕的家庭照顾所有的孩子,而不仅仅是那些有市场价值的人才。
在未来的增长中,我毫不怀疑,美国不仅能给许多人带来财富,也能让所有人过上体面的生活。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此。
译文引自:一朵喵
//////////////////////////
解读:
先探寻二个问题:
一、为什么巴菲特常说他能取得如今的业绩,是因为他中了“卵巢彩票”,出生在美国?
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的西格尔教授(Seigel)收集了美国自1801年以来几百年里各个大类金融资产的表现:
图 1:美国自 1801 年至今大类资产的回报表现
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是,1块钱股票,即使除掉通货膨胀因素之后,在过去两百年里仍然升值了一百万倍。为什么会是这样惊人的结果呢?这个结果实际上具体到每一年的增长,除去通货膨胀的影响,年化回报率只有6.7%。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为什么现金被大家认为最保险,反而在两百年里面丢失了95%的价值,而被大家认为风险最大的资产股票则增加了将近一百万倍?为什么现金和股票的回报表现在两百年里面出现了这么巨大的差距?
造成这个现象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在美国过去两百年里,平均年化是1.4%左右。这个1.4%经过两百年之后,就让1块钱变成了5分钱,丢失了95%,现金的价值几乎消失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经济的GDP增长。GDP在过去两百年里大约增长了33000多倍,年化大约3%多一点。股票实际上是代表市场里规模以上的公司,GDP的增长很大意义上是由这些公司财务报表上销售额的增长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公司里有一些成本,但是属于相对固定的成本,不像销售额增长这么大。于是净利润的增长就会超过销售额的增长。当销售额以4%、5%的名义速度在增长时,净利润就会以差不多6、7%的速度增长,公司本身创造现金的价值也就会以同样的速度增长。过去两百年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那么倒过来每美元现金的收益就是15的倒数,差不多是6.7%左右,体现了利润率对于市值估值的反映。因此股票价格也以6%、7%左右的速度增长,最后的结果是差不多两百年里增长了一百万倍。所以从数学上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当GDP出现长期的持续增长的时候,几乎所有股票加在一起的总指数会以这样的速度来增长。
财富创造最主要的根源就是人类文明在过去两百年里GDP持续累进性的增长。所以巴菲特的话有一定道理,出生在美国,就相当于站上了一个长长的坡。
二、为什么在美国经济里出现了两百年这样长时间的GDP持续的、复利性的增长?
在过去两百年里,我们会看到经济是在不断向上的。如果我们以年为单位,GDP几乎就是每年都在增长,真正是长期、累进、复利性的增长。如何来解释这个现象呢?
我们有没有办法去计量人类在过去几千年中GDP增长基本的形态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持续增长的现象?
斯坦福大学教授莫瑞斯(Ian Morris)带领团队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对人类过去上万年历史里攫取和使用的能量进行了基本的计量。在过去一万六千年里,人类社会的基本GDP增长情况:
图 2:人类文明在过去一万多年的经济表现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一万多年里整个文明社会的经济表现。如果我们把图2放大、再缩小以后,把这二、三百年的时间拉得更长一点,你就会发现这个图其实和图1非常地相像(见图3)。两百年里的GDP和两百年里的股票表现也非常非常地相像。
图 3:人类文明在过去五百多年的经济表现
在相当长的历史长河里,GDP一直是平的。在分界点上西方突然在这时候起来了,而东方比它晚了差不多100年。这100年东方的崛起主要是以日本为代表。工业革命发源于欧洲(1750年,英格兰中部地区),所以西方率先进入工业化。科技进步快速提升生产力,加强社会分工、推升贸易需求。经济上的自由交换在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分析下,实际上就是1+1>2。现代科技出现以后,这种自由交换变本加厉地产生了更多的附加价值,原因就是知识也在互相地交换。知识在交换里产生的价值更多,这就是1+1>4,指两个人在互相讨论的时候,不仅彼此获得了对方的思想,保留自己的思想,还会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现代科技和自由市场经济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GDP快速增长。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导致它在新工业革命中不思进取。由于更换新技术设备需要巨大成本,英国工业家宁愿继续使用蒸汽机等已有设备。英国作为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只需要简单掠夺殖民地经济就足以获得巨大利润,使得英国人对改进生产技术缺乏动力。此时英国科技领域的守旧思想也比较严重,固守已有的科技成果,许多新发明的推广阻力重重(例如电灯就由于煤气行业垄断势力的抵制而迟迟不得推广)。而美国、德国作为后起之秀,采用最新技术要比英国方便许多。它们不像英国那样有广阔的殖民地可以依靠,对改进生产技术的需求较为迫切。而且这一时期两国在新科技研究和推广方面相当出色,已经超越了英国,使得它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
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也以大量生产的技术的发展为特点。美国在这一方面领先,就像德国在科学领域中领先一样。美国拥有的某些明显的有利条件可说明它在大量生产方面居首位的原因:巨大的原料宝库;土著和欧洲人的充分的资本供应;廉价的移民劳动力的不断流入;大陆规模的巨大的国内市场、迅速增长的人口以及不断提高的生活标准。
一战之后,美国迅速超越英国,此后美国一直领导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并且逐步建立了以他为主导国际秩序框架,包括货币体系、贸易结算体系等,最大程度上享受全球经济发展的成果,GDP持续增长。
///////////////////////
财富创造最主要的根源就是人类文明在过去两百年里经济持续发展、GDP持续累进性的增长。而经济的持续发展,得益于现代科技和自由市场经济。
专栏文章中巴菲特说“用两个词可以解释这一奇迹:创新和生产力”。
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GDP增长;但是还遗漏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自由市场经济(自由交换)。
回头看中国:
中国经济变化始于80年代,但中国经济真正的起飞是加入WTO之后。
自由交换:
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在霸主打压下,外部环境恶化削弱自由交换,这对中国影响很大。前一阵国内热论内循环、外循环,而且一度鼓吹内循环优越性,甚至优先于外循环,这种缺乏常识的盲目自大很危险。我们搞过几十年内循环,可谓经验丰富、体会深刻。那些内循环的典型国家,比如朝鲜、古巴、委内瑞拉等,我们都有所了解。不管我们给内循环披上了什么样的外衣,他的本质还是不变(你把屎上包一层糖衣,那就不是屎了?)。当前最急迫、最重要的还是外循环(自由交换)。
现代科技:
自我上小学时,“造原子弹不如卖咸鸭蛋”就广为流传,几十年来为了“多、快、好、省”的发展经济,基础研究落后太多。我们号称全球第二专利大国,实际上因缺乏原创性,大多数都是科技含量不高的无根之木。科技方面的落后,绝不仅仅是个别节点卡脖子那么简单,而是整个产业链甚至多个产业链的全面差距。就半导体而言,要全面赶上国际水准(只求达标)的难度可能不亚于当初的两弹一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基础研究领域的持续性、大幅投入非常重要,这才是创新之源、科技之本。
投资者的乐观:
中美历史GDP对比
自1952年至今,中国GDP增长了368倍,美国增长了49倍。从图上可以看出,自1977年以来的40多年,中国GDP增速一直高于美国。所以,如果从国运的程度上来讲,我们中了比巴菲特更大的卵巢彩票。